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长城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省 730000
摘要:现阶段,伴随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迈进,建筑施工规模愈发增加。工程质量保障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工作,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完工、投入使用产生影响。因此,建筑管理工程质量监督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这也无形中增加了建筑管理工作的压力。然而,当前我国建筑管理工程质量监督仍旧面对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正基于此对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展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管理;工程质量监督;措施
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概述
随着我国城镇住房压力的增加,中高层建筑的数量也随之攀升,为了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居住需求,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也逐渐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核心问题。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的概念解读时,可以将其定义为: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及工程设计标准制定的一套工程监管方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针对项目质量及项目施工安全进行管控。
2建筑管理中工程质量监督方面的问题
2.1工程的质量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由于很多建筑工程在正式施工的时候很难兼顾到质量问题和一些细节问题,这就使得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较低,并且不具备较高的质量水准,而建筑工程在处理质量的监督工作的时候,一般都是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来开展,并且制作和整理出相应的质量管理体制,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虽然通过该方式产生的质量管理体制具有较强的针对作用,但是很难全面兼顾到项目施工的全部细节,另外质量监督体制具有较高的要求,而工程的质量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是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这样会严重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效率。
2.2权利与责任界限不明确
在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系统中,存在很多工程师的责任与权利界限不明确的现象,导致建筑工程的具体工作难以有效地落实下去,这也是我们国家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时候经常遇到的问题,这将会不利于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并且很难有效地发挥出监督手段。另外,一些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部门划分了许多小部门,本来是合理的现象,但是小部门的建设数量已经大于规定数量,这将会给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也会导致监管部门的权利和责任界限不明确,加大了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难度,不利于监督工作的有效实施。
2.3质量监督人员的意识淡薄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较多的是个人主观意识和想法,因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都是需要人参与完成的,而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思想意识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在具体实行的时候,首先要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达到相应的标准和要求,然后进一步强化和改善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力度,并定期组织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参与一些质量监管的课程培训,这样便能提高质量监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建筑工程中必须产生质量监管意识较高的负责人,他要统筹兼顾好整个工程的质量监管任务,因为一个优秀的负责人能够起到较好的榜样作用,这样便能督促和安排好技术人员用心完成工作,管理人员必须要认真地抓好整个工程管理事项,带动全工程人员一起学习和培养质量管理意识,从而较好地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
3.1建立健全全面的工程质量管理体制
建筑工程在进行质量监督工作的时候需要建立健全全面的工程质量管理体制,因为只有通过具体的制度才能更好的规范员工的行为,才能实现不同员工之间工作的对接和协调,进一步保障工程项目的施工工作正常开展。而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体制需要服务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在质量监管工作,质量管理人员必须要按照具体的规章条例来开展活动,还要依照具体的施工情况去制定工程的质量管理模式,有助于整个监督和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以及整体质检效率的提高。另外,质量检查人员还应该多和施工部门进行交流合作,仔细检查和记录好工程施工中的每一项内容,有助于尽快地发现和解决问题,防止问题的扩大化。
3.2落实质量监督于各个工程环节
建筑管理过程中,监理的作用必须得到重视。监理单位在日常监督工作中,应该确实依照相关质量规定与技术标准来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所在。除此之外,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都应该将质量监督工作贯穿其中。例如,针对现浇构件,应将楼板厚度严谨保持110mm以上,层面楼板厚度则应保证在120mm以上。针对门窗护栏,通常应采用后塞式法安装门窗,将铝合金门窗与塑钢钢衬厚度皆控制于1.2mm与1.4mm以上。建筑施工前,要细致审查施工单位相应资质,确保施工队伍的专业可靠性。同时,相关施工单位还应合理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由监理单位与质监站对其进行审查,防止问题的发生。每样原材料都应经过取样检验之后再投入使用,当然,监督人员还应将验收隐蔽工程严格落实到实处。总而言之,建筑管理应该结合不同工程项目环节的质量需求,有针对性的完成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将其落实于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
3.3加强监督与施工人员的素质培养工作
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质量与监督人员自身素质产生了直接密切的相关性。因此,想要确实开展施工管理工作,提升工程质量监督效率,就应该加强监督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以此提升其综合素质水平。培训方法如下:建筑工程开始前,应从工程施工质量监督要点出发,对工作人员展开培训,保证每一位质量监督人员都具备优秀过关的质量管理能力;积极建立与完善工程核心工作班底,为该班底输入更多专业能力强的新鲜血液,为质量监督工作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为其提供知识拓展与学习的平台,促使其全面素质能力的提升,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减少疏漏,保证质量。
3.4完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法律法规
为完善建筑管理工程质量监督法律法规,应分为三步骤:政府部门在拟定工程质量监督相关法律法规前,应先开展建筑市场发展实地调研工作,保证法律法规内容与建筑行业发展趋势相符合;地方政府应细化全国普遍适用的施工标准法律内容,结合实际,提高其在当地施工现场质量监督工作中的实用性,严格惩处建筑施工不规范行为责任人,以令行禁止的方式来实现工程质量监督的目的;建筑企业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来开展施工工作,为建筑管理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根据。
3.5建立部门间信息化监督管理平台
自互联网开始普及后,信息技术被应用于各个领域,项目造价、现场施工管理都能依靠该技术来实现。而建筑管理工程质量监督信息技术的采用也逐渐成为了大势所趋。建立部门间信息化监督管理平台的作用如下:开展施工现场质量监督时,可以在施工场地安设24h监控探头,以实时监控施工作业的进度与状况,落实每一个细节的质量监督工作;定时提醒更新施工现场各种施工设备与质量检测设备,减少问题设备的使用,提升质量检测准确性;各部门间可以依靠互联网实现施工数据的交流与共享,保障整体建筑工程质量。
4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在其管理的过程中涉及了质量的监督内容,因为质量安全与整个建筑工程的实际效果是成正比的,所以建筑企业必须认清这一事实,努力提升工程质量的监督效率,不断在激烈的竞争当中获取主动地位,监管部门与质检人员要同心协力,共同推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严永龙.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有效策略[J].居舍,2018(35):139.
[2]姜倬.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J].居舍,2018(33):126.
[3]粟明坤.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J].价值工程,2018,37(32):84-85.
[4]王峥,李萍,谭小蓉.关于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的对策认识[J].绿色环保建材,2018,12(2):66-67.
论文作者:惠璟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质量监督论文; 工程质量监督论文; 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