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代,我国社会经济平稳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获得了显著提高。随着生活水准的提升,对于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势在必行,为了响应“五水共治”的号召,近几年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全面开展,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因为农民相应知识匮乏,加之环保意识淡薄,受传统习惯影响,日常生活污水均是怎么方便怎么排放,加之农村分散面积大,所以就导致生活污水排放的范围持续扩大,长此以往,使得村民饮水安全备受威胁。农村水质被严重污染,会导致人体素质下降,从而易患疾病。经过数年的努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但仍存在许多问题。虽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但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何更好地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污染问题必是一项长远的目标。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措施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任务,和农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对于当前环境管理而言,主要面临的新课题就是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必须保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和运行质量,保证治理项目的长期有效性,建立农村生活污水长期管理的组织体系、政策保障体系、项目体系、筹资体系、评价评价体系,使生活污水达标排放,进而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政府工作人员要有长远目光,考虑最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各种建设和运行方式,结合农村污水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政策、方针,实现统筹规划管理。可借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模式实施建设和运营,最终满足标准化、精细化、专业化的要求,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与国民经济和民生有关的长期工作进行,从而彻底改变“脏、乱、差”和污水乱排状况,为农村水源和粮食安全提供保障,为村民创建一个清洁、干净、方便的生活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使其成为环境优美、健康宜居的家园。
1我国农村水污染的原因
1.1农村居民的地理环境和传统生活习惯
大多数农村居民生活在被山脉、平原和河流等自然体包围的相对较宽的地理区域,居民住房相对分散,缺乏统一的污水收集设施。当前,一些村庄还保持着河边洗衣的传统方式,日积月累,会使得河水中的氮磷含量日渐增多,使得水体形成富营养化。
1.2禽养殖污染物排放
对于农村居民而言,多数都会养殖各种牲畜和家禽,畜禽粪便及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废弃物随意排放,会导致水污染。另外,很多村庄还延续着传统的散养方式,如放羊、马、牛等,这些畜禽四处移动,进而显著增加了污染面源。
1.3农药、化肥大量应用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农民会购买农药和化肥用于农业生产。但是,村民多半是向土壤或水体直接施肥,使得原来的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加之大量喷洒农药,既影响农产品质量,也严重污染环境,特别是农药中含有很多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它们会通过雨水和地表水流入地下,严重增加污染面源,地下水污染严重。
1.4农村生活垃圾的排放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人们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和种类也持续增多,然而,当前农村还缺乏垃圾处理、回收设施。因此,人们随手乱扔,或堆积在街道,或直接投入河中,这就导致大量垃圾产生细菌、微生病菌、渗滤液等,会直接对地下水和地表水形成污染。
1.5旅游业的开发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许多城市居民倾向于选择更好的自然环境,乡村旅游逐渐兴盛,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村环境的污染负荷加重。
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
2.1农村污水处理厂建设缓慢,部分污水厂“建而不用”
据悉,从2008年开始,国家提出并实施“以奖促治”政策,2011-2012年中央财政投入专项资金95亿元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在政府资金的推动下,建制镇集中污水处理厂快速发展。但作为配套设施,排水管网建设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由2007年的87550km增至2015年的158288km,增长约81%。对比发现,排水管网的建成速度要低于污水处理厂建成速度。所以,排水管网不足是导致目前污水处理厂出现“建而不用”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
2.2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规模有扩大趋势,分散式处理仍将是未来农村污水处理的主要模式
到2015年,全国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有1288个,处理能力达到29.835万m³/d。对比历年数据处理能力呈上升趋势,而数量没有较大变化。说明近两年来,集中处理设施处理能力和服务人口显著提高。虽然目前乡村人口有集中化趋势,但在大多数地区村庄多且分散,农村污水面广而小,污水排放量波动性大,产生源分散。为此不少学者和业内人士将研发方向转向对废水的就地处理,源头控制,就地回用。故而,分散式处理技术和小型化设备应运而生。
