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学生择业观的变化特征及发展趋势_市场经济论文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学生择业观的变化特征及发展趋势_市场经济论文

90年代中国大学生择业观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中国大学生论文,年代论文,择业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影响大学生择业观变化的社会变革因素

进入9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又一新的历史阶段,80年代开始的社会结构转型进一步加速,以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深入体制改革和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两个基本主题。1992年后中国社会生活主要领域中所发生的种种变化表明,中国的社会变革和社会转型进入了新阶段,无疑,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社会利益结构的重组,不同利益关系的出现给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追求提供了众多的选择方向。

二、80年代大学生择业观变化扼要回顾

一般地说,生活在相对平衡平稳的价值系统与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从观念到行为与整个社会价值观是整合的,人的价值观念与行为的冲突也比较少。只有在历史转折、文化断裂或社会变革时期,人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80年代初,对于中国大学生来说,毕业分配似乎无须自己多操心。国家计划分配的体制使大学生对自身的价值实现充满自信:做一名受人尊敬的工程师、科学家、作家、记者或干部等等。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始终做着玫瑰色的梦。

1985年之后,国家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实行有计划分配原则开始出现变化: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扩大了办学部门、地方和学校分配毕业生的自主权,缩小了国家计划分配的范围,尝试多渠道的分配方法,实行“供需见面”和计划分配相结合,这种办法首先在北京、上海等几所大学试点。1989年,国家对高校毕业分配又进行了改革,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由于我国人才(劳务)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在实行这个制度的初期,毕业生主要是以学校为中介向社会推荐就业,在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而到了1994年后,大学生就读和择业已基本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读大学需要自己掏钱,国家不再包分配,大学毕业自谋职业。这一教育制度的改革,引起了社会的注意。作为这项改革制度的直接承担者——大学生对于这项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和个人前途的改革态度也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

1989年,在经历了“从政热”、“经商热”和“出国热”冲击后的大学生, 当时约有一半的同学对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持肯定态度; 有49.8 %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毕业后自谋职业是教改的一项主要内容, 36.7%的学生抱“无所谓”的态度;13.4%的人表示“不同意”。

当时部分同学最大担忧不是担心自己个人素质、所学专业上的欠缺,而是担忧求职机会的不平等。因此,一项调查表明,由于性别、年级、政策不配套,学生家庭背景不同,对此项改革的态度也呈现较大差异。

首先,在对“求职机会不均等”的忧虑中,女生高于男生(41.1>37.9%); 其次,年级越低,持支持态度比例越低,(85 级支持占57.3%;86级占48.5%,87级占44%);而持“无所谓”态度的比例越高(84级24.2%;85级32.6%;86级37.2%;87级41.2%)。再次,由于政策性的因素影响,边远地区、来自农村地区、家庭社会地位较低的大学生对此项改革的支持率相对偏低。反之,经济地位、社会地位较高的干部、知识分子家庭背景之大学生对这一改革政策支持率较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逐步发育、完善,大学生自主选择职业的意识到了90年代中期,已逐步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

三、90年代大学生择业观变化五大现象

我们可以从下列几方面看到90年代中国大学生择业观念的明显变化:

1.“自主择业”、风险意识明显增强,“从职能力”追求“一专多能”

市场经济不仅使物质资源配置趋于优化,也使人才资源的配置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社会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不再是被动地接受高等院校供给的人才,而是根据社会组织自身的客观需要向社会吸收人才。与此同时,个人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己选择自己的工作,也就是说,一个真正靠本事吃饭,靠自身努力奋斗求生存、求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80年代初,90%以上的大学生愿意到大城市全民所有制单位,很少有人愿意去集体所有制或个体经营单位,因为全民所有制单位是“铁饭碗”,没有“风险”。到了80年代末,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动和社会利益群体的重新分化,大学生那种安稳守成的择业观正在被挑战的、自我创新的风险择业观所取代。一项调查表明:70%以上大学生愿意选择“收入高,但有失业危险的工作”。

