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论“谈”育儿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妈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插图 陈虹屹
A
星期日的上午,林子、笑笑和点点的妈妈又如约来到公园。看着三个走路还不很稳当的宝宝在草地上嬉戏追闹,妈妈们自然又说起了孩子。
小林子妈妈不无忧虑地说:“前天送林子的爸爸出差,小林子哭着不让爸爸走,车开动了,他竟急得用胖乎乎的小手打自己的脸,旁边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不过,我倒替孩子这种脾气担心……”笑笑妈妈插嘴道:“可不是,我家这位小祖宗,啥事要没依着他,他就急得去咬桌子。我们家的小茶几边上还有一排牙印子呢!”点点妈颇有同感:“别看点点是个丫头,脾气也大着呢,她的拿手好戏是在地上打滚……”林子妈接着说:“不知道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我想呢, 孩子还不到2岁,你跟他摆事实讲道理吧,他又什么都不懂;可如果放任自流的话,我又怕养成坏习惯。”显然,另外两位妈妈目前还没有什么“高招”,大家一时沉默起来。
按语:很多年轻的妈妈都说,比起她们小时候,现在的小孩脾气真大。不管什么原因,既成事实了该怎么办?是由着孩子“渲泄”情绪好呢,还是采取“打、压”政策让他(她)循规蹈矩好?——孰是孰非,请看专家分析:
如何面对脾气大的孩子
经常发脾气大闹的孩子,常会使父母困惑、烦躁。有时候,只因一点小事,孩子也会发脾气,让父母们无所适从。父母不禁要问,才2、3岁的孩子怎么发这么大的脾气?也有的父母会将孩子脾气大,归结为与生俱来的,没有办法。
其实对2、3岁的孩子来说,爱发脾气正是正常心理发展的表现。由于他们刚刚具备了一些简单的生活知识、经验等,对偌大的世界中发生的形形色色事情,还不能充分理解,于是常以自我为中心。由于刚开始学习理解外界事物,所以往往不愿受父母管束,总爱“闹独立”。他们的某些愿望要求并不合理,当大人们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时,他们便会把不满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产生“反抗心理”。
对于爱发脾气的孩子,是否应该一味迁就呢?这显然不正确。因为迁就和顺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实际上会助长了他们的“自我中心”,这种自我意识的无限膨大,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自利,不懂得关心别人。
但对2、3岁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正常的心理发展过程,父母们不能操之过急,以粗暴的方式强迫他们,应该采用有效的引导方法。首先是巧妙地利用孩子很容易转移兴趣和注意力的特点。当孩子大发雷霆时,用孩子爱玩的东西和爱听的故事等来吸引孩子,使他暂时忘掉不快。在心理学中有“迁怒”一词,来形容如何将怒气转移,这种心理转移有助于健康。当这场风暴平静之后,父母又要及时地弄清孩子发脾气的原因,正当的愿望要给予满足,不合理的要求要向孩子说明,使孩子从一件事上,明辨是非,逐步地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如果对他采取打骂等粗暴方法,由于父母是长辈,孩子可能暂停发作。但这样孩子很容易使怒气积存在心中,这种怒气积存,不利于健康,同时容易形成消极、孤独等不健康的个性,有损孩子的身心健康。
B
要不要陪着孩子同睡是三个妈妈经常争论的问题之一。起因是这样的:笑笑家和点点家在搬进新居时都给未出生的宝宝装修了一间婴儿室,两对准父母达成的共识是——像欧美发达国家的家庭一样,让孩子独睡,从小培养他们的自立意识。同样身怀六甲的林子妈妈对两位“孕友”的观点持不同政见:“孩子晚上吃奶呀、撒尿呀,你们就从这个房间到那个房间瞎折腾?”两位准妈妈当时都很坚定地表态:“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再累也要坚持住!”三个孩子在相差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呱呱坠地,几个月后,三位新妈妈再见面时却对要不要让孩子独睡有了相反的看法,笑笑妈和点点妈说,还是林子妈妈的意见对,这一晚上几次往宝宝的房间跑,实在招架不住了。笑笑的妈妈已经搬进婴儿室和儿子同睡了。可林子妈妈却说:“除了断奶的几天,儿子一天晚上都没离开过我,现在倒好,睡到半夜他要摸不到我都会哭的,别说让他独睡了……大了可怎么办?”