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式
3.1土地渗滤处理
所谓的土地渗滤处理,是通过相应的物理、生物、化学作用,利用土壤-植物-微生物复合生态系统净化废水,循环利用废水中的水分和养分。慢速渗滤系统、快速渗滤系统、地下渗透系统、地表漫流是土地处理系统的四个类型,具有投资小、管理方便、脱氮除磷效果好、运行成本低、冲击负荷大、操作简单优点。当前,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人们普遍应用此种技术。
3.2稳定塘
防渗层、围堤通过人工方式建立,充分结合自然水体自净机理,并通过原生动物、细菌、真菌、藻类代谢活动以及发生的化学、物化、物理过程,实现去除和降解污染物的目的,这就是稳定塘。其优点是投资少、成本低、不用处理污泥,而气候影响大、处理效果不稳定、占地大、负荷低是其缺点。为了提高污水处理能力,近些年,国内引入了多个新型塘、组合塘,连续搅拌装置配在高效藻类塘中;想要实现最佳的处理效果,利用维管束植物形成水生植物塘;为了大量产生优势菌种,使微生物净化作用充分发挥,可将多个厌氧和好氧进行稳定串联,从而形成多个串联塘,此种方式较为适合在天然养鱼塘和天然废塘中使用。
3.3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当前,人工水生生态系统的代表就是人工湿地,通过人工的方式设计和模拟自然湿地,并由原生动物、微生物和植物组成人工湿地。将美人蕉、旱伞草等湿地植物种植在填料表面,具有绝佳的污水处理效果,外表美观,成活率高。湿地共分为三种类型,即垂直流、水平潜流和表面流湿地。它们均具有环境美化、强抗冲击性、出水水质稳定和少量投资的优势,被国内外环保人士普遍认可。原理为,将微生物附着在湿地植物基质的根系周围以及表面,从而形成生物膜,一旦湿地中有污水流过,污水中的磷和氮等营养物质会被植物和微生物吸收,并截留悬浮物,从而最终实现净化作用。同时,利用对湿地基质的更换和湿地植物的收割,实现对污染物有效去除的目的。大量资料统计表明,应用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去除效果显著的是TP、COD、TN。堵塞问题是阻碍人工湿地技术发展的主要原因,今后要从该方向深入研究人工湿地。
3.4好氧生物处理系统
好氧生物处理系统,也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中常用的技术,利用风机为污水输送氧气,并对菌种和微生物进行培养,同时可有效将污水中的多数有机物分解成无污染物,如二氧化碳、水等,会将剩余部分合成为细胞物质,通过剩余污泥排出,进而净化污水。在传统的A2/O法的基础上,取消污泥回流设备,可使工程造价大幅度降低。生物处理技术不仅具有除磷脱氮功能,而且具备膜生物反应器和生物转盘的工艺效果。此种方法的优点是,高处理效率、处理稳定、占地面积小、强影响能力等,但是和自然处理系统相比,其基建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5净化槽污水处理技术
净化槽污水处理技术是将物理方法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的技术。优势是运行管理灵活、安装简单,在农村分散的污水处理中更适用。污水净化槽,可对社区排放的污水进行集中且独立的处理,也能够分开处理各家庭排放的污水,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结合净化槽结构,处理工艺由五部分组成,即消毒、固体沉淀去除、进水、悬浮物去除、污染物分离去除。然而,其存在安装运行费用高、维护难度大、标准不完善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4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几点建议
4.1因村制宜,分类治理
通过“以城带村”“以乡镇带村”“以园区带村”等方式,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将临近县城镇街,开发区(园区)等市政管网可覆盖的纳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对于居住分散、人口规模小、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收集的村庄,采用三格式化粪池、净化沼气池、小型净化槽等方式进行分散处理。综合考虑自然地理村庄布局、污水规模基础设施、农民需求等因村制宜的确定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即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不搞“形象工程”,选择技术成熟可靠,投资小,能耗低适合农村特点的污水处理模式。
4.2源头控制,原位消纳,综合利用,减少排放
引导村民自我约束,自我治理,自我提高,自我改善人居环境。引导村民树立节水意识,鼓励开展农村生活用水计量计费,减少生活污水源头排放。鼓励农村生活污水采取厕所黑水、清洁灰水分离治理模式,提倡黑水通过化粪池、净化沼气池等处理后,用做农肥、沼气等资源综合利用;灰水经处理达标后可回用于农田、林草灌溉、景观用水等。坚持就地消纳为主,污染治理为辅,形成生态农业循环发展的产业链条,对于无法实现的消纳地区,对污水进行治理后排放。
4.3城乡统筹,配套管网,同步实施,长效运营
统筹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村改厕等工作,根据乡村规划及村庄格局地形地貌等合理确定污水管网(沟)布设方案。利用现有沟渠收集村庄污水时,应采取密闭措施。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配套管网与新建污水处理设施须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坚持建管并重,强化农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的一体化推进,规模化建设和专业化管护。确保设施建成一个,运行一个,见效一个。
4.4加强管控,优选工艺,规范建设,梯次推进污水治理
积极推广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鼓励采用生态处理工艺。加强生活污水源头消量和尾水回收利用。加强农村坑塘水系治理,结合黑臭水体整治,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等。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排水沟为重点实施清淤疏浚、水系沟通、生态修复等综合措施。坚持控污与治污并重,恢复水生态。同时加强供排水情况调查,严格落实节约用水相关规定,合理确定农村污水治理建设规模,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坚持“谁投资、谁运营、谁受益”,优选资信好,投融资能力强,处理技术专业的企业。
4.5建立以政府为主,社会参与的长效运营机制
