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业企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路探讨
周 飞 丁永伟
(苏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000)
摘 要: 以“探寻内生价值,重构多维边界”为主题,从顶层设计、战略规划、市场需求、商业模式等维度出发,实践“两山经济”理论,结合当前政策形势、经济环境、产业格局,探寻企业战略发展之道,挖掘企业新价值。
关键词: 内生价值;战略机遇期;水业生存
中国的水业企业要探寻内生价值,重构多维边界,从顶层设计、战略规划、市场需求、商业模式等维度出发,实践“两山经济”理论,结合当前政策形势、经济环境、产业格局,探寻企业战略发展之道,挖掘企业新价值。
一、水业产业现状
1.污水市场保持增长
污水处理行业处于持续发展期,目前我国主要江河流域水质未发生根本性转变,从近三年国控断面水质监测情况可见,在劣Ⅴ类水质比例逐年下降的同时Ⅰ类水质呈下降趋势,水污染防治形势仍十分严峻。随着政策推进、环保投资加大,未来污水治理市场空间巨大,机遇主要集中在流域综合治理、工业废水处理、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环境监测、农村污水治理等细分市场。
2.走向大生态
顶层设计推动水环境治理进展,“十三五”“水十条”及“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出台后,传统“末端治理”模式正在向“全流域治理”推进,水污染治理从过去的点源控制走向水环境综合治理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两山论”赋予了环境产业新的使命,“两山”产业的兴起促使产业价值链上移。全流域一体化生态单元的运营将在水域生态在线监测、水污染应急预警方面产生极大需求。在大生态的产业环境下,环保企业竞争越发激烈,同时又谋求联盟式共同发展。
3.市场化同时整体盈利能力较弱
水环境综合服务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处理工艺复杂、市场竞争激烈等特点。许多综合性环保企业投资模式逐步向投资主体多元化、跨地区参与转变,行业地位突出、技术水平较好的环保企业借机实现迅速异地扩张。水价采用由政府主导下的听证会制度,污水处理企业多通过签订特许经营权协议约定最低污水处理量,且因水务管网升级改造、排污标准和服务质量要求提高等因素导致成本上升,利润总额对政府补贴依赖度较高。
4.未来发展迷茫与希望并存
“重厂轻网”观念导致污水收集系统效率低下、进水浓度低,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和处置规模在不断增长的同时,各省污水处理厂平均进水COD浓度不升反降。对一些污水治理概念理解不透彻,导致“控源截污”做得不到位、“海绵城市”建设推进力度不够、生态修复治理表面化和虚无化。新时代的水业市场虽然面临困惑,但在环境产业发展危机中仍存在着积极面,国资监管机构正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通过资本引领实现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增强,对水业领域,中央转移支付300亿,增长了45%,同时对污染治理的第三方企业所得税征收降到15%。
二、水业企业现状
1.技术升级和运营管控能力亟待提升
鲎(hòu),俗称鲎鱼,因为长着硕大的马蹄形的头胸甲,也被称作马蹄蟹。鲎是节肢动物门、肢口纲、剑尾目、鲎科动物的统称,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世界上现存的鲎只有4种,分别是中国鲎、美洲鲎、大鲎和圆尾鲎。
在行业逐渐规范和政府监管加强的环境下,在传统深化、新增细化、产业延伸、规模提升的发展趋势下,水业企业需要用技术手段提升内生价值、以创新为锚在新水业中补短板和找到新的生存方式。用技术领先构建系统方案和再造价值,用创新带动服务打造品牌,与国内外高校、业内行业院所和专业技术公司设立合作平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强大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创新人才队伍,开展政策标准等专业研究,研发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孵化技术成果和推广商业化应用,结合实际引进行业领先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与商业模式相互依存、相互成就、相互改变。树立智慧水业发展理念,积极加快推进水务信息化水平,建立智慧水务架构,构建从源头到龙头的一体化智慧水务解决方案。通过智慧生产、智慧管网、智慧服务、智慧管控,实现生产自动化、运营标准化、管理精细化、决策智能化。
2.地方企业逐渐倾向做深本土市场
随着水业市场化进程加快和逐步规范化,本土水业企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竞争压力,同时寻求实现扎实本土市场和高质量稳步成长的目标。为进一步占领和巩固水业市场份额,技术、资本和规模优势突出的水业企业纷纷开始加快区域布局,介入其他区域污水处理业务并加紧拓展市场,形成供、排水处理一体化的业务格局,行业规模效应明显,竞争进一步加剧。本土水业企业逐渐觉醒,已经意识到在资本、技术、管理运营实力等方面与国际水务巨头、中央企业之间综合总体的差距,开始依靠经验积累、精细化运作、清晰本土市场需求和倾斜性政策等优势,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和培育核心竞争力。
3.重资产企业化解资金风险压力大
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制定系统安全管理方案,科学谋划建设第二水源、根据供水需求增加供水能力,确保水量安全。提高供、排水水质监测能力,运用先进科学的管控手段,实现稳定达标。聚焦差异化检测,培养同行业能力名列前茅的水质检测板块。审时度势、适时调整企业经营模式和业务拓展方向,关注资金安全与投资风险。规范合同管理,重视运营管控能力建设,制定进水水质可能导致水质超标的应急措施、预案,确保权责明确,保证水质安全。
