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孟良崮
文/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李雪东
多年来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到山东临沂,登上孟良崮,缅怀英烈,凭吊昔日的战场。2019年5月,在距孟良崮战役整整72年之际,首次来到孟良崮,内心难抑激动。当日晴空万里,站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前的广场上,可清晰远望孟良崮主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通高19.47米,显得格外高大,主体外形由两面红色战旗组成孟良崮大崮顶山形,红色外立墙上镶嵌着19.47万枚弹壳,两个数字均指向战役发生的时间——1947年。
1947年5月13日至16日,我华东野战军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针对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在山东蒙阴东南的孟良崮进行了一场山地运动歼灭战,全歼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七十四师,击毙敌中将师长张灵甫,一举扭转了华东战局。撼山易,撼解放军难,孟良崮战役惊天地、泣鬼神,成为解放战争中的经典战役,至今让人心潮澎湃。
在《水之乡》中我们看到,自然中的四大元素——土、水、火、气——深深地嵌入了人类历史(包括家族史和个人史)中,成为小说的叙事要素和主要隐喻,形成一个互相呼应、互相影响的生态—历史系统。这样,历史就不再是一部以人类为主体的单数的历史,而是一部集自然、人类群体与个体于一身的复数的历史。地质史中洪水泛滥与淤泥沉积的循环往复,人类历史中进步与倒退的交替发生,家族史中创业与守成的此消彼长,三者之间互补互动、互为隐喻,显示了后现代的多重决定论(over-determination)和生态历史观。
孟良崮与沂蒙山
在地图上并无“沂蒙山”这座山峰,沂蒙山的称谓源自毛泽东对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的电文:“要建立沂蒙山抗日根据地”,沂蒙山名称由此而来。沂蒙山区有七十二崮,孟良崮则是其中最大的一崮,主峰大崮顶海拔575.2米,因相传宋朝杨家将孟良在此屯兵而得名。
由图4可知,提取时间在30~60 min之间时,羊肚菌SDF得率随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当提取时间大于90 min之后时,羊肚菌SDF得率呈平稳趋势。这可能是由于SDF中的链结合是依赖于氢键实现的,相当牢固,通过化学作用断裂的时间较长。但若提取时间过久,SDF可能会发生裂解、解酯而降低提取效率[18]。因此,最佳提取时间为90 min。
在孟良崮战役中,我军向孟良崮急速进军
山东地处中国南北襟喉,历来兵防綦重。1938年9月,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作出了“派兵去山东”的重要决策。八路军一一五师率先进入山东,同时,大批干部也从延安来到山东。对此,毛泽东高度评价:“山东的棋下活了,全国的棋也就下活了,山东把所有的战略点线都抢占和包围了,只有山东全省是我们完整的、最重要的战略基地。北占东北、南下长江,都主要依靠山东。”
1947年3月,国民党军对解放区从全面进攻转入重点进攻,集中兵力对陕北和山东开展“双矛攻势”。国民党军在西北战场有23万人,由蒋介石嫡系胡宗南指挥,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首当其冲。而由彭德怀和习仲勋指挥的西北野战军,兵力不到3万人。3月18日黄昏,毛泽东从容吃过晚饭后,同周恩来一道撤离延安,开始转战陕北。
此时的山东战场,国民党军作战意图是采取“密集靠拢,加强联系,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战术,攻占鲁南,集中主力向泰安和莱芜推进,在鲁中与陈毅、粟裕主力决战,把解放军赶过黄河,从而占领整个山东。对我军而言,如山东失守,意味着将损失自抗战以来面积最大、兵力最多、地理位置居于要冲的根据地。
毛泽东几封关键来电
1947年5月4日,毛泽东致电华野:“敌军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机,处置甚妥。只要有耐心,总有歼敌机会……惟(一)要有极大忍耐心;(二) 要掌握最大兵力;(三)不要过早惊动敌人后方。因此,请考虑一六两纵是否暂缓南下为宜,因南下过早,敌可能惊退,尔后难于歼击……”此封电报的起因是前一天(即5月3日),华野电报中央,准备派3个纵队(第一、六、七纵)分兵南下。毛泽东在不到200字的回电中,三次强调“忍耐”“耐心”。
毛泽东历来重视集中兵力。1946年9月16日,毛泽东就为中央军委起草了关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指示,强调“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法,不但必须应用于战役的部署方面,而且必须应用于战术的部署方面”。“这种战法的效果是:一能全歼;二能速决。全歼,方能最有效地打击敌军,使敌军被歼一团少一团,被歼一旅少一旅。”“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原则,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毛泽东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从实践中探索规律,战争指挥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度。
华野跟敌七十四师一直是死敌,全军上下都渴望“灭此朝食”。而在所有纵队中,最恨敌七十四师、最想打敌七十四师的非王必成的六纵莫属。此前二战涟水时,六纵不仅兵损将折,还丢了涟水,打了败仗。谭震林说:“六纵保卫涟水不力,是华野的耻辱,全军的耻辱!”涟水之战后,王必成对粟裕说:“今后打七十四师,不要忘了六纵!”
