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危机与出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学论文,中国论文,出路论文,危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回日期:2007-02-08
〔分类号〕G250
1 现状与反思:图书馆学研究的困境
1.1 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现状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随着以沈祖荣、刘国钧、杜定友为代表的一批留学海外学成回国的图书馆学家将西方图书馆学理论介绍到中国,现代图书馆学便在中国的土地上扎根、繁衍,并不断掀起研究高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图书馆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图书馆学研究也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1979年,中国图书馆学会成立,标志着我国图书馆学开始进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一方面,国际性图书馆学术交流的开展、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图书馆学术著作的翻译出版,使得我国的图书馆学研究能够与世界接轨,图书馆学研究者能够及时了解国际图书馆学研究的动态和潮流,这是支持我国图书馆学研究得以进步和发展的思想资源;另一方面,全国性和地区性的图书馆学术研讨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在各地举行,国内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呈良好发展态势。从研究成果来看,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出版图书馆学教材、专著、工具书、书目、译著汇编等达1000多种。笔者检索了“中国知网”中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图书馆学”为“篇名”检索词,从1994年到2005年12月,该数据库共收录1572篇论文,这还不包括那些未用“图书馆学”作为“篇名”讨论图书馆学的论文。这表明图书馆学在国内受到相当程度的关注和重视,展示了图书馆学自身生机勃发的生命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但透视繁荣的背后,会发现当前图书馆学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研究方法僵化和教条、理论研究与图书馆实践相脱节、食洋不化的研究风气等,而影响图书馆学研究全局发展最突出的两个问题则是体系构建色彩浓厚和问题意识淡薄。
1.2 图书馆学研究的困境
长期以来,人们对图书馆学研究的现状并不满意,各种批评之声不绝于耳,虽然在各种批评中不乏对理论研究的偏见和偏激之词,但图书馆学研究自身的缺陷是需要反思和正视的。笔者认为在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中,不少研究者理论研究的学科意识非常强烈,但他们不是从生动丰富的图书馆实践活动中寻找研究课题,而是从概念、范畴以及它们的逻辑关系中去构思学科体系,并以此作为研究的终极目的。客观地看,在一个学科的创立之初,对其概念框架、结构体系的讨论也曾起到一定积极作用,如引起学术界对这门学科的注意,促使这门学科成为一个单独的研究领域。但是若以此来引导整个图书馆学研究过程甚至形成一个研究风格,就并非是正常现象,有时甚至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正如吴慰慈先生指出:“图书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一门致用的科学,图书馆学研究不能游离于图书馆事业的实践之外,因而它与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离开或割裂了这种联系,图书馆学研究就无法开展下去”[1]。
值得反思的是,这种片面追求所谓构建理论体系所暴露的问题,是图书馆学研究中令人隐忧的现象。①在图书馆学研究领域内,对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研究呈现出热火朝天的景象,虽然有许多的研究成果出版和发表,但这些研究成果目前还只是本领域内的“流通品”,它们主要是学者们自己的欣赏对象,还处于“自娱自乐”、“孤芳自赏”的境地,其研究成果还没有显现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社会效应。这种追求图书馆学体系的圆满愿望,却使得这些研究成果“养在深闺无人识”,没有发挥其在图书馆实践中的应用功能。②图书馆学研究“泛化”,导致图书馆学的“体系”,就是这样层层扩张、无限膨胀,这种“泛化”研究的危害,是造成了图书馆学充斥了许多似是而非的理论赘疣,而图书馆学研究中应该关注的许多现实问题,却被严重忽视了[2]。③构建图书馆学体系的泛滥和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现实图书馆具体问题的研究。如果图书馆学研究不去关注现实问题,纵使体系再完美、再“学术”,理论研究的作用也难免会令人置疑,学科建设也就很难得到社会和公众的认同,这或许就是图书馆学学科地位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构建理论体系和研究现实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截然对应的,现实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构建理论体系,理论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对现实问题的深入认识、理解和解决。我们不仅不反对、而且很赞赏那种真正的图书馆学研究。笔者所要反思的是那种不知“现实问题”为何物、为思辨而思辨的“书斋式”、“经院式”的研究方法。分析图书馆学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隐忧,并不是要全盘否定在探索图书馆学学科体系过程中的种种尝试和努力,强调我国目前图书馆学研究从体系构建向问题意识的转变,旨在传达这样一个立场:对图书馆学这门有待发展的新学科来说,问题意识是这一学科研究取得进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而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有赖于对具体图书馆问题的研究进展。同时,这也是图书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图书馆学本身就承担着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科使命。
