建筑工程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技术及应用论文_于召龙

建筑工程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技术及应用论文_于召龙

身份证号码:23012319890218xxxx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建筑行业中,混凝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应的混凝土原材料检测和控制工作得到了特别的关注。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是复杂的流程,其中包括实验室检测以及快速检测等等,有着具体的标准以及检测规范,对于不同的检测项目,需要实施针对性的检测措施,并且确保相应的混凝土原材料符合要求。本文对建筑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技术进行了探讨,并且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技术;应用

引言

由于建筑行业越来越广泛使用混凝土,因此应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和检测。混凝土原材料检测包括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测,分别有相应规范和标准,针对不同项目,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段,从而保证混凝土质量要求。建筑单位在进行施工前要向有关部门提供完整的材料质量证明书、出厂证明、检测报告及合格证等,确定合格后才能够投入生产。因此,合格的原材料是工程顺利完工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1研究建筑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技术的现实意义

混凝土是将水泥、砂石等各项原材料按照指定比例混合在一起的建筑施工原材料,在建筑工程项目当中应用特别广泛。如果混凝土原材料检测不规范,会对建筑的结构安全性能产生一定影响,在混凝土施工环节,由于使用未检测合格的原材料,容易造成建筑工程的混凝土强度降低,从而影响建筑工程结构的耐久性能。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技术,对于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节约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资源开采日益严重,环保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因此,合理运用建筑混凝土原材料,根据原材料检测参数,通过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从而确定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这样才能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达到经济合理。

2混凝土材料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

混凝土原材料对于混凝土工程质量的负面影响通常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原材料未按实际情况称重,二是没有按照实际含水量调节砂石骨料的用量。如果在进行混凝土配料时,没有将实验室配合比换算成施工配合比,或者在换算的过程中产生了错误,就会导致砂石比、水灰比以及骨浆比出现一定的偏差。一旦水灰比过大,混凝土的黏性和保水性能就会变差,同时混凝土凝固以后残余的水分在混凝土内部形成水泡,降低了混凝土的密实度,也不利于混凝土的强度。而一旦水灰比过低,就会导致混凝土的流动性变差,影响到混凝土的密实度,使混凝土表面产生大量的孔隙。此外,如果混凝土中砂石的含量过低,也同样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流动性,使混凝土的粘结能力和保水性能达不到要求,导致骨料离析、水泥浆流失等严重的质量问题。同时,如果对浆骨比的控制不符合实际需求,也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3建筑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技术及应用

3.1粉煤灰

由于生产厂家与原产地不同,粉煤灰质量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检测粉煤灰的过程之中,应按照《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17)的技术要求进行检测。对于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检测人员要重点检测其细度、需水量比、烧失量、含水量、三氧化硫、游离氧化钙、安定性项目。粉煤灰检测方法应遵循以上规范附录进行[4]。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材料,具有以下作用:(1)保证混凝土拌和料流动性能与保水性能得到更好的改善,让混凝土更容易泵送与浇筑,能够有效的减少拌和损耗。(2)使得混凝土拌合料的温升不断下降,因为掺入了一定量的粉煤灰材料,能够保证水泥的使用量减少,而且粉煤灰材料的水化放热量特别的少,能够降低混凝土拌和料的水化放热,所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之中,使得混凝土温度逐渐的下降,而且能够显著的减少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对大体积混凝土比较有利。(3)能够保证混凝土耐久性得到良好的提升,受二次水化的影响,混凝土密实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其界面结构进行有效优化与改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二次反应的进行,混凝土内部氢氧化钙的数量逐渐下降。所以,掺加粉煤灰之后,能够让混凝土抗渗性能,包括其抗腐蚀性能,得到双重的提高。因为粉煤灰材料的比表面积特别的大,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所以,其能够将水泥当中的碱大量的吸附,而游离碱的大量的吸附,能够避免碱集料出现相应的反应。(4)避免混凝土出现较大的变形,将粉煤灰应用到混凝土之中,能够防止混凝土出现大面积的变形现象,和普通混凝土相比较来说,掺入粉煤灰材料的混凝土,其减水效应更加突出,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得到更好的提高。(5)提高了混凝土的耐磨性能,因为粉煤灰材料的硬度比较大,将其掺入到混凝土材料当中,能够保证混凝土的耐磨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但是,如果混凝土的养护质量不达标,则会降低其耐磨性能。(6)降低混凝土的施工的成本,在同一强度等级基础上,通过掺用粉煤灰掺和材料,能够节约水泥的使用量,因此,可以更好的降低混凝土的施工的成本。

3.2水泥的检测技术运用

在建筑工程中,对于水泥的检测非常关键。水泥遇水容易发生水化反应,而水化产物又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所以,在检测水泥的时候,要综合考虑水泥的以下几种指标:第一水泥细度,第二抗压、抗拆强度,第三安定性能,第四凝结时间。对于水泥抗压、抗拆强度的检测主要是通过胶砂实验。对于凝结时间的检测结果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混凝土初凝时间需要超过45分钟,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需要在10个小时之内完成,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需要在6.5个小时内完成。水泥的安定性能指标是衡量水泥质量标准的关键。如果水泥的安定性能指标不达标,那么将会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出现膨胀性裂缝。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水泥要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出示质量检测合格证明,并且合格证明交由施工单位妥善保管。并在7个工作日内,施工单位要收到由水泥厂家运送的该批次水泥的相关性能指标检测报告,包含水泥固体颗粒净含量、MgO2含量、SO3的含量等的检测数据等。这是施工人员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重要参考依据,所以务必保证检测报告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3.3检测石子的技术

在选择出厂的石子之前,需要具体的分析石子的实际质量。以下就是在分析石子以及进行实验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第一,在分析石子方面。我们需要定量的分析石子的级配、针片状以及压碎值。第二,在实际的分析中,需要关注以下几点。首先,需要广泛的取样石子,避免偶然性的事物对石子的质量造成影响。对于同一场子的石子,他们的质量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说,如果石子的质量低于平均的质量或者高出平均的质量,其实都不适合进行使用。在计算结构的时候,需要对相应的数据进行数学计算,并且得出能够反映真正情况的数值。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建筑混凝土原材料检测关键技术的应用控制策略进行合理分析,对原材料中粉煤灰、水泥、粗细(石、砂)骨料、混凝土用水、外加剂等进行检测。根据原材料检测参数,通过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从而确定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这样才能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才能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达到经济合理,高效利用,减少混凝土原材料损耗,真正达到提升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有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洪艺玲.工程建筑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的检测研究[J].河南建材,2018(06):95.

[2]王捷.关于水工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18(04):104.

[3]谢如宁.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混凝土检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8(09):188.

[4]杨晓强.基于建筑工程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技术运用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5):1949.

[5]高瀛洲.基于建筑工程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技术运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1):432.

论文作者:于召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技术及应用论文_于召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