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黄振添

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黄振添

黄振添

身份证号码:4508021988****8456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以及社会的进步,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建设土木工程过程当中需要加强混凝土结构的建设,但是,混凝土结构通常会受到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加强施工技术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障工程的整体质量。本文主要是关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研究,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现阶段,大部分建筑物工程都会采用混凝土钢筋结构,这种结构具有许多显著的优点,如:施工材料来源广泛、造价成本低廉、易于施工、操作简单等,并且在施工期间可以实现高效作业。但是在实际进行施工操作的过程中,会有部分因素对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施工之前需要对这部分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有效地把握施工技术的要点内容。

1概述

混凝土材料广泛应用于各项社会工程建设,这是由其突出的优势决定的。目前市场上的混凝土材料价格较低,同时又具备耐性强、抗压水平高等优点,这是众多施工单位青睐这一施工材料的原因。在土木工程的建设中,同样大量地应用到这一材料。土木工程作为一项社会性、民生性的基础工程,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材料的使用技术。除此以外,作为整个过程的基础和支撑,混凝土的施工不容忽视。因此,施工单位要对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的使用技术引起足够的重视,施工以前对混凝土的相关特性进行掌握,以便施工的顺利开展。

2土木工程混凝土的问题因素

2.1温度的影响

混凝土的结构会受到诸多外界因素的干扰,如果外界环境不满足相应要求,可能会引起混凝土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目前最常见的外界影响因素是温度。混凝土对温度有较为严格的要求,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混凝土的成型。如果外界气温出现剧烈下降,必然会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温度下降,但由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高于表面的温度,这就造成了内部和表面存在温差。如果外界的气温降低得不到控制,这种温差就会持续增长,最终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温度应力,会造成比较严重的问题。

2.2混凝土自缩

在混凝土的制作中,无可避免地要用到硅灰这一材料。然而,由于硅灰本身的一些特殊性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对混凝土成型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具体是引起混凝土结构紧缩,更严重还可能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甚至断裂,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进程,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下,这种情况还会加剧。例如当外界温度突然下降时,由于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温差,紧缩情况可能更明显。但就目前阶段而言,还找不到一种能够代替硅灰的材料,这也是土木工程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

2.3储藏运输管理

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当中需要大范围的使用混凝土材料,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加强混凝土的配置,在配置混凝土完成之后还需要做好混凝土储藏管理工作,尤其是要科学运输,如果在运输环节当中混凝土受到外界负面因素影响,势必会造成混凝土的结构性及稳定性受到破坏。对于目前混凝土材料而言,制成之后存储环节极为关键,如果在存储过程当中没有选择合理环境进行存储,或者是存储的时间过长,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变质的情况,这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必造成一定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加强运输管理,除此之外,在运输的过程当中,混凝土材料还可能会产生离析问题,造成材料出现不均匀的情况,因此对于相关工作人员而言,这就需要加强运输存储,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降低存储和运输因素而造成混凝土变质情况。

3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工作要点对应的解决措施

3.1合理配置原材料

不同施工地点在各方面的情况都存在差异,例如地形、气候等,这就对建筑工程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为了适应不同地区的特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混凝土结构做出合理的调整和改进。这要工作人员在施工以前,进行全面细致的实地考察,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设计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案。在混凝土的制造过程中,要严格把控各种原材料的配比,根据施工要求进行科学的生产。这不但能够保障混凝土的质量,同时也能够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极大地降低了投入成本,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然而,一些施工团队一味追求低成本,忽略了工程的质量,在生产混凝土时偷工减料,加入超出标准分量的硅灰,使得混凝土严重紧缩,给整个工程的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相关的监督部门应对这一现象引起重视,采取相关措施规范混凝土的生产。

3.2浇筑施工技术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中,必须要加强对浇筑作业的重视,同时在进行浇筑作业时需要确保其连续性,严禁施工过程中停止,并且还应该尽可能地保持混凝土性能的统一。一旦浇筑施工过程中出现中断,则需要立即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办法,避免因为两次浇筑而使得混凝土结构难以实现有效的接合。另外,还需要对混凝土浇筑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结束浇筑施工后,需要马上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与检测人员共同进行质检。在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密实度不达标、钢筋偏移等一系列问题,则需要进行返工,从而有效地保障施工质量达到规定要求。在进行浇筑作业时还需要进行振捣,按照具体的施工标准实施各项操作,必须要确保振捣操作的均匀,严禁插入过深或与钢筋、模板等发生触碰,确保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浇筑质量。在选择混凝土的具体浇筑方式时需要结合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如果混凝土结构的体积较为庞大,则需要在夜间完成浇筑操作,避免白天温差大而造成混凝土胀缩。

3.3混凝土的养护技术

为了尽量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有效性,需要对土木工程混凝土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护措施。目前最常见的混凝土保养方式有两种,首先是保温法。保温法最主要的作用是对混凝土采取保温措施,将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在较为合理的范围。这是由于混凝土内部存在着温差,会不可避免的产生拉压力,拉压力对混凝土的结构和强度有负面影响。如果混凝土内部的温差过大,可能会降低其抗压性,从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甚至整个结构受到破坏。因此,施工单位要利用保温法对混凝土进行保温,降低其表面的热量散失。其次是保湿法。混凝土在成型的过程中,会因为热量散失,出现脱水的情况,这可能会导致混凝土表面过于干涸而产生裂缝,这不但会降低混凝土的抗拉升能力,甚至会使得混凝土质量不合格。而保湿法的原理是促进水泥材料的水化进程,尽量降低因温度过高产生的热量。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混凝土浇筑结束后的一天之中,对混凝土进行反复的浇水,以达到保湿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建筑工程而言,在进行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时必须要切实保障施工作业的质量。因此,在实际进行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选取适宜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以保障施工作业质量达到规定标准。除此之外,在进行施工作业期间,应该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对于混凝土结构的认识,使得施工技术的应用更加合理,确保可以实现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各项作业要求,促进土木工程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克.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2):85-86.

[2]龚剑.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9):179-180.

[3]郝俊明.刍议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47):25-26.

论文作者:黄振添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0

标签:;  ;  ;  ;  ;  ;  ;  ;  

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黄振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