随着付费生的增加,90年代初不少学校已出现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1997年之后,“交费上学、自主择业”将成为大学生进入职业社会的主要途径。那时,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与社会能力结合问题将显得更为突出,具备专业知识只是具备了从职能力的一部分,从职能力是各种社会能力的综合构成。因此,当前大学生体认到只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社会化程度,才能使自己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保持一席之地。因此,90年代大学生更加注重实用技能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绝大多数希望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通用型人才。

2.单纯追求职业的社会地位、声望向实际化转化

80年代初大学生择业,大多选择大专院校、大的全民企事业单位,到了80年代末,大学生择业观由“社会价值型”转变为“经济价值”。把经济利益、物质待遇放到了相当重的地位。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室1988 年调查, 希望毕业后到“三资企业”工作的大学生比例(31%)远高于以往对大学生吸引力最大的党政机关的比例(13%)。

北京大学所作的一项跟踪调查,则集中反映了这所中国最著名的重点学府大学生择业取向的最近几年变化轨迹:

1991年大学生择业取向排序是:①科研、文化、卫生部门;②三资企业;③党政机关。

1992年的排序是:①大专院校、科研单位;②三资企业;③党政机关。

1993年的排序是:①三资企业;②直接出国;③大专院校、科研系统。

1994年的排序是:①沿海特区;②三资企业;③国外。

北京大学学生择业最为看重的是:

1992年排序是:①能否发挥专长;②经济收入;③社会地位。

1993年排序是:①经济收入;②能否发挥专长;③社会地位。

1994年排序是:①经济收入;②能否发挥专长;③社会地位。

据上海复旦大学团委1996年对450名96 届本科毕业生所作的最新调研表明:银行系统与三资企业仍居于炙手可热的位置。29.34 %的毕业生选择银行系统,19.90%的学生看好三资企业。 商业系统和国营企业则在同学们中反应较冷。在选择单位时最注重什么?统计显示:“发展前途” 是大学生的首选条项(75.25 %), 其余依次是“薪水”(50.77%),“工作条件”(14.13%),“社会地位”(占14.04), “人际环境”(4.34%),“工作强度”(3.57%),“同领导关系”(2.04%)。

3.求职成才采取“逐步到位”,“跳来跳去”实现个人价值

90年代大学生择业时最先考虑的两大因素是“收入高低”和“个人发展机会”。自从政府实行大学毕业生分配“双向选择”以及“自费上学”政策以来,大学生们被实际推到了“市场经济”的轨道上。单一的国家分配模式已被打破,由国家一次分配而“终身定位”也已成为不可能。于是先选择一个可以生存的职业,然后再通过自己努力,通过职业流动,“逐步到位”,实现自我价值,便成为当今大学生一种现实的择业取向。时下不少大学生认同这样的说法:市场经济就是遵循劣汰优胜、自由流动的人力价值原则,自己每一次流动,就是往上蹭了一个台阶。

针对上述大学生择业观的变化,一种社会评价是,现今这些小年龄大学生,缺乏奉献精神与敬业精神,“跳来跳去”,不知天高地厚。另一种社会评价则认为九十年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了,他们愿意承担风险,敢于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扑击、游泳,这是社会进步的现象。

4.“追证热”和“先上山后下海”现象

成熟的市场经济是法理型、尊重高知识的经济。90年代初珠海率先重奖科技人员;大学生自己开发的科研成果被企业以几十万、上百万高价买走;靠为企业出“点子”也能卖大价钱;有一技之长的在校大学生受到社会欢迎。事实无声地告诉当今大学生,读书有用,知识无价。于是自1993以来,高校中大学生学习热情重新回升。许多大学生主动调节自己的知识结构,千方百计地为自己“充电”,以提高自己在未来竞争中的“含金量”。据调查,目前73.7 %的大学生每天平均自习时间在3小时以上。其中有31.1%的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学市场经济新知识。辅修双学位,选修课“追证”以及掌握实用技能,已成为当前莘莘学子的新热点。

