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为有效解决城市内河的污染问题,政府有关部门需加强排水管网的建设工程。本篇文章在分析城市排水管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其改善的必要性并为之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只有通过采取科学的方法和人性化的管理才能进一步完善地下排水管网的建设。最终污水的有效处理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能够不断推进绿色城市建设。
1城市内河污染现状
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的扩展,大量的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造成福州市内河水体污染十分严重,部分河段水体发黑发臭,不仅给环境造成污染而且造成诸多的河道普遍淤积,河道的排水力不断降低,排涝能力下降,从而导致一些路段区域一旦遭遇暴雨时就会出现内涝现象,严重影响市区的交通以及市民的出行。近年来,面对内河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关部门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开始清淤、引水冲污等内河整治工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区的内涝,改善了内河的水质。
2城市排水管网存在的问题
2.1城市排水设施老化,管道破损严重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排水设施存在以下问题:①我国排水设施建设年代久远,受到当时的技术制约以及工程师缺乏科学的城市管道规划,导致地下排水设施的管道口径偏小,难以承担目前城市污水的大量排放。②维护工作的不完善导致地下排水管道多处破裂,无法发挥其有效作用。③污水管理上的不重视。由于地下管道没有完善的维护体制,常年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特别是在梅雨季节或者暴雨的情况下,管道一旦出现问题,由于天气原因,管道难以进行及时维修,导致了许多问题的出现。情况严重时,哪怕是天气炎热,居民依旧选择禁闭门窗。
2.2结构性问题污染严重
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重工业污水处理已成为重中之重,原因在于企业污水排放是城市内河污染的主要源头。许多企业为了降低排污方面的成本,通常对污水并不进行相关的处理,而且直接排放,致使水体重金属污染现象十分严重,对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我们将目光转向生活污水。根据调查发现,老城区污水泛滥的缘由在于早期地下管道规划的不合理.而新城区则是由于管道铺设混乱导致的雨污混流加上污水的无序排放,其结果便是污水处理工作的难度大大提高。另外,有些小区开发商为节约建设成本,并没有将居民生活污水管与城市排污管网进行对接,而是选择将污水连同雨水一起排入河中。这些没有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也进一步加重城市内河道的污染。除此之外,公厕污水的排放也不容小觑,其累计年排放量令人诧异不已,主要分布于城郊结合的河道周围。具体包括公厕污水管道直接连入河道内以及化粪池污水与雨水管道相连并排入河道之中。长年累月,这些问题的堆积导致城市环境问题一再恶化。
3护河措施
3.1政府监管
加强政策和法律的制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企业的搬迁政策、污染集中治理市场化运营管理政策、用地政策、配套公建政策、社会对政府工作人员执法监督政策等;对于新、改、扩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落实“三同时”制度的执行情况,做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严格控制沿线可能污染水体的企业和项目,坚决关停对水质严重污染企业;新建或者扩建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的日处理水量,完善生活废水以及工业废水排水管网的建设,严格控制污水直排内河的现象;加强宣传,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环保知识,例如提高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同时加强监督管理,对违规企业予以严格的处理,贯彻“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3.2生态护河、引入江水
开闸引入江水后,先不种植、豢养任何水生生物,跟踪检测水质一段时间后,对水质进行监测评价,常用单指标评价法,即对最差项目赋全权,也称一票否决权,以此来确定水的类别,不合标准项目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进行统计。若发现静水(关闭水闸2~3小时后)水质不符要求,应立即查找原因,逐一排查,如某一处污染源还未完成清除等,直至污染源根除后,方可继续开闸引水,待内河静水水质与江水质基本一致后,可向内河中引入水生动物,以及种植一些水生植物,以实现环境与生物的多样性。
3.3排水管网与污水厂的建设应同步进行
在大多数城市之中,污水处理厂成为衡量城市净水工作的标准,然而配套的污水管网在其间重要作用却被忽视。因此我们常常发现污水处理厂能得到有关部门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注入。此外,由于资金不足或者不合理分配,导致了地下污水管网的建设时常出现问题,特别是在各管道的连接处,甚至出现了许多豆腐渣工程。其结果必然是花费大量资金建成的污水处理厂不能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排水管网的建设,要从大局的角度出发,将污水处理工作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来,只有这样才是有效控制城市水体污染。
3.4排水管网设计应充分考虑管网的维护与清疏
由于当时城市的排水管网涉及多方面因素,所以必须要由政府部门进行统一的监管,并愿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维护与清疏,才能保证其正常使用。然而如果能在建设之初就做好相关工作,维护疏通的难度将大大降低。在通常情况下,对于后期清理工作难度影响最大的就是其管道的管径和管道设置坡度的大小,往往管径和坡度越大的情况下,后期清理难度越小,而管径、管坡越小,堵塞的概率越大,后期清疏任务的难度和费用就会上去。总而言之,管网在设计时不仅仅要考虑到建设的价格,还因加上后期维护和清疏的费用来综合考量。
3.5加强排水管网的管理措施
排水管网建设完成后,政府有关部门需要派专人分区域负责管理,以保证其正常运转。定期检查和维修对于排水管网来说至关重要,这意味着一旦出现管道破裂问题,有关部门能及时处理。假设城市某条路段由于管理不到位,导致政府部门未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居民私自乱接出户管,或将生活污水就近排入雨水口等问题,其结果必然是水体环境污染的加重。换句话来说,政府花费大量资金建成的雨、污分流管网由于管理的不完善致使维护成本大大提高。要想从源头控制这些问题的出现,就要加强城市排水管网的有效监督和管理。
结语
作为城市排水的重要受纳水体,城市内河的调蓄能力将直接影响排水管网的运行效率,河道水位较高时会导致管道水流无法及时排出,造成局部区域发生严重的积水内涝,因此将城市内部河道与排水管网耦合模拟至关重要。为有效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提高人均幸福指数,城市的生态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其中为应对城市地下水污染问题,政府部门需结合城市规划图建立完善的排水管网。只有科学地处理好排水问题才能有效控制地下渗漏导致的内河污染现象。
参考文献
[1]林少秋.试析城市内涝现状下的市政管网建设[J].江西建材,2017(17):57-63.
[2]许铁强,胡晓峰,许云海.城市内涝及排水管网建设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6,35(31):108-109.
[3]高海燕.城市内涝与排水管网建设的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2):171-173.
[4]苏春雅,丛海兵,王东京.扬州市城区水系补水优化调控技术研究[J].环境科学,2017(6):22.
论文作者:宋扬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管网论文; 城市论文; 污水论文; 内河论文; 管道论文; 内涝论文; 河道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