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西宜春 336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4例,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及吞咽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SWAL-QOL评分、SS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吞咽障碍;针灸;高压氧
脑卒中是因为脑部血管破裂出血或阻塞导致血运不足引起的脑组织损伤。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我国成年人残疾的第一大原因就是脑卒中。其临床表现为口眼歪斜、偏瘫、失语、吞咽困难等。有报道称: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占脑卒中患者中的30%至60%[1]。吞咽功能障碍不单单限制着患者的饮食,还给患者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以我院84例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在实行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及常规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6年1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入选标准:经临床诊断为脑卒中者;有不同程度饮食呛咳、吞咽舌肌萎缩、发音困难等表现。排除标准:因其他原因致吞咽障碍者;合并语言障碍、精神障碍等不能正常沟通者;不能耐受高压氧者。随机分为2组。
观察组42例,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53~69(62.3±7.1)岁。对照组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54~71(63.7±7.6)岁。
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相关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包括吞咽训练及肢体、语言功能训练。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1)高压氧治疗:在高压氧舱内,给予患者面罩吸纯氧3次,每次20min;吸完纯氧后间隔10min进行混合氧吸入;治疗过程中给予加压、减压各20min。高压氧治疗1次/d,10d为1个疗程,治疗时间为3个疗程。(2)针灸治疗:沿舌根方向廉泉、夹廉泉行针并轻捻4次左右,深度为1至1.5寸;百劳穴行针并平补平泄4次左右,深度为1寸;风池穴行针并每10min平补平泄1次,持续时间为25min,深度以患者有酸胀感为度;沿舌系带相关经脉运行处向金津穴、玉液穴行针并捻转4次左右,深度为0.5寸[2]。以上穴位针灸中,廉泉、夹廉泉、百劳穴3处在行针后接通脉冲电针治疗仪,进行通电25min。针灸治疗1次/d,5~6次/周,治疗时间为4周。
1.3 观察指标
以治疗后疗效、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吞咽功能为评比项。根据洼田饮水试验(WST)进行治疗效果评价[3]:显效:WST正常,不存在吞咽障碍;有效:WST达到2级,相关症状有所改善;无效:仍然存在吞咽障碍。生活质量以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进行评分,总分100分,分数愈高生活质量愈差;吞咽功能采用标准吞咽功能量表(SSA)进行评价,该量表分为3大部分,总分最低18分、最高46分,分数愈高吞咽功能愈差。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用(%)表示疗效,用卡方值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达SWAL-QOL评分及SSA评分,用t值检验。P<0.05时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2组患者疗效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64.28%(P<0.05)。见表1。
表1:对比2组患者疗效[n,n(%)]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因为脑部组织受损,当侵犯到舌咽、舌下及迷走神经的核性或核下性时使舌及咽部肌肉运动受限,进而出现延髓麻痹,形成吞咽障碍。吞咽障碍影响患者进食,产生误吸入气管的风险,引发吸入性肺炎,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吞咽训练通过不断地训练促进患者正确的吞咽模式形成,恢复重组残存的神经功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重新建立运动、感觉投射区。高压氧经过强制性的纯浓度氧气吸入,提高机体内氧分压,增强脑部血供、改善微循环、促进神经细胞的代谢进而修复受损区域。针灸通过微电流刺激,疏通经络、促使血气畅行,加快了周围组织的新陈代谢[4]。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26例、14例、2例均优于对照组;SWAL-QOL评分、SS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可看出,两种治疗方法都是有效果的,但观察组的疗效更好,能更好、更快的恢复相应区域的神经功能,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对比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有效的,提高了治愈率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美珍,邱玉霞.吞咽障碍筛查和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8(14):142-144+187.
[2]王祖杰.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30):89-90.
[3]张聪花.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早期功能训练[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383-384.
[4]唐其权.针灸配合高压氧治疗偏瘫的疗效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7):102+104.
论文作者:聂思颖,易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患者论文; 针灸论文; 障碍论文; 脑卒中论文; 高压氧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疗效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