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开放大学社会教育功能的教师能力培养思路
陈红云
(新疆兵团广播电视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摘 要: 开放大学秉承的教育理念就是终身教育,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成人高等教育学校,教学对象主要就是社会中各类成人学员,天然就具有整合学习型社会教育资源和信息的能力,而且对成人教学对象具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对开放大学的教师培养,也应该结合开放大学的社会教育功能进行,不能简单照办普通高校或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培养方式和管理思路,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 开放大学教师培养;社会教育;教师能力构建
一、国家开放大学的社会教育功能
1.国家开放大学天然具有社会教育的使命
教育部2016年4月出台的《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中指出,开放大学要依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等教育状况、教育普及程度等因素,确定学校在构建区域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功能作用。细化学校服务面向,针对区域、行业、企业等不同人群提供相适应的教育服务,坚持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社区、面向农村,广泛开展职工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新型农民教育和各类培训,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和学校办学特色。这个文件对国家开放大学的教学对象、社会功能定位阐述的很清楚,从开放大学创立之时,国家开放大学天然就具有面对全社会各类成年学员进行社会教育的使命和功能,这是国家对开放大学的办学要求和定位。
从开放大学自身发展战略定位来看,社会教育也是其重要的发展方向。国家开放大学门户网站的学校介绍中介绍国家开放大学是新型大学,强调“开放、责任、质量、多样化、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推进现代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经过10年努力,把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一所新型大学,世界开放大学体系中富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是我国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柱。
结合客家人在历史上迁移后多定居山区的情况和梅县区具体地形地貌,坡度划分采用城市建设划分标准,将土地类型分为地平地、平地、平坡地、缓坡地、中坡地、陡坡地,坡度范围为≤0.3°、0.3°~2°、2°~5°、5°~10°、10°~25°、>25°(上含下不含)[8]。结合灯光指数数据(图2)和梅县区各镇的客家人口密度数据,采集样本点对人口分布与坡度二者的关系进行分析。灯光指数DN值小于6的区域为人口密度小或者是无人居住的区域,不符合样本采集的标准。我们选取DN值大于或等于6的区域确定为样本采集区域。选取的样本点蕴含着客家人口密度和坡度信息。
2.国家开放大学社会教育对象的特点
如前所述,开放大学社会教育的功能使其的主要教育对象就是社会在职人员,成年人是其教育对象。这类学生具有以下共性特征:
影响边坡稳定性因素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诱发因素。其中内在因素包括边坡区地形条件、地层岩性,外在因素包括人类工程活动、降雨入渗、地震力的作用。现阶段影响边坡因素主要为地形条件、地层岩性和人类工程活动,随着雨季来临,降雨入渗将为对边坡稳定起做重要影响因素。
开放大学教师要对专业知识进行整合,简练,并要选择适合内容的方式加以呈现,这就是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作为开放大学的教师,必须具备课程设计的能力,对课程设计素材、思路要加以总结和积累。
依据图6,即可获得当时,交点轴线T-Map的3维空间域(如图7)。图7中,Lv、Mv和P为3维空间的坐标轴,pF0为坐标系原点。图7所示的3维空间域表示所有满足的交点轴线映射点的集合,即交点轴线变动在Lv、Mv和P方向的线性组合;极限映射点pF1~pF8的空间位置可依据表1计算获得。
面对社会成年学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必须要非常有技巧,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否则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对教师缺乏关注,就不会继续进行学习,从而使教学活动不能取得既定效果。开放大学教师必须具备高超的课堂教学能力,包括教学环节设计、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对学员课堂表现的掌控力等各方面。开放大学应该从组织层面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师个人也应该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第二,缺乏对工作知识以外内容的系统学习。接受社会教育的成年学员一般都是在职工作者,对其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内容和相应知识掌握的很熟练,但对其工作涉及范围之外的知识则大多缺乏系统的学习和掌握。