有人谓大学生上述行为是“先上山”(获得科技知识),“后下海”(再到市场经济大海中寻求发展)现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大学生择业取向的变化走向。

5.择业中的功利主义倾向——淡化理论价值和“新三到”现象

90年代,市场经济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大学生个性意识的普遍增强,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功利主义倾向也日趋严重。在市场经济影响下,现实生活感受的直观性以及对感性满足的强烈要求,使得90年代大学生在进行利益权衡时,较多地考虑目前的、现时的利益。1994年北京某高校调查发现,72.5%的大学生希望实习实用知识。73.2%学生认为文史哲知识“没用”。69.6%学生认为“做学问太没意思,过于清苦,且不实用”。 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依次为:经济收入(78.4%),能否实现个人价值(59.6%),权力和社会地位(55.6%),工作舒适、位于城市(53.7%),出国深造机会多(32%)。一项对上海重点学校大学生择业观的调查发现,73%的毕业生概括自己的职业选择是所谓“新三到”(到国外去,到沿海去,到赚钱最多的地方去)。这些都足以说明当代大学生以个人需求为中心、以“实用”为标尺的自我发展设计取向。

由此可见,90年代大学生择业观在积极变化的同时,也明显存在着以下三方面不足:一是过分注重职业的经济效益,过于强调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二是浓厚的“从政”意识,大学生职业选择与前几年不同的是,注重政治价值取向在近几年有增无减,希望到政府机关工作的毕业生为数不少,原因是国家公务员制度出台后,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职位:权力大,收入稳,地位高。三是淡化理论价值。师范生千方百计想跳出教育系统,以科学家为理想职业的比例下降。说明理论价值的淡化与跌落,已是大学生择业的一种明显倾向。

应该承认,从总体上说,大学生择业观的发展变化是与社会主导价值取向基本一致的。90年代大学生比前几代大学生具有更多自由选择的发展机会,他们敢于接受竞争社会对自己的挑战,比前几代大学生更少“患得患失”心理。尽管他们的择业观带有较明显的功利性和“短期行为”的印痕,但可以相信,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走向完善、规范,大学生的择业行为也会更趋于理智与成熟。

四、未来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变化趋势

今后若干年中国大学生择业观的变化,从大学生整个价值取向演变角度来看,它意味着是整个体系的变化。因此,对其职业价值观发展趋势的预测,必须与中国青年社会整体地位改善的分析预测联系在一起。与成人价值观分析的重点不同的是,大学生价值观包括读书、就业观的变化,更多地只是以某种可能性为基准,它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社会的变化速率。从这一观点出发,分析90年代乃至本世纪末中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状况与走向,假定社会发展是稳定的,市场新体制构建将逐渐明朗化,那么,青年大学生择业观及其取向的演变会继续朝着积极、进取方向发展:

1.择业行为取向:对自我个性肯定和张扬替代排斥和依附,职业具体选择:坚持寻求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

行为取向是主体在行动中的自我表现。市场经济的价值观使90年代大学生对自身所处环境现状的改变,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创造欲望。以往那种靠门第,走后门,死守“铁饭碗”、“大锅饭”的心态已让位于哪里有更好的发展机遇,就向哪里转移的竞争取向,从而体现出90年代后期大学生要求改变现状,获得自我实现的极大勇气。同时,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竞争和流动的社会结构,也将使大学生有机会进入开放社会的经济前沿。“社会年轻化”趋势,将使未来大学生有可能按照自己的价值取向,来选择个人发展和社会参与的方式。

随着中国“独生子女”一代青年开始逐步进入大学校园,大学生追求自我价值的观念在90年代后期将基本成型。独生子女作为成长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一代青年,他们可以说是受计划经济影响最小的一代。所以,他们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观感将更为实际,大多数人将努力使自己主体选择与社会规范不发生正面冲突,而是选择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取向。即既不是完全为社会作奉献来考虑自我的价值取向,也不是完全脱离社会市场需要,以绝对自我导向来确定自我价值,而是选择一种符合自己兴趣的职业生活和个人生活方式。因此,以兼顾收入提高和个人发展为标志的人生取向,以及建立在自信基础上的现实型人格,将构成跨世纪的中国新生代大学生的价值主流。