5月10日,面对解放军的再次后退,国民党徐州总部判断华野“攻势疲惫”,汤恩伯发布命令,以七十四师、二十五师为主攻,改“稳扎稳打”为“猛扎猛打”,将“逐步推进”改为“全线急进”,从山东蒙阴县境内的垛庄、桃墟北进,限令12日攻占华野总部所在地坦埠。5月12日,毛泽东给陈毅、粟裕发电:“敌五军、十一师、七十四师均已前进。你们须聚精会神选择比较好打之一路,不失时机发起歼击。究打何路最好,由你们当机决策,立付施行,我们不遥制。”
2001年12月,中国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成立,统一协调和管理全军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事务。2009年6月,国防部维和中心成立,致力于专业培训和国际交流,充分凸显了中国对维和行动的热情。之后,在2010年9月,国防部与联合国联合推出了首个有关维和行动的高级指挥官培训课程,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中国正认真履行大国责任和义务,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一夜之间,华野5个纵队像汹涌的怒涛一样将敌七十四师淹没在重重围困之中;而在外围,国民党军又以10个整编师(军)包围着华野。整个战场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态势,可以说是惊心动魄。如果华野不能在预定的短时间内歼灭敌七十四师,则有被国民党军围歼的巨大危险。5月15日13时,华野各部下定最大决心,从四面八方向敌七十四师展开猛烈攻击。由于仰攻,攻击部队打得十分惨烈。在最后总攻时刻,为了快速应变,粟裕命令前方各纵队统一交由叶飞指挥。16日18时许,华野终于攻克大崮顶,击毙敌中将师长张灵甫。5月17日,毛泽东特发贺电:“歼灭七十四师,付出代价较多,但意义极大。”
战役爆发前,国民党军在山东的兵力已达24个整编师60个旅,总计约45.5万人;华野则刚完成由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统一整编,共9个主力纵队和1个特种兵纵队,总计27万人。国民党军在山东集结了“五大主力”中的“三大主力”,即张灵甫的整编七十四师、胡琏的整编十一师、邱清泉的第五军。以上述“三大主力”为骨干,国民党军编成了3个机动兵团,强弱搭配,华野将此比喻为“硬核桃夹烂葡萄”。其中,敌整编七十四师在第一兵团,司令官汤恩伯;敌第五军在第二兵团,司令官王敬九;敌整编十一师在第三兵团,司令官欧震。第一兵团除张灵甫的整编七十四师外,还有黄百韬的整编二十五师和李天霞的整编八十三师,实力最强。
奇正用兵孟良崮
同日,毛泽东致电华野:“歼击七十四师极为正确。”正是毛泽东上述重要及时来电,反复叮嘱不要分兵,集中兵力,忍耐待机,充分信任“不遥制”,使得陈毅、粟裕临场决断,放手一搏,最终全歼国民党军王牌部队——整编七十四师。
5月10日,国民党军推进到莱芜、新泰、蒙阴一线。粟裕回忆,敌军在24个整编师(军)中,集中了17个整编师(军) 进攻鲁中山区,目标直指华野总部坦埠。在第一线只有120公里的区域内,密密麻麻一字长蛇阵摆了8个整编师(军)。其中,敌七十四师居中,稍稍突出;敌二十五师居左;敌八十三师居右。
粟裕认为,国民党军采用中间突破的方式,直接攻击华野指挥中心,来势凶猛。虽然总体上我军处于劣势,但敌七十四师已经处于我军正面,我军无须过多调整即可在局部形成5:1的兵力优势。数月来苦寻的战机近在眼前,粟裕遂决定采用“猛虎掏心”的战法,出其不意,用中间突破对中间突破打掉敌七十四师,即以陶勇和许世友的第四、第九两个纵队正面攻击;以叶飞的第一纵队插入敌七十四师左翼,切断其与敌二十五师的联系,阻击敌六十五师,从左侧后攻击敌七十四师;以王建安的第八纵队插入敌七十四师右翼,切断其与敌八十三师的联系,从右侧后进行攻击;隐蔽在鲁南的王必成第六纵队,昼夜飞兵疾驰130公里山路,北上袭占垛庄,阻敌南逃,完成合围。
陈毅斩钉截铁地说:“我们就是要有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概!”粟裕命令各纵队“集中力量歼灭七十四师,宁可放走二十五师全部,不能放走七十四师一个连”。
语言携带着文化,也是思维的表征。中英两种语言在历史、文化和社会形态各方面迥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语言表达形式,体现在选词造句和谋篇布局方面。
孟良崮战役期间,陈毅(左一)、粟裕(左二)视察炮兵阵地