二、基于开放大学社会教育功能的教师能力要求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们未来的奋斗目标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1.专业知识整合及普及推广能力
开放大学教师不但应该系统学习本专业知识,更应该注重对专业知识内容进行整合,以利于面对社会成年学员进行推广普及。对其专业要求更多的是注重对本学科内容进行浓缩,便于在社会普通民众中进行知识普及。和普通高校学历教育属于选拔式精英教育不同,开放大学主要定位是属于社会普及性教育,属于针对全社会成员知识补短板的教育机构。与之相适应,其教师的教学及专业知识要求必然和研究型大学的教师不同。
2.课堂教学能力
第三,学习目的性强。接受社会教育的成年学员都希望能快速见效,短期学习就希望能达到自己的学习目的。这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呈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课程设计能力
第一,擅于利用经验学习。社会成员从社会经历和生活经验来说,和单纯从高中升入大学的学生完全不同。成年人学习有很多固化的经验,这既有助于提高其学习效率,也会成为其接受新知识的壁垒。这类学员对教师的职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以施工企业为例,这类企业的项目环节比较复杂,周期长,资金投入大,所以根据这类企业的自身管理需求,就应该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制定精细化的管理制度。具体来说,可以从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入手,精细化的企业的管理经济管理。例如,企业管理人员可以先对施工前期、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后续的环节进行预算估计,结合具体项目人力、物力、施工材料及施工技术等实际情况将预算资金整理出来,并制定相应的施工管理制度。然后在接下来的项目实施中,以施工管理制度为标准,加强材料管理与人员技术的管理,以成本预算为核心把施工的各项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三、基于开放大学社会教育功能的教师能力培养思路
1.教师分类培养
冯立国,刘颖指出“应规划教师多元化发展的职业定位,教师可发展为学术型教师、教学服务型教师或教学管理型教师;优化电大系统的教师角色,以教学工作任务为核心,明确专业(项目)或课程负责人、学术教师、教学设计师、责任教师、辅导教师、服务教师六类教师的角色职责;建立符合开放大学特点的教师职业发展机制,在职称评审、教学自主权、教学岗位的准入退出、教师能力发展等方面形成配套管理措施,建设适应开放大学发展需求的教师队伍。”这是从国家开放大学视角整体对教师培养的一种思考视角,主要是针对开放大学学历教育。本人在2013年就曾撰文,针对基层开放大学教师进行分类培养进行过思考,并提出过具体的实施方法。由此来看,开放大学对教师进行分类分层培养是一个共识,也是目前解决开放大学办学中师资力量不足的重要解决思路。
2.注重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
基于社会教育功能,开放大学的教师引导要具备高超的课堂教学能力,不能简单用普通高校、研究型大学的教师培养思路和考核评价指标对开放大学教师进行评价。对开放大学教师必须注重授课技巧、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和考核。从学校层面来说,应该有专门的授课技巧、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部门,因为内部培训更能结合开放大学自身的特点。要按照理论到实践,再提升到理论的路线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进行培养和考核,优秀的课堂呈现能力应该是开放大学的教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之一。
3.教师应具有应用视角的知识内容储备能力
开放大学教师要从应用视角进行知识内容储备,要具备对本专业方面的知识知道的广博,并对相关专业内容略有所知,这点与研究型大学老师要求专业精深度不同。
参考文献:
[1]陈红云.对开放大学基层教师的分类培养[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3(2).
[2]彭坤明.开放大学服务社会教育的九大功能[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
[3]冯立国,刘颖.开放大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若干问题——定位、角色和职责与职业发展[J].中国远程教育,2016(8).
[4]《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教职成[2016]2号.
中图分类号 :G40-0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9052(2019)05-0124-02
收稿日期: 2019-4-9
基金项目: 本文为新疆兵团科基金项目“新疆地区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防范问题研究”成果之一(批准号17YB26),获国家开放大学第六届经管类教师优秀论文评比三等奖。
作者简介 :陈红云(1974—),女,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组织竞争力和财务分析研究。
责任编辑:李凌峰
标签:开放大学教师培养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教师能力构建论文; 新疆兵团广播电视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