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实力,有效维护农业生态平衡,刺激农民增收,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在构建和维护水利工程的过程中,有关部门需要协调所有资源,合理规划建设设施,重视建筑技术和过程,提高基金的分配和管理,有效地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作用及意义
1 农田水利工程对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1.1 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农村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因此,促进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我们想促进农业生产,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扩大农业灌溉的面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农业经济的收入最大的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可以给农村经济充分发展活力,然后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资项目,发展农业生产更好、更快和更积极,实现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确保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由图5可知,在相同微波功率、堆积厚度条件下,6~12 min时,紫菜感官评分呈上升趋势;在12~18 min时,感官评分呈下降趋势;当微波时间为12 min时紫菜感官评分最高为82.7分。这是由于微波时间过短时,紫菜烘干不彻底,导致水分含量过高影响感官评分;微波时间过长时,紫菜烘干过度,导致紫菜烤焦影响外观。
第三,辅助网络规划建设功能。这方面主要对系统技术指标进行确定,从而实现自动生成理论技术参数的目的,比如系统图、拓扑图等,通过对物理资源和逻辑资源的计算,完成对辅助功能的规划和设计,主要包括光节点位置、线缆路由、光缆交接位置以及传输机房等方面。辅助建设功能主要体现在网络实施期,对设计结果进行分析,从而计算工程需要的基本材料,利用电子派单的方式对材料的领用、补充和退还等,从而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材料的不合理使用,同时缓解库存压力,有助于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
他想起了前日山精盗尸之事,莫非这些家伙贼心不死,又来捣乱?但细一想,又觉不对。山精手爪虽利,却也不足以发出金属之音。那么对方是何物?他在脑中搜寻一番,却也不知何种生物具有如此特征。思索间,那声音已越来越大,隔空便已能听到声响。
1.2 有利于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实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迅速。基于此,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和现代社会生产的需要,有必要加快技术创新和理念创新,促进农业生产。全国各地还应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满足农业生产的现状和需要。然而,由于近年来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和全球变暖的趋势,不仅严重威胁农业生产的产量,而且破坏了农业经济的均衡发展,更重要的是降低了农民的收入。因此,通过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投入使用,可以有效缓解上述问题。同时,通过实践测试,可以发现,开发和伟大的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确保当地农作物的生长和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有效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从而促进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提高[1]。
1.3 有助于维护农业生态平衡
目前,我们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仅是江河湖泊的一部分,降雨量和地下水约占总水量的0.26%。目前,世界各地淡水资源短缺,中国是一个干旱严重、淡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它在世界银行153个国家中排名第88位。虽然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但人均仅为2200立方米。它是世界上水资源最多的13个国家之一。此外,还有一个令人担忧的现实。中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平衡。长江东南部及其南岸地区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6.5%,但其水资源配置却占全国水资源的比重。其分布占全国81%,其北部大部分地区占全国土地面积的63.5%,但其水资源分布仅占全国的19%。
1.4 有利于确保农业的增产和收入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广大农民政策的指导和支持下,我国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基本达到了小康社会的发展水平。因此,为了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和经济建设的进步,促进生态文明的进步,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有必要不断发展农业科技。水利建设投资后,可将传统水资源优势与现代高科技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改善水资源建设设施,以满足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作物产值,增加农民收入,保持社会的稳定发展和进步[2]。
2 农田水利工程对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
中国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都有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如洪水、暴风雨、冰雹、干旱、地震、山洪、泥石流等。我们无法改变每一种自然灾害。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开发,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和措施,科学防治,减少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规避各种危害人类的灾害[3]。
2015年4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而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系统。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生产的需要。这也是人类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农田水利工程在饮用水安全、防洪、水土保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改进。土壤水质状况降低了干旱、洪涝、水土流失等对环境的破坏,保持了生态平衡,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世界淡水资源仅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2.5%,近70%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雪,87%的淡水资源难以被人类利用。
3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及管理的措施分析
3.1 加强施工质量监管力度完善施工管理机制
健全科学的建设管理机制是保障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有效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工作的及时性。不能因势利导,不能因势利导,不能高标准、有计划、有目标、有重点地开展建设监督管理工作。从领导到施工人员,从上级到下级,层层严格把关,水利工程建设始终实行监理,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高标准、高质量。
3.2 加强施工规划管理效果提前规划
项目施工前需派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调研,施工方案由专业人员设计,方案应认真、详实。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根据设计方案,专项规划小组将实施严谨细致的规划,规划的施工方案和进度应科学合理。合理分工,充分准备建设所需的材料和资金,使水利工程建设有序进行。
3.3 资金投入要加大后期维护要加强
投入使用的水利工程应当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后,要加强后管理工作。水利工程的养护管理必须有一定的资金保障。因此,水利工程的有效管理和维护必须加大资金投入。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除了不断更新经济建设理念外,最重要的是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开发,科学统筹各类农业生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应该科学指导和规划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规划,做好工程前提、中期和竣工后的管理工作,保证各项基础设施的配套工程,从而促进农业生产质量,有效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蔡晓峰.河南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问题研究[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47(10):15-16.
[2]施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问题及措施[J].中国标准化,2018(20):97-98.
[3]吴迪.浅谈小型农田水利现状及改进措施[J].地下水,2018,40(04):240-241.
[中图分类号] A325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