只有强大的对手,才能造就出更强大的胜利者。孟良崮战役中,解放军舍弱打强,选定敌七十四师为围歼目标,体现了战场上强弱对比转换的辩证哲学。解放军一直想打敌七十四师,早在国民党军全面进攻时,在1946年9月的两淮保卫战和1946年10月的第一次涟水保卫战中,就曾两次考虑围歼敌七十四师未果。到孟良崮战役时,粟裕终于找到了把敌七十四师“剜”出来打的战机。
5月6日,毛泽东再次电告华野,强调“忍耐待机”:“第一不要性急,第二不要分兵,只要主力在手,总有歼敌机会。凡行动不可只估计一种可能性,而要估计两种可能性,例如调动敌人,可能被调动,亦可能不被调动;可能大部被调动,亦可能只有小部被调动……当着不好打之时,避开敌方挑衅,忍耐待机,这是很对的……”
王必成喜打恶仗,人称“江南老虎”,他率领的六纵是有名的“打仗不要命”。孟良崮战役前,六纵孤军置身鲁南,粟裕命其作为奇兵,迅速北上占领垛庄,封堵敌七十四师退路。六纵长途奔袭,直插孟良崮主峰,成为决胜关键。
战后一直有人认为,张灵甫弃路上山,犯了兵家大忌,否则可以突围逃生。实际上,无论是否上山,面对智将粟裕,面对众志成城的华野将士,还有百万沂蒙百姓的舍命相助,张灵甫和他的七十四师都逃脱不了覆灭的下场。叶飞总结认为,敌七十四师上山出乎粟裕预料,干扰了粟裕的原定部署,敌七十四师因此多支撑了两天。如按原定计划,华野将运动中没有防御阵地的敌七十四师压在孟良崮以北的山谷里,居高临下压制围歼,战斗不会超过5小时。
5月13日,粟裕决定集中主力歼灭孟良崮地区的敌七十四师。5月14日,华野全线发起总攻。
孟良崮战役后,陈毅写下气势磅礴的《孟良崮战役》:
(d)应用广谱抗感染药物,联合应用多个抗感染药物,以及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治疗时,应注意防治继发真菌感染[43](Ⅱ-3)。
“凤舞九天·楚文化特展”以楚国的凤崇拜为线索,展览定位为文化、艺术展览。宣传文本分别发布于首都博物馆的中英文官方网站。本文在官网译文的基础上,试图探讨如何通过发挥译者主体性,从传播和接受的角度得出更好的译文。
孟良崮上鬼神号,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实验基地,土壤有机质35.3 g/kg,速效氮120.7 mg/kg,速效磷40.3 mg/kg,速效钾163.2 mg/kg,pH 6.7。
刀丛扑去争山顶,
信号飞飞星乱眼,
照明处处火如潮。
七十四师无地逃。
血雨飘来湿战袍。
用兵之法,要在应变。孟良崮战役中,粟裕以中央突破对敌之中央突破,以攻对攻,选敌七十四师祭旗,大出蒋军所料,最终出奇制胜。孟良崮大捷震动全国。新华社为此发表《祝蒙阴大捷》的评论,从文风一眼便知出自毛泽东手笔。评论指出:“蒋介石以近一百个旅使用于华东战场,欲以此决定两军胜负,这个主观幻想业已接近于最后破产。这次蒙阴胜利,在华东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更有特殊意义。因为:第一,这是打击了蒋介石今天最强大的和几乎惟一的进攻方向;第二,这是打击了蒋介石的最精锐的部队(四五个精锐之一个);第三,这个打击是出现于全解放区全面反攻的前夜。”孟良崮战役一举扭转了国民党军对我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的不利局面。一名被俘的敌七十四师营长说:“七十四师被歼灭了,以后就没有任何部队能抵抗解放军了。”这次胜利,给国民党高层带来极大震撼,因为这次丧失的不是普通的一个师,而是他们认为最可信赖的精锐主力的“模范军”。蒋介石哀叹:“这是我军剿匪以来,最可惋惜的一件事。”
我军个个是英豪。
孟良崮一役,华野全歼敌七十四师和敌八十三师一个团。国民党军伤亡1.3万余人,被俘1.96万人(不少人随后参加了解放军);华野伤亡1.21万人,其中阵亡2043人,负伤约9300人,其他减员846人。双方伤亡之比几乎是1:1,战斗的残酷程度可见一斑。
喜见贼师精锐尽,
到了警察局,我才知道是来取证的。我说你们应该早说清楚,别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老头子犯了啥事。警察说,真是对不起,是我们工作不细致。送我回去时,警察要换一辆车,我说还是警车吧,反正人们也误会了。警车把我送回时,社区围了很多人,我下车时,警察同志特意跟我握了握手。一个动作,就说明了一切。送我的警察说,都回去吧,李六如是个好同志。
毛泽东会见党内同志从不迎出门外,但1948年4月30日,粟裕与陈毅赶来河北阜平开会时,他破例走出门外,并同粟裕长时间握手,说:“我们的英雄回来了!”
蒙山高,沂水长
“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红心迎朝阳。”在孟良崮,随处可以听到曲调悠扬的《沂蒙颂》。在孟良崮战役中,车轮滚滚,担架如林,沂蒙人民组成了浩浩荡荡的支前民工大军,民工人数与部队人数之比达到 3.7:1,出现了“沂蒙红嫂”用乳汁救伤员、“沂蒙母亲”抚养革命后代、沂蒙妇女勇架火线桥、“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的动人场面。陈毅曾深情感叹:“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民。”