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大财政资金力度,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强化群众参与建设和运维管理,建立基于污水处理绩效的付费机制。实现从“买工程”向“买服务”转变。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加强对第三方运维机构监管和考核,提升第三方运维服务机构的运维水平。形成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乡镇政府为落实主体、村级组织为管理主体、农户为受益主体以及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为服务主体的“无位一体”农村生活污水运维体系。
4.6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制定农村污水处理的排放标准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是农村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关系污水处理技术和工艺的选择,关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成本。农村污水处理的排放标准此前一直没有制定出台统一的国标。目前正式发布的地方污水处理标准有六个,将标准中最严的指标和城镇标准比较,宁夏和山西相当于一级B,河北相当于一级A,上海居于之间,浙江和重庆远低于一级B。制定农村污水排放标准首先要实事求是的把握农村污水的特点,水量小,水质变化大,基本无法形成连续流。从工艺角度,水量越小稳定达标的困难越大。无法实现定期水质检测,缺乏有运行水平的人力资源,无法及时调整工艺。基于这些特点和一段时间的实践各地制定人标准越来越趋向实事求是的方向。是否控制某项指标,控制到什么程度,需要建立在对水环境容量和农村生活污染物有明确测算的基础上并考虑技术的可达性,不设置工艺技术无法把握的指标,同时要根据排放去向执行不同的标准,因此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制定农村污水排放标准很重要。
4.7健全、优化污水收集系统
污水收集系统虽然对污水水质改善不起作用,但对污水处理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其投资费用占污水处理系统投资一半以上,因此,在新建农村污水处理系统时,合理规划能节省大量的投资。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在进行雨污分流改造,但对于农村地区来说,村民居住分散,道路两边设有沟渠,雨水通过沟渠便可排走,所以可以铺设单独收集生活污水的管道。同时,在污水收集时建议从源头分离,主要是为了把污水进行分类,把厨房污水、洗涤用水、厕所污水等分类收集回收。将各类污水分类收集并加以利用,可改善污水处理的现状,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4.8完善排放标准
农村应有专门的排放标准,来作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监管提供依据。但由于全国各地方实际情况不同,这个标准应由各省市制定,不应由全国统一。但以防各地方制定的标准太松或太严,应该由国家制定一个指导性的意见,让地方有据可依。同时,标准的制定要根据排水去向来制定,农村污水处理后可灌溉、排河等,去向不同,出水标准就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4.9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设施的监管
对已建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排查,不能正常运行的,要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切实保障污染治理设施发挥作用。将农村生活污水管理纳入现有水务职能部门,建立专门管理机构,将农村环保绩效纳入干部考核工作中,设置相应的惩罚和奖励机制。要保证设施“建成一个、运行一个、见效一个”。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其解决的好坏直接与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应当的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重要的生态工程、民生工程、政治工程,应当因地制宜坚持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城乡统筹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有效管控的生活污水治理技术、模式。从而稳步新农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仰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与示范[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7.10.
[2]谢林花,吴德礼,张亚雷.中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分析及评价[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8,34(10):865-870.
[3]马琳,贺锋.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组合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水处理技术,2017,(10):1-5.
[4]亓玉军,魏英华,侯述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7,(6):98-100.
[5]黄天寅,马奕,吴玮,等.苏州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理机制与对策[J].中国给水排水,2017,(12):9-14.
[6]唐洪兴,覃舟,陈佳,等.杭州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沼气,2017,(2):50-53.
[7]田娜,谈永锋,李一平,等.农村居民点小型污水处理方式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8,(2):17-20.
论文作者:潘碧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污水论文; 农村论文; 污水处理论文; 湿地论文; 管网论文; 分散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