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儿科;天津300052)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有效应用。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3月以来我院收治的128例小儿糖尿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对照组(n=64)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n=64)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93.75%(60/6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疗效75.00%(48/64),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小儿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的应用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能够有效调节小儿的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小儿糖尿病;治疗;有效应用
小儿糖尿病为1型糖尿病,多受家族遗传因素的影响,是泌尿系统一种常见的代谢病,进年来有逐步上升趋势。小儿糖尿病的临床症状同成人一样,一旦血糖不可控,可并发诸多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尤其是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常规的治疗措施,对有效控制血糖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间,有临床资料证实,护理干预深入家庭和医院,对有效控制小儿糖尿病合并症具有积极的疗效。本文为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有效应用,特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3月以来我院收治的128例小儿糖尿病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3月以来我院收治的128例小儿糖尿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医学》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均表现有多饮、多食、多尿的症状。其中对照组64例:男患儿38例,女患儿26例,年龄(1-3)岁,平均年龄(2±1)岁;观察组:男患儿39例,女患儿12例,年龄(0.5-4)岁,平均年龄(2.25±1.75)岁。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n=64)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n=64)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包括小儿降糖药物的对症支持治疗,日常方并发症的支持治疗、胰岛素注射等的对症支持治疗等。
护理干预措施:需要家庭作为护理的大军充分关注患者病情,包括对患儿的皮肤清洁、卫生清洁、居住环境清洁、运动锻炼、合理膳食护理以及尽量少食多餐、随时关注血糖变化和适当的足部保暖护理、防止胰岛素注射部位的局部组织硬化护理、做好对急性发作期患儿的预防护理以及教会患儿父母正确使用胰岛素方法护理和合理降糖药物的剂量问题等。
1.3疗效评定 将临床疗效分为可控、好转、感染三等级。可控:患儿血糖稳定,无其他并发症、合并症发生;好转:患儿的血糖控制尚可;感染:前后感染和合并其他病症。总有效率为可控率加好转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均采用%表示,用X2检验,其他指标均采用( ±s)表示,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93.75%(60/6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疗效75.00%(48/64),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3.讨论
3.1小儿糖尿病的病因机理
小儿糖尿病被称为1型糖尿病,受家族遗传因素影响,是一种先天性遗传代谢病。是患儿体内因胰岛素缺乏或者胰岛素抵抗水平较低而引发的病症。从病因来讲,糖尿病的发生与胰岛素水平密切相关。目前西医将其病因归结为B细胞产生胰岛素、血液循环运送胰岛素以及靶细胞接受胰岛素三环节的失调作为糖尿病的病机。
3.2小儿糖尿病的治疗
小儿糖尿病的治疗,注意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内容涉及:胰岛素治疗、饮食治疗、运动治疗三种方法。
胰岛素治疗是小儿糖尿病治疗成功的关键。目前胰岛素的种类、剂量和注射方法并不单一,所研制的新产品注射方法也比较多样。
饮食治疗:饮食中注意对含糖高食物的治疗,一定要趋近正常水平和状态,以减少并发症和和合并症的发生,尤其对肥胖患儿的饮食一定要有所节制;运动治疗作为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部分,将运动作为治疗的一部分深入到对症支持治疗当中,成为小儿糖尿病治疗中必须关注的治疗方案。
3.3小儿糖尿病的护理干预有效应用措施
小儿糖尿病的护理干预,是基于其对症支持治疗方案而实施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干预。在临床实践中,作为一项有意义和价值的护理干预方法,能起到辅助治疗的特殊功效。从上述研究报告的应用总有效来看,获得了比单独对症支持治疗更高的临川疗效。
研究结果表明,护理干预治疗后,空腹血糖(6.04±1.28)mmol/L,餐后2 h血糖(7.18±2.14)mmol/L,糖化血红蛋白(7.35±1.52)(%)明显高于单独治疗[1]。对患儿实施健康教育与心理、运动、饮食等日常生活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依从性,将血糖保持在良好的水平,提高患儿生活和生命质量[2]。小儿糖尿病起病急,进展快,容易并发酮症酸中毒,危及生命。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配合综合性护理能显著控制血糖水平,提高依从性,进而改善生活质量,适合总结和推广[3]。护理干预,对提高治愈率及减少并发症起着关键的作用[4]。糖尿病患儿的生存质量处于相对较差的水平,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生存质量[5]。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在小儿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的应用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能够有效调节小儿的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苏云鹤.护理干预在治疗小儿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5,(17):129-131.DOI:10.3969/j.issn.1672-4062.2015.17.051.
[2]贾艳.日常生活护理干预对小儿糖尿病治疗的效果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5,(17):134-136.DOI:10.3969/j.issn.1672-4062.2015.17.053.
[3]李锐.小儿糖尿病家庭护理干预讨论[J].糖尿病新世界,2015,(14):149-150,153.DOI:10.3969/j.issn.1672-4062.2015.14.065.
[4]于晓焕.小儿糖尿病78例的临床护理探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20):118-119.DOI:10.3969/j.issn.1672-4062.2014.20.107.
[5]刘海霞,王欣.胰岛素泵强化治疗47例小儿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4,(14):51-51.DOI:10.3969/j.issn.1672-4062.2014.14.043.
论文作者:张媛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下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4
标签:小儿论文; 患儿论文; 糖尿病论文; 胰岛素论文; 疗效论文; 血糖论文; 两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4月下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