上世纪60年代初,作家刘知侠深入沂蒙山区体验生活,根据沂蒙妇女舍生忘死深情救护解放军伤员的事迹,写出了短篇小说《红嫂》。1964年,《红嫂》被改编为同名京剧。同年8月12日,毛泽东在北戴河观看后十分赞赏,指出:“这台戏可用‘玲珑剔透’来形容,剧本细致,人物表演细腻,是反映军民鱼水情的戏,演得很好,要拍成电影,教育更多的人。”之后,中央歌舞剧院将《红嫂》改编成舞剧《沂蒙颂》,主题歌“蒙山高,沂水长”自此传遍神州大地。
孟良崮战役期间,沂蒙群众精心照料解放军伤员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临沂考察时指出:“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的事迹十分感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在孟良崮,我们了解了孟良崮战役这一重大事件,重温了人民子弟兵与千千万万沂蒙老区人民的鱼水情深,真切感悟到“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更加明确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告诉我们,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人民军队就能无往而不胜、无敌于天下。”孟良崮战役的胜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力量。正是人民军队铭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永远不变的军魂,牢记兵民是胜利之本,万众一心,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最终取得了孟良崮战役的伟大胜利。
公路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中,通过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即转让、运营、移交的方式或ROT(Renovate—Operate—Transfer)重建、运营、移交的方式,运用PPP模式中的社会资本进行项目的改造与运营,债权人同意的基础上,将地方政府债务成功转化为非政府债务,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见图1)。PPP模式下的公路工程有助于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使地方政府能够有资金投入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总之,公路工程施工单位要结合PPP项目信息加强工程造价评估,提高在建工程造价管理的准确性。
负载活性组分的活性炭基脱氯剂由于其简便的制备工艺、优良的微量氯脱除性能以及较低的传质阻力而备受青睐,其较大的孔道结构、较高的比表面积及优良的氯脱除性能特别适用于大空速、高流量丙烯中微量氯的脱除。近年来,多篇文献和专利报道了关于活性炭基脱氯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5~8]。尽管如此,很少有研究者开发针对低温下丙烯中微量氯脱除的活性炭基脱氯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红色基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72年过去了,战火硝烟早已散去,眼前的孟良崮是一片盛世图景。但是,沂蒙精神永不过时,新长征路上再出发,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始终同人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努力奋斗!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孟良崮在我们心中就像一座英雄丰碑,永远屹立于天地之间。
本栏编辑/牛泽群
标签:孟良崮战役论文; 重点进攻论文; 国民党军论文; 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