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
(上海市普陀区妇婴保健院 上海 200062)
【摘要】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妊娠期间,多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或抑郁,对胎儿健康,自身健康以及分娩方式等均有不用程度的担心,影响其日常生活,饮食及睡眠质量。分娩前后的心理紧张情绪及睡眠质量差是孕妇妊娠期间常见主诉,尤其是妊娠末期,而精神心理因素是决定睡眠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对妊娠末期孕妇采取一定的心理干预,改善其焦虑、紧张情绪及睡眠质量。医学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相互交际的过程,它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言行、仪表以及相应的心理护理来影响患者,以改善或清除患者的不良心态及由此引起的各种不良症状,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使患者更好地适应环境,从而使心理及身体少受损害之目的。
【关键词】 妊娠;妊娠期糖尿病;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3-0246-02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妊娠期间,多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或抑郁,对胎儿健康,自身健康以及分娩方式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担心,影响其日常生活,饮食及睡眠质量。睡眠质量差是孕妇妊娠期间常见主诉,尤其是妊娠末期,而精神心理因素是决定睡眠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医学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相互交际的过程,它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言行、仪表以及相应的心理护理来影响患者,以改善或清除患者的不良心态及由此引起的各种不良症状,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使患者更好地适应环境,从而使心理及身体少受损害之目的。现将心理干预体会报告如下。
1.糖尿病孕妇孕期心理表现
1.1 分娩前的恐惧心理:
一个健康孕妇进入待产室,特别是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没有家人的陪同下,极易产生惧怕疼痛以及紧张焦虑和忧郁的心理,对胎儿健康,自身健康以及分娩方式等均有不用程度的担心,担心血糖波动对分娩时胎儿的影响及对分娩方式的影响。在这种心理不能得到缓解的情况下,将严重影响分娩的顺利及分娩后身心的康复。
1.2 分娩中或剖宫产中希望释放情绪的心理:
在陌生的环境,繁忙的医护人员给患者宜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对医护人员的动作、表情、语言、对话尤为注意,特别是对器械的碰撞声以及分娩过程中疼痛特别敏感。她们需要医护人员的理解,希望与别人的交流来释放心里的焦虑情绪,更希望手术时间短,施术者技术熟练,动作轻柔,无痛苦地完成分娩过程及剖宫产过程。尤其是妊娠末期,孕妇经历长时间的妊娠过程,神经内分泌也有变化,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往往难产率升高,在分娩前的待产过程中一般难以有深度睡眠,多次的测量空腹及三餐后血糖使部分孕妇睡眠质量极差,忧虑血糖波动情况,以及担心分娩方式的选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产后的忧郁心理
分娩后产妇普遍存在着腹中胎儿突然失去的落空感,怕剖宫产术后留下妇科病等后遗症;担心产后影响恢复;担心产后影响夫妻间感情的交流,丈夫是否嫌弃自己尚未恢复好的臃肿身材,顺产会阴侧切后是否影响日后性生活,日后是否成为糖尿病慢性患者的危险等。
2.干预措施的实施
根据以上各种心理表现,医护人员要掌握受术者的心理特点,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心理变化,做好医学心理干预及护理,使孕产妇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检查和手术。既有益于孕产妇的身体康复,也利于分娩及手术短时间高质量的完成。
2.1 热情的态度感染患者
护理人员以热情和亲切的态度,用和善的语言介绍整个分娩手术的过程,帮助受术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在术中积极地配合医生。让受术者明白分娩及手术机理,以减轻和消除恐惧紧张心理。顺产孕妇可通过导乐陪伴来减轻焦虑等心理负担。
2.2 使用文明亲切的语言
语言是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的桥梁,是医护人员服务素质高低的表现。恰当、亲切的语言有助于患者的痊愈,反之可致病情变化,甚至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在施术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禁使用伤害性语言,与患者的交谈语言要亲切。
2.3 减轻患者的身心负担
大脑皮层对疼痛的反应除了与疼痛刺激的部位、强度、频率有关,还受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因此可以运用暗示、安慰、鼓励等方法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指导患者自我控制,患者盼望分娩能尽快结束,渴望医护人员的帮助和关心。医护人员耐心讲解分娩知识,指导患者在分娩过程中将采取的配合方法,鼓励进食。有必要时推安定针休息,保护产力。在分娩中由于精神高度紧张,宫缩带来剧痛时,患者宜产生消极、负面的情绪,有的患者疼痛时会大声喊叫、哭泣、失去理智,医护人员切不可横加指责。宜给予鼓励、安抚和陪护,用交谈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指导运用松弛疗法和自我控制技术,可联系有经验的麻醉医生给予分娩镇痛,有生育经验并且经验丰富的助产士给以导乐分娩,积极对待分娩过程。检查时注意动作轻柔,减少疼痛刺激。同时健康教育,并进行简单易懂的妊娠期糖尿病宣教,可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保健操等心身调节方法,使孕妇放松心态,改善睡眠质量,安全顺利地分娩并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2.4 重视产后护理
剖宫产术后及顺产送患者回病房休息,在注意血压、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时,更应特别留意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安抚和陪护,切不可送回病房就万事大吉。护理人员除亲自护理外,还要教会患者家属护理方法,做好产后卫生指导,防止感染,控制饮食、控制血糖。告知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在分娩之后的两年内均需饮食控制,继续综合性医院随访空腹及餐后血糖,谨防糖尿病的发生及发展,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控制,早治疗等。
3.干预结果及护理体会
心理护理实施后,患者能够接受并配合各项检查、治疗,顺利完成分娩过程,术后出血少、情绪稳定,睡眠质量改善。分娩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心理护理应是重要的一环。因人而异心理因素较为复杂,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可以保证手术获得最佳效果。
在我国,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发生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引产的心理干预及护理尚待推广、完善,医护人员仍需加强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的心理品质修养和知识,解决患者心理护理问题,提高和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 刘晓虹主编.护理心理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8,67:256—266,312—316.
[2] 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8—138.
论文作者:张蕾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9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孕妇论文; 糖尿病论文; 医护人员论文; 睡眠质量论文; 妊娠期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