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治课教学中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课论文,浅谈论文,中学生论文,兴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要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阅读兴趣,需要发挥政治教师的主导作用,方能产生兴趣并形成习惯。我在两年来的教学中,尝试着采用了一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
1.导入新课,引人入胜。
兴趣是形成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一种“想知道”的心情,在课始的导语中,就要精心设计出能吊起学生“胃口”悬念来,以激发其阅读欲望,这样去阅读兴趣就是显得较为浓厚了。如在学习初二教材中“资本家是怎样发财致富的”这一内容时,在导语中我先引用了一个故事,讲的是英国大作家萧伯纳身体瘦弱,宴会上,一个胖富翁讥笑他:“哈罗,肖伯纳先生!一见到你,我就知道目前世界上正在闹饥荒。”肖伯纳反唇相讥说:“先生,我见到你,就知道世界上正在闹饥荒的原因。”讲到这里,同学们被肖伯纳的幽默讥刺引发出一阵笑声。接着我便诱导说:“同学们,大家想一想,肖伯纳说的看到胖富翁就知道的世界闹饥荒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它个寻根问底。”这时,许多同学还沉浸在对故事的回忆与思考中,教师再导入到课本内容上去,那么阅读课文的兴趣便水到渠成了。因此,政治教师经常撷取古今中外和身边周围的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片断知识,充实到教学中,以新颖的开头引人入胜,为阅读做好铺垫。
2.巧设疑问,自学分析。
需要是兴趣的诱因之一,为了加深对教材的钻研和理解,学生必须对教材进行精读。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特点出发,精心设计适当的既有启发性又有实用性和迷惑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教材对照问题思考解答,从而科学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比如我在指导学生学习“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这一内容时,其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选择题:学生王某被怀疑是小偷,班主任老师强制他停课检查,并不准其回家。这是侵权了公民的:A.平等权B.休息权 C.受教育权 D.人身自由权利。这样学生为了弄清上述问题,就必须仔细认真阅读教材,当然教师还需辅之以适时的点拨,以免因问题的难度而影响了阅读兴趣。当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而准确地解决了出示的问题时,其心情是轻松的、激动的。长此下去,阅读就会成为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行为,因而阅读兴趣便会大增,同时还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读思结合,大胆质疑。
学习贵在提出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自我意识强、喜欢独立思考的特点,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动脑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如在学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迅速发展”时,有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资产阶级通过“圈地运动”使农民失去土地、离乡背井,成为雇佣劳动者。但在封建社会里农民租种的是地主的土地,掌握政权的地主阶级怎么会让资产阶级去任意圈地而不加干涉呢?又如在学习初三教材中“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这一内容时,有个学生阅读到“根据我国国情,县级及其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实行直接选举”这一句时,联系到当时本地正选举乡人大代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既然是县级以下人大代表实行直接选举,为什么选民只能对限定的几个候选人投票选举呢?假如该候选人不是人们了解的、信得过的代表,也只得投票吗?这能说是公平选举吗?等等。虽说显得有些幼稚和欠思考,但这足以说明学生在阅读教材时是用心地思考了,这本身便是一种成绩,是“学思结合”的体现。这样的阅读质疑,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明辨了是非,培养了能力,提高了政治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