三、水业企业未来发展思路
1.抓住第三次浪潮机遇,迎接服务业特性回归
台肇地区部分注水管线使用年限较长,管壁结垢、腐蚀严重,注水压力损失较大,增加了无效的能耗,加之部分老化的复合管,出现穿孔、渗漏、损坏等现象[3],对注水系统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目前行业规范和标准逐渐完善,政府对行业监管越来越严,虽然城镇污水处理能力需求初步满足,但是仍存在污水排放标准偏低的问题,约一半左右的污水处理厂仍未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A排放标准,水业企业提标增效压力加大。部分缺乏专业技术和运营效率低的企业面临技术升级与运营管控能力提升的考验,成本、利润压力增强,甚至面临可能被并购的风险。规模较大的企业存在项目运营水平参差不齐、人才储备欠缺的情况。一些过度热衷于资本运作的企业大而虚,有待提高运营管理、技术研发、专业服务等能力。
规则在改变,水业不再依靠简单资本扩张模式,不仅仅崇尚资本为王,即将掀起第三次发展浪潮,迎接精细服务和系统服务时代。在攻坚战推动下对水业需求进一步释放,系统服务成为新供给。新水业将回归服务本质,要重新定义环境产业,重新思考自身价值,重新构架水业新供给。企业要紧跟客户需求,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注重技术协同、用户体验多样和消费升级,不再做“成本中心、代工厂、雇佣军”,要主动对接绿色转型,做以价值中心和生态环境的主力军,以高质量服务把握战略机遇期。
2.强化水安全意识,制定系统管理方案
部分通过并购实现快速增长的重资产水业企业,负债严重和偿债能力弱化并存,普遍感觉未来增长乏力。受金融强监管、经济去杠杆和PPP业务规范影响,加之一直以来资本市场持有保守态度,部分企业出现融资难的情况,尤其民营企业受到很大重创。面对趋紧的融资环境,一些重资产水业企业抵御资金风险压力加重,陆续出现寻找实力强劲的国企注资的情况。2019年,大多数企业调低了增长预期。
3.以科技和创新引领未来,用智慧实现精细化管理
最后,学习效果即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升的评价,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一方面是学生自己的主观评价,另一方面是通过对实验题的解题能力比较进行客观评价。问卷的题目设定,主要包括两方面:学生自己的主观评价题,自我评估在科学探究各方面能力是否有提升;选择、整合高考卷和模拟卷中有代表性的实验试题,将上过拓展实验课的学生作为实验组,另外选择拓展实验开展前与实验组学生生物成绩相当的相同数量的学生作为对照组,评价分析实验组相比对照组,实验题解题能力提高的情况。
4.回归本我修炼内功,探寻水业生存之道
企业只有走适合自己的路,才能行远弥坚。水业企业要寻求自己的生存之道,回归初心发掘内在潜力,提升管理水平,树立服务理念,着重达标排放、降成本、审慎并购、合理整合业务结构、拓宽融资渠道,努力练好内功实现高质量发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成为细分市场头部企业。目前,水业行业呈现出细分新增、规范提升的发展趋势,去杠杆、降风险、债务趋紧是常态。单元市场在萎缩,成熟的市场已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黑臭水体治理、地下水修复等新增市场项目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二次供水、流域治理、工业污水处理、环境监测、村镇污水等细分业务出现窗口期,存在巨大商机,黑臭水体、海绵城市等工程将会带来产业链延伸的可能。虽然苏州整体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在水业市场尤其在传统水业市场板块中社会化程度较低,各区域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未来在工艺处理技术应用、工业污水处理、水质检测、小流域水环境治理等方面有不小的市场发展空间。
新时代内部控制框架下的农业上市公司内控改革——基于獐子岛公司的案例分析唐大鹏 王雅琪 池清旭18-97
5.建设卓越运营能力,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
未来水业企业要做生态环境运营者、城市价值创造者和美好生活服务者,做实科技引领策略,完善产业链,坚持合理提升规模,强调质量对组织绩效的增值和贡献,提升企业质量形象。通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树立良好的优质服务和品牌形象,成立水质监管、应急管理中心、教育基地等部门,建设环境友好、水质永续的绿色基础设施等。打造精细化和标准化管理范例,提供更有效的公共服务,提高业务运营能力。重视技术创新与技术应用,实现最大化价值外溢,以科技创新和运用能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重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应用智慧型设备和技术打造慧创环境,服务于城市,促使城市智慧升级。
6.树立共享共创理念,构建共生价值体系
未来行业复合型项目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综合性越来越突出,要倡导生态系统理念,开放的心态成为发展关键。水业企业要实现认知转变,重塑适应新环境的共生价值体系,运用技术、资源、投融资、建设运营等优势构建新的商业模式,为利益相关方提供增值服务。通过共商、共建、共享达到开放资源、聚合能力、共同创新、创造价值目的。企业合作要尊重合作方各自特点和发挥差异化价值,在盈利范式变化中实现从买卖到合作的转变,结合同行力量构建以利益共享为基础,以泛中心化和共生、互生、再生为特点的环保水务生态系统,在不确定中多维生存,走向共生性繁荣。
参考文献
[1] 王志阳.企业管理创新的要点和途径探索[J].人力资源管理,2017,(5):60-61.
标签:内生价值论文; 战略机遇期论文; 水业生存论文; 苏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