2 问题研究:图书馆学研究之基石
2.1 “问题导向”是学科生长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必然取向
胡适先生在七十年前曾发表题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论文,强调从具体的问题入手,透过对具体问题解决方案的假设和检验,来提出有价值的思想,他为北大毕业生开的三味“防身药方”中,第一味就是“问题丹”。他说:“没有问题可以研究的人们,关在图书馆里也不会用书,锁在试验室里也不会研究”[3]。时至今日,尽管在学术研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上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问题”与“主义”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所有社会科学所面临的方法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有重新讨论的必要[4]。
从科学发展史上看,在科学认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理论创新是以问题为主线展开的。正如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说的:“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基于波普尔的问题理论,很多学者将其运用到学术研究中,提出了基于问题或者说是问题导向的研究方式。有学者提出建立“问题学”理论的设想和建议,用“面向问题”的方式矫正“面向理论”的倾向[5]。更有学者指出:“突破学科化的思想学术方式,回到问题本身,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当代学术思想,这种问题意识是大学学科建设走出经院化的关键”[6]。近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在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进步的。“问题导向”已经成为使学科生长、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必然取向。
从我国目前图书馆学研究的进展来看,“问题导向”或“问题研究”是更为重要和更具建设性意义的。在构建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时候,既要为构建体系而“宏大叙事”,也要认真地研究存在于图书馆活动中的基本的现实问题,以“问题导向”带动图书馆学基本理论研究的深入,这也是建立中国图书馆学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在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进程和社会信息化潮流中,显现出了诸多具体的现实问题,这是走向图书馆学“问题导向”的现实平台。
2.2 深化图书馆学研究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针对当前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现状,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需要予以特别重视并加以深入研究。
2.2.1 淡化学科观念,强化问题意识 在我国图书馆研究领域,学科意识正在被日益强化。由于学科本位意识的作用,人们往往更注重从学理的角度考虑学科的需要,也就是说,更容易并且更主要地是从一种较为封闭、静止的观念和较为狭窄的视野来着眼和构思图书馆学研究。在此过程中,关注的主要是概念、范畴、逻辑、体系以及学科本身的知识积累,而构成图书馆学科发展前提的活生生的图书馆现实则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从事图书馆学的研究者便难以从现实中发现问题、获得灵感、得到启迪,因而也难以与时俱进、与事推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客观条件的变化,学科本位意识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当这种意识逐渐成为不自觉的集体“冲动”时,就会导致“为体系而体系”,把构建理论体系当作图书馆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进而就会形成一种“经院式”习气,束缚学科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成为阻碍图书馆学研究不断拓展和深入的因素。
学科的建设有其内在的规律,一门学科是否能够成为学科,取决于多方面条件。如果不顾这些客观条件,一味地按照已有的学科模式和框架编造出一个学科来,以为只有这样才算学问,才有地位,这显然是对学术研究的误解。学科本身需要发展,同时学科也确实在不断分化和综合,在分化与综合中,新的学科得以产生和建立。但如果认为学科的发展只是简单的学科数量的增加,就大错特错了,更重要的应是学科内在素质与水平的提高。而学科内在水平的真正提高,必须以问题为基础与前提。“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也是学科发展的生长点。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而言,淡漠问题意识,脱离时代与社会现实,无异于切断了它们发展的源头,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术生命力将随之枯竭。”[7] 因为“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就是对一些尚待解决的有科学价值的命题或矛盾的承认以及积极解决这些问题的自觉。”[8]
