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供电公司 214000)
摘要:随着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配电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电力供应是否能够确保高效稳定,不仅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而且也关系到各行各业的发展。目前电力自动化技术在我国配电站当中占有十分巨大的使用比重。在实际应用自动化系统的过程中,积极加强自动化体系的创新发展则显得至关重要。文章中,笔者将对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内容展开介绍。希望通过本文,能为相关从业人员带来参考价值。
关键词:电力行业;配电;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0引言
电力作为重要的基础能源之一,关系到各行各业的正常发展。因此我国电力相关从业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技术能力,并通过对电力系统的创新,有效提高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效果。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使我国电力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机遇。为此,文章中笔者将针对现阶段我国电力配电设施的自动化技术内容展开分析,并就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1配调中心层的自动化技术
配调中心的自动化技术是否应用得当,对我国配电自动化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通常情况下,配调中心是使用高速的以太网双机作为其配置,并且相互之间可以起到备用的作用。网络构成的配电网自动化调度中心,可以共享相同的数据库,从而实现自动化功能与服务器的连接。在系统硬件设备方面,均使用国际工业的相关标准进行组合。在操作系统上可选择window系统来进行网络操作。同时,自动化的软件也支持数据库软件、通信软件、人机交互软件以及分布式配电监控等平台软件。应用软件将配电网的数据库作为基础,可以运行不同的软件类型,从而实现多种自动化的功能。在进行数据集成后,其数据的共享效率也更高,可以更好的提升配电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管理系统、变电站及馈线的自动化技术
为了确保用户能够得到稳定的供电,满足用电需求,配电公司在其自动化的管理系统、变电站以及馈线方面进行系统优化则显得至关重要。自动化的系统不仅需要能够对供电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系统故障进行恢复和隔离,还应当具有良好的装置控制能力,能够在必要时刻对其进行开关操作,从而减少用户在用电过程中出现停电的问题。配电管理系统在其运行的过程中,是通过计算机和通信等相关技术进行实际管理的。配电系统通过对供电设备进行监控,确保供电的稳定性得到根本的保证。一旦发现供电出现不稳定和故障现象,管理系统和馈线能够第一时间将故障的信息类型和故障情况进行反馈,从而使相关维修人员能够了解到故障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并着手处理。配电自动化系统当中的中枢神经,起到管理控制和监控的作用,在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当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其功能主要有数据的采集和监控,简称为SCADA。这个系统可以实现工作人员对变电站及供电系统进行远程遥控、遥测、遥信、遥调等。现阶段我国电力供应企业在对SCADA系统的使用十分频繁,它对于电力配电自动化管理有着重要作用。
3配电网安全防护体系的自动化技术
在电力系统当中,其配电的系统可大致分为三个类型。一是实时系统,对供电系统的运行稳定性进行实时监测。二是生产管理系统。三则是电力信息系统。这三类系统按照安全等级进行排名分别是实时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和电力信息系统。电力二次系统可以根据配电的实际特点进行数据流程、运行状态、程度的检测,并按照相应的安全要求来进行安全区域的调整。不同类型的安全区域对于配电设备的安全防护也各不相同,其实现不同的防护水平、安全等级和隔离强度,对于配电设备的安全性都极为重要。电力配电系统隔离目标可以确保系统本身不会遭到破坏,监控系统能够抵御外来病毒、黑客以及其他恶意代码的破坏,对于杜绝电力系统故障、供电中断以及系统瘫痪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控制操作系统及电能质量监测的自动化技术
控制操作系统能够对出现事故的区间进行自动化的隔离,从而实现变电站的遥控管理,使变电站的运行安全性和工作人员安全性得到极大的保证。站外馈线在符合开关条件的情况下,其故障电流的容量会变小,配电自动化系统在使用前,出线开关的控制权归属于自动化调度系统,在准确找出隔离事故区间的位置并对其问题进行分析后,则线路出现的开关控制权会开放给配电自动化管理系统。电网运行的安全性是相关从业人员应当首要考虑的问题,在配电自动化控制操作系统发出检查信号后,控制指令会发送给调度自动化系统,而系统会根据自身运行的情况进行数据的分析,并发送给现场的设备。配电自动化系统在收到相应数据后,会在此发送指令,并对调度自动化系统进行二次检查,从而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得到根本保证。
电能质量监测系统能够对配电站的供电设备进行自动化的管理,对正常工作过程中的电流、电压等进行控制,而一旦电流电压出现频率偏差,电能的质量肯定会受到影响。这时电能质量监测自动化系统便发挥了自身的作用。从根本上来说,电能的质量与其他实物物品的质量有着一定的区别,电能质量不可能完全取决于电力生产企业的实际能力,很可能会遭受到外来影响的破坏。另一方面,供电地点和供电时刻的不同,其电能的质量也会各不相同。电能质量的特点体现出了涉及面广的特点。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电能质量检测系统必须具有高效的精准的动态监测能力,并能够在同一时间捕捉到较多的干扰波形。只有这样,才能方便相关工作人员更好的了解电能供应的质量情况。
5电力自动化技术及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
配电自动化技术的普及,各地区变电站在日常供电也趋于稳定。但在此基础上,相关从业人员应当不断加强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发展,使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功能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图一)
第一,向着综合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实现电力自动化配电系统的综合化和集成化,需要对SCADA系统以及GIS系统进行一体化的处理,确保这两个系统能够在同样的功能、界面和信息上进行融合。从根本上来说,SCADA系统所包含的网络结构与GIS系统存在一定的区别,这边需要SCADA系统将GIS系统当中所运行的数据进行提取,并进一步进行数据的整合分析。在此过程中,SCADA系统需要具有自动获取数据的技术能力,并根据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第二,发展用户电力技术。用户电力技术有着较高的综合性特点,其维护和日常运营成本也相对较高。用户在使用电力技术的过程中,其FACTS技术也在配电系统当中进行作用。现阶段,DFACTS装置系统主要可分为四大类,分别是源滤波器、配电系统静止无功补偿器、动态电压恢复器以及固态断路器。
第三,载波通信技术。载波通信技术得到大力发展,可以确保相关从业人员更好的进行远程控制,使电力配电的系统获得更加良好的运行环境和条件。此外,用户可以通过载波通信技术实现远程读表、电价咨询以及电力线上网等功能。
6结束语
综上所述,配电自动化技术对于提高供电稳定性有着重要作用。相关从业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技术能力,不断积累和提高自动化技术的运用经验,并按照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学习研究。为我国电力事业的良好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兵,杨洋.浅析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2).
[2]张韬,田斌,宗志刚,于源,杨刚,苗竹,阿斯楞.配电自动化规划研究及工程实践[J].中国电力.2017(09).
[3]姚杰.配电自动化工程实施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低碳世界.2017(33).
论文作者:郭锋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
标签: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论文; 电能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质量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