2.大学生升学、择业观将更趋近现代市场经济需求

改革的市场化过程中,“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与流动变化,是分析九十年代中国大学生择业观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参数。毫无疑问,人们的择业行为取向与社会上种种资源的配置及流动相当密切。

在大学招生、分配日趋市场化的90年代,就业选择将成为衡量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重要的依托性因素。社会教育制度、用工制度和产业结构的改革走向,将使90年代大学生的升学观、择业观发生更大变化。具体表现为:就业结构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将有更多的大学毕业生进入第三产业。劳动力市场发展成熟,大学生就业将面临更多公平竞争机会。随之,自身素质以外的因素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将越来越小。与此同时,市场对大学生全面素质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大学毕业生就业自主选择、风险意识将明显增强。青年人择业取向将由追求职业的社会地位向“高收入”单位倾斜。求职与成才相结合。文凭的含金量与未来职业选择紧密挂勾以及职业流动将在新一代大学毕业生中视为平常事。把第一次职业选择作为终身选择的大学生将会越来越少。文化层次越高、抱负水平越高、职业适应性越强的青年大学毕业生,流动意愿和“逐步到位”的发展意识也会越强烈。当然,当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试图通过职业转换寻求发展之际,短期的选择性、寻求性失业将会出现。

3.“重新学习、充电”将成为大学生的文化新时尚

随着社会教育体制的日益完善和青年高等教育机会的增多,获得大专以上学历文凭的青年将越来越多。届时,中国社会将由“学历社会”逐步转型为“能力社会”。而技术进步,产品中技术含量增多等因素,会使企业间竞争加剧,知识更新加快。企业择人时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会越来越高。因此,在追求高学位的同时,大学生中第二学位热、辅修热、“追证热”(除文凭外,利用业余时间进修一门或几门实用技能)以及一专多能将成为文化新时尚。

4.“白领青年”将成为大学生们所羡慕、仿效的社会职业形象

白领一般是指具有高收入、高学历和从事较高职业地位工作的专业阶层。在目前国内所谓的“白领青年”,主要是指在外商机构与三资企业中就职的大学毕业生。“白领青年”一般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在事业上具有风险意识和进取精神;在消费上注重身份,讲究情调;在婚恋上,向往“丁克”家庭模式(生育愿望趋淡,注重家庭生活质量)。随着中国沿海大城市全方位对外开放,与国际接轨,90年代未来的五年中,会有越来越多青年大学毕业生流向上述地区,从事第三产业,在三资企业中就职。由此会导致青年白领阶层中大学生比重显著提高,而白领青年专业技术人士群体将成为大学生趋之若鹜的社会代表形象。从而给整个社会带来新时尚、新观念和新的生活方式。

总之,在90年代后期,“多一相容”的多元化价值取向将继续得到社会宽容与承认。受这种价值观的引向,新生代大学生的现实主义取向将替代理想主义取向。作为价值取向,总具有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选择和评价。理想主义虽然使社会文化具有一种期待、憧憬的特质,但它也容易造成社会成员空想、急进的弱点。在90年代后期,市场将成为经济生活的主导,市场的瞬息万变,将不断强化人们时间、效率和竞争观念。容不得以过去为依据,以未来为幻想,而需要培育现实性的品格,强调注重现实的创造。大学生在上述时间价值取向导向下,必将淡化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和对未来理想的盲目乐观,而把着重点放到对现实的追求和机遇的把握上。这不仅表现在读书、就业等领域强烈地追求自身个性的发展,同样表于对社会群体中的个体形象的追求。并在事业、前途的奋斗中,追求个体性与群体性双向实现。

标签:;  ;  ;  ;  ;  ;  ;  ;  ;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学生择业观的变化特征及发展趋势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