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艳 义乌市青口小学 322000
【摘要】本文先是阐述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接着分析了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在数学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054-01
前言: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教育更是重中之重。我国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数学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得到了改革和优化,数学课堂得到了丰富,有利于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数学人才。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数学核心素养指的是通过学习数学,建立起来的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认识和处理办法的品质,一般是人们和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时生出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
很多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容易注意力不集中,一方面原因可能是教师的数学教学方法不当,使数学课的教学内容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容易跑神。还有一方面原因是小学生自身原因,因小学生的年纪较小,根本无法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达到全神贯注。
(二)学生学习效率较低
目前有部分小学生学习的效率并不高,有学生无法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因为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牢固,所以在答题时正确率较低。教师应该找到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小学生可以更加牢固的掌握数学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学生主体地位不明确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起到的是引导作用,教学方法也应该是引导式的。数学这门学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数学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认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改变旧的传统应试教育的思想,着重的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在培养数学核心素养时要理解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使用方法,注意观察学生们对于数学的学习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和实践,展开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3]。
(二)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采用的一般为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很难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新课标的改革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影响下,应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数学。
(三)把数学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掌握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后,认识到数学核心素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整体性,使学生在学习时可以把数学知识运用在实际的生活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在新课标的改革作用下,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就数学核心素养能力,改变对传统教学的认知,突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把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使小学生提升数学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光杰.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6(10):60-61.
[2]荣昕.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出探[J].吉林教育,2017(46):56.
[3]李衡.采取有效教学策略,提升数学核心素养[J].青海教育,2017(10):44-45.
[4]杜存山.浅谈如何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12):200.
论文作者:何春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数学论文; 素养论文; 核心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生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