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玉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叶城县第二中学 844000
【摘要】高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知识密度大、较为抽象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力,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从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来探究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路径,并具体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面进行实践应用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养成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11-163-01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数学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解题思路,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提高数学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具体表现在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提高,不仅有利于促进知识教学向素养教学的转变,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要,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还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化发展。所以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以学生为本,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全面开展。
一、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路径
1.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传统教学观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主要是注重学生最后的学习结果,学习成绩是否能够得到提高,而忽略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不仅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还要明确具体的过程与方法,并且通过数学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所以需要老师进行高效的备课、分析,研读教材,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核心素养,全面了解每位学生,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特点等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数学思想,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2.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需要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要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方法,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将数学空间图形直观地呈现出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或者运用创设情境教学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引入生活化的教学元素,拉近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又或者是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法,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小组讨论,或者以小组的形式展开相应的知识竞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3.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评价体系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要不断完善教学评价,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首先,评价主体要多元化,不仅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以及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中的自我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评价内容要全面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使评价内容不再仅注重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将教学评价体系运用到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最后,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既要有老师的语言性评价,又要有肢体动作评价,如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对于其正确的思路和深入的思考,老师要给予点头肯定,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应用
数学思想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培养学生将抽象的数量关系与直观形象的图形结合起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教学内容,掌握解题方法。
三、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教育实践与应用
上文对高中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养成部分的几方面路径进行简析后发现,每个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的出发点不同,所以在现实实践与应用当中需要重点对待,也要不断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与完善。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必修一中第三章《函数的应用》中,该课程主要讲述了函数的方程呈现方式,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数与形的结合是学生在进入高中数学学习之后首次接触,所以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之间的概念关系之外,还要依靠理论推导、规律探索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固定的探索思维,如:函数图像中,函数零点都有哪些表达含义?方程中的解题答案在二次函数图像中哪个位置中展现?相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在规律和内容上有哪些特征点?等等。高中数学课程中,类似于《函数的应用》这类图形与数字之间关系的课程内容均可以被作为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重点内容。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必修五中第一章《解三角形》中,该课程的教学中《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理论学习之后,随后的课程便推出了阅读与思考的类别,《海伦和秦九韶》该偏向于思考类的课题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有很大帮助,如:学生在掌握一个新的数学理论之后,同样要面对“代数”与“几何”之间的逻辑思维转换,除了帮助学生找到一些思维规律之外,还需要给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理解的思考机会和空间,学生需要自我消化、自我认知。同时,可以为不同学习条件和水平的学生设置符合他们思维训练的题目,作为课后复习题给学生,通过做题训练,可以让他们养成的解题思维、逻辑习惯更加的扎实、更加的灵活。
以上两个案例的教学实践都是通过教育实践、教育影响的方式潜移默化的改变、优化学生核心素养,对于高中数学教育而言,学生数学能力的养成与其核心素养的相互配合,可以让学生在后续的数学学习、数学能力培养更加系统、更加有效。同时,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其他科目,因为思维、理念和思想的成熟可以应用到学习各种知识当中。
总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于老师而言,要不断与时俱进,更新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并能够合理有效地运用,这样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化发展;对学生来说,要积极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提高课堂的参与性,拓展思维,有针对性地强化练习,能够对数学知识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孙成成,胡典顺.数学核心素养:历程、模型及发展路径[J].教育探索,2016(12):27-30.
[2]关晶.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育价值[J].亚太教育,2016(26):165.
论文作者:甄玉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素养论文; 学生论文; 核心论文; 数学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高中数学论文; 评价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1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