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县中医医院 湖南益阳 413400
【摘 要】目的: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00例2016年3月-2018年2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组,抗生素常规治疗组采取传统抗生素方案治疗,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组则采取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实施机械通气的时间、重症监护室住院天数、入院至出院总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清降钙素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动脉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结果: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组疾病疗效、实施机械通气的时间、重症监护室住院天数、入院至出院总时间、血清降钙素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动脉血氧饱和度相比较抗生素常规治疗组更好,P<0.05。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组和抗生素常规治疗组不良反应相似,P>0.05。结论: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更好改善患者的临床生命体征。
【关键词】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临床评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危重疾病。它具有起效快,进展快,临床治疗困难的特点。它具有很高的死亡率,仅次于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的关键。抗生素的降阶梯治疗是近年来提出的治疗方案。本研究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3月-2018年2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组,抗生素常规治疗组采取传统抗生素方案治疗,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组则采取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实施机械通气的时间、重症监护室住院天数、入院至出院总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清降钙素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动脉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分析了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我院100例2016年3月-2018年2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组,其中,抗生素常规治疗组年龄51-72岁,平均63.46±2.21岁。男女分别32例和1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5-17年,平均(8.21±0.45)年。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组年龄51-72岁,平均63.12±2.26岁。男女分别32例和1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程5-17年,平均(8.24±0.42)年。抗生素常规治疗组、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组资料有可比性。
1.2方法
抗生素常规治疗组采取传统抗生素方案治疗,给予左氧氟沙星200mg,每天两次,头孢哌酮舒巴坦2g,每天2次,连续用药三天后根据药敏试验选择下一个阶段的用药。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组则采取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先用1g美罗培南或者300mg阿培南,每天3次,连续三天之后根据药敏试验更换窄谱抗生素,用药五天之后换为二线抗生素。
1.3指标
比较两组疾病疗效;实施机械通气的时间、重症监护室住院天数、入院至出院总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清降钙素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动脉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
显效:血清降钙素以及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肺部炎症症状体征消失;有效:肺部炎症、血清降钙素以及C反应蛋白等改善50%以上;无效:血清降钙素以及C反应蛋白改善的幅度低于5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1]。
1.4统计学处理
SPSS24.0软件处理并进行x2、t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效果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组疗效水平是100%,高于抗生素常规治疗组疗效的78%,P<0.05。其中,抗生素常规治疗组显效有16例,有效是23例,无效是11例,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组显效有34例,有效是16例,无效是0例。
2.2血清降钙素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动脉血氧饱和度
治疗前抗生素常规治疗组、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组血清降钙素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动脉血氧饱和度相近,P>0.05;治疗后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组血清降钙素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动脉血氧饱和度变化幅度更大,P<0.05。如表1
表1 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动脉血氧饱和度比较(x±s)
2.3实施机械通气的时间、重症监护室住院天数、入院至出院总时间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组实施机械通气的时间、重症监护室住院天数、入院至出院总时间和抗生素常规治疗组比较有优势,P<0.05。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组实施机械通气的时间、重症监护室住院天数、入院至出院总时间分别是2.12±1.04天、4.11±1.41天、13.13±0.52天,而抗生素常规治疗组实施机械通气的时间、重症监护室住院天数、入院至出院总时间分别是6.50±2.81天、7.50±2.21天、18.23±1.90天。
2.4不良反应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组和抗生素常规治疗组不良反应相似,P>0.05,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组有1例皮肤瘙痒,1例恶心。而抗生素常规治疗组有2例呕吐。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是呼吸科常见的严重疾病,随着广谱抗生素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抗生素的滥用加剧,细菌耐药性普遍存在,导致原有效抗生素的有效性变差甚至无效,且交叉耐药,因此选择抗生素尤为重要[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中,如果使用大量抗生素,将导致耐药菌株的增加,使原有的抗生素效果降低。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发生死亡。与传统的抗生素治疗方法相比,在治疗初期选择最佳的广谱抗生素,及时,快速控制感染,3天内控制感染。之后则是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采用窄谱抗生素进行靶向治疗,提高抗感染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改善患者的病情,加速感染的控制,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3]。
本研究显示,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组疾病疗效、实施机械通气的时间、重症监护室住院天数、入院至出院总时间、血清降钙素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动脉血氧饱和度相比较抗生素常规治疗组更好,P<0.05。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组和抗生素常规治疗组不良反应相似,P>0.05。
综上所述,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更好改善患者的临床生命体征。
参考文献:
[1]李点.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9,27(02):104-106.
[2]韩飞.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1):126-127.
[3]刘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肺炎应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的疗效评价[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32):5-6.
论文作者:唐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7
标签:抗生素论文; 阶梯论文; 重症论文; 疾病论文; 肺炎论文; 时间论文; 动脉血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