按语:让孩子独睡到底好不好?看来无一定之规,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其实同睡或独睡对大人、对孩子都各有利弊,只要兴利除弊就行。专家的意见是:
不要勉强宝宝独睡
不要勉强太小的婴儿一个人睡在婴儿房。在美国、欧洲或许是个人主义盛行的缘故吧,婴儿从0岁开始就习惯独自在婴儿房睡觉。 最近随着这种风潮的盛行,在我们这儿,母子在不同的房间分别睡觉的家庭,也在不断地增加。有的婴儿的适应性很高,即使让他一个人在婴儿房里睡觉也不会大吵大闹,照样能睡得很好。
但是,我们也不能断言,从0岁开始母子分开分别睡觉, 就一定能培养出孩子的自立心。要培养孩子的自立心,最重要的是要安定婴儿的情绪。只要情绪能够稳定,自立心就会产生。并不是说婴儿离开母亲身边,自立心就会强。
希望孩子日后建立起自立心,那么,最好是婴儿开始有智慧的4 ~5个月时就由母亲陪着睡觉,不要让婴儿产生不必要的不安感。最近,欧美国家的人士也正重新审视陪睡、拥抱、背负孩子等的肌肤接触的重要性。母亲们还是不要勉强地让婴儿独睡,请在必要时期内仍陪着孩子睡觉!
C
笑笑的妈妈平时说话慢声细气的,是公认的好脾气,可是谁也没料到有一天她却把笑笑狠狠地“收拾”了一顿。事情是这样的,那天,笑笑妈下了班,匆匆买菜再赶回家做饭,饭做好了,怎么哄笑笑都不肯吃,好不容易喂了一口,她嚼嚼又吐了出来,笑笑妈只好把饭碗放在桌上,自顾自吃饭不再理睬笑笑,谁知小家伙认为冷落了她,非要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她一使劲,把桌布拉了下来,饭、菜、汤翻得桌上,地上到处都是……笑笑妈说:“当时,我那个气哟——揪住笑笑就给他屁股上狠拍了几下。谁知这小家伙还犟着不哭,我就更气了,把她墩在沙发上,说:你真是个不讨人喜欢的孩子!这下,笑笑‘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唉,有了孩子,脾气倒变坏了!?”
按语:又要上班、又要当家庭主妇,还要照顾好孩子,做个女人是不容易。为人母虽说只是女人角色中的一种,但很重要,所以,不要把工作、生活中的压力用不良的情绪表露转嫁给孩子。哪有不淘气的孩子?但对待孩子的淘气我们自有良方:
不要训斥淘气的孩子
孩子太淘气时,不要大声斥责,只要以眼示意即可。有句话说“眉目传情”,斥责婴儿时的要诀也就如此。以前就常常有人在斥责婴儿时说“嗯——?”不仅表示不可以,同时也有“看看我眼睛”的意思。也就是说:“嗯——?”这句话里面也包含了以眼睛代替嘴巴斥责的意思。
婴儿还不能区别是非善恶,经常会淘气、恶作剧、舔拖鞋、吃沙子、拉桌巾,甚至做出更离谱的事。有的妈妈非常爱干净,看到孩子这些淘气的恶作剧把房子弄得乱七八糟便怒不可遏。面对这些情形,通常母亲都会开口斥责“不可以”、“不行”、“危险”,但是,这种斥责方式对婴儿的心理成长并没有好处。
与其用这种大声叱责的方式,倒不如使用眼睛和脸上的表情来代替。婴儿对母亲的表情是极为敏感的,即使不说话,婴儿也会了解“啊!妈妈现在在骂我了!”其实,每个细心的妈妈都会注意到孩子的情绪变化与其周围的氛围有很大的关系。如果父母亲感情融洽,在一起时经常说说笑笑,孩子就会处在一种轻松幸福的气氛中,从而表现的随意、大胆、机敏,对他人也就易于亲近;反之,如果父母亲感情不睦,家庭气氛压抑、沉闷,父母之间在争吵时总拿孩子出气,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胆小、紧张、惧怕与生人接触、对外界总有一种敌意,这种情绪伴随着孩子成长会影响其一生的行为处事,后果则是极其危险的。许多少年犯罪的案例中,从小得不到家庭关爱的居多数。简言之,不论怎样,孩子做错了事、闯了祸,做父母的都要学会克制自己,不要勃然大怒——对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发脾气只能是有害无益——给他以批评的示意就行了。如果从0岁时,就用这种方式来教育孩子,则等他长至幼儿期, 应该会是个通情达理的好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