2.2.2 淡化形式的完整性与严密性,强化内容的现实性与深刻性 考察当前我国的图书馆学研究,存在的一个明显的现象或者弊病,就是在研究中重视和追求形式的完整性、系统性、严密性的同时,把内容的现实性与深刻性严重地忽视了。从图书馆学研究的表现形式看,亦即从文本而言,呈现出数量繁荣、少有质量的提升,“量”与“质”不相协调的现象。成熟的理论一定是有体系的理论,但反过来,有体系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成熟的理论,体系也不必一定标志理论的成熟性。在我国,长期以来,受传统学术研究特别是欧洲传统学术的影响,在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学术研究中,人们热衷于追求体系,正如前面所指出的,不管研究对象是否真正具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也不论研究时间长短与深浅,动辄就对对象做完整的系统的理论表述。由于有其他现成的学科体系框架作参照,一些不负责任的学者,很轻易地就能“确立”起一门新的学科,无非就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在这里,所谓学科仅具有形式上的意义,学科仅成为外衣,至于内在的实质,却往往被人们忽视了。
就图书馆学本身的发展逻辑来说,关注内容的现实性与深刻性,是当代中国图书馆学重获造血机能、克服华而不实之风的至关重要的一维。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就曾把自己的成功之道归结为对物理学上的“原始问题”的关注,这里的“原始问题”也即研究内容的现实性与深刻性。杨振宁认为科学研究“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就必须面对原始的简单的物理问题,而不是别人的猜想”。[9] 对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的现实性与深刻性问题的关注,实质上也是对图书馆学研究的完整性与严密性的关注。面对信息化时代所出现、形成的新问题,是很难完全纳入既成的知识和概念框架以原有的理论体系来认识和解决的。如果囿于形式的完整性与严密性,图书馆实践所提出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学科建设、理论研究也就得不到公众的认同、理解和支持,这也是图书馆学长期遭到社会轻视的原因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表面的热闹只是使学术讨论始终在一个圈子里打转,并不触及问题的深层。一般来说,把握研究内容的现实性与深刻性,也就是对学科形式的完整性与严密性的完善。不论构建理论体系,还是创建新学科,都需要研究者有创新探索的精神和敏锐独到的洞察力,对研究内容的现实性与深刻性的把握能力。
2.2.3 淡化对国外的依附性,强化民族性与本土化研究 面对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挑战,中国图书馆学面临着既要本土化又要国际化的双重任务。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在我国图书馆理论界颇为流行的所谓与国际接轨,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的现象。然而就在这种与国际接轨过程中,“尊奉”西方思想已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一种“潮流”,这种现象需要我们认真反思。不同的国家都有自己的主问题域,只有在本国的主问题域中进行的研究,才有可能成为本国所需要的前沿性研究。由于长期受西方话语权的支配,不仅割断了古代图书馆重视文献研究的优良传统,而且也使自身长期处于国外图书馆“注脚”的地位。
实际上,中国图书馆学建设有自身的优势,应将这一优势发展成自身的特色。中国图书馆学建设无可比拟的优势在于我们拥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学术资源,中国的古典校雠学、目录学、版本学产生于具有上千年历史的藏书实践之中,富有民族特色而且发展十分成熟。如何使这些无比宝贵的文化遗产成为现代图书馆学学术思想和科学理论的有机构成要素,是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原创性开掘的关键[10]。中国图书馆学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探索,已经初步构建起了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理论体系,但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甚微,在一些“宏大课题”上很难有创新的余地,这与我国这样一个“图书馆大国”(指图书馆数量)的地位极不相称。中国要由“图书馆大国”成为“图书馆强国”,中国图书馆学者要想提出富有创见的理论,就必须走出一味强调构建理论体系的误区,真正从学术的视角、世界的眼光来分析“中国图书馆问题”,并在解释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反复设定疑问,引导出富有见地的新思想和新理论。
笔者深信,处于巨大社会转型和图书馆变革中的中国,应该是世界上最为丰富的“问题来源地”,无论在图书馆理论体系的构建还是图书馆改革方面,也无论是在理念革新还是理论转型方面,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说中国图书馆学目前在理论创新方面还远远达不到西方图书馆学的境界的话,那么,中国图书馆学所面对的丰富“问题”却是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在其现代化过程中所没有完全遇到过的,有着明显的特殊性。中国图书馆学要作出独立的贡献,就需要对自己本土中存在的特殊问题作出解释和回应,并通过这种对特殊问题的分析和研究,逐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最终提出一些为西方图书馆学所无法提出的图书馆思想和理论。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就可以断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