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信友监理咨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1 地下通信工程面临的主要威胁
地下通信工程的防护工作可以与国家的安全联系在一起。当前国际局面整体较为稳定,各个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增多,增加了许多隐性的竞争形式。信息技术的到来为国家各个方面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软件支持。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其积极影响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军队,并打造出了各种新型的作战武器等,大大提高了其国家自身的军事作战能力,也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保障国家安全提供助力。而对于我国而言,地下通信工程的发展很容易受到相关威胁,包括环境威胁、技术威胁等。由于地下通信工程关系到国家层面的通信安全,因此,若其不能认识到自身的重要作用,并忽视相关威胁要素,将会直接导致国家通信安全和其他层面的安全受到影响。
2 地下通信工程电缆、光缆的雷击防护措施
2.1 合理使用金属凯装或穿铁管的雷击保护装置
在同轴电缆中,我们可以将其内部的导体统称为芯线,芯线的材料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内外导体上,内外导体的材料分别为铜线和铜管、网。内外导体之间需要做好绝缘处理,一般使用聚乙烯、塑料等绝缘介质实现隔绝。同时要做好对电缆外侧的保护,利用塑料和橡胶制作电缆外层的保护材料,还可以对其进增强保护,在其外覆盖金属凯装保护套,可大大提高其机械强度,并实现有效的屏蔽。在同轴电缆雷击防护措施中,对于同轴但没有进行凯装的电缆,在对其进行雷击防护时,一般使用铁管材料。对于地下通信工程中的雷电相对活跃区和具有较高电阻率的土壤处,铁管材料都能发挥较大的的雷击防护效益。
2.2 合理布设地下屏蔽排流线
对于地下缆线的雷击防护而言,对其进行保护的一个主要措施是改变排流线的形式,一般使用地埋电缆替代架空电力电缆。在埋设地下电缆的过程中,要留置出其和线缆上方的合理距离,并在合理位置将一根或两根导线敷设好,并尽可能接近地表表面来设置排流线。对于工程是否需要使用排流线进行雷击防护,需要对土壤的电阻率进行测试,以100Ω·m为界限,若不大于100Ω·m,则不需要布设低下屏蔽线;若大于100Ω·m且小于1000Ω·m,则需要设置排流线, 一根即可满足防雷保护要求;而当土壤电阻率在1000~3000Ω·m的范围内时,则更需要布设屏蔽线,且需要设置的根数为两根,此时也可以采用电缆金属外凯装线实现防雷保护;若土壤电阻率过大,已经超过3000Ω·m,此时就需要在铁管内敷设屏蔽线。如果布设排流线时需要沿着电缆敷设,则此时需要合理的选用电缆的连接方式,一种是排流线与电缆不相连,一种是与电缆相连。根据实际经验可知,若电缆的整体屏蔽效果较好,能够很好地实现金属箔屏蔽或防水屏蔽,则此时可以选用不相连的方式。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在布设电缆和屏蔽线时,可以选择将两根圆钢,且直径为 8mm,将其敷设在电缆上方合适的距离处,一般为 0.4~0.6m的距离范围。此时,可以既不接地也不与电缆相连,但也能很好地实现防雷保护。
2.3 合理设置消弧线
在地下通信工程中,可能存在地下电缆受阻的情况,包括受到高塔、电杆等的阻碍,地下电缆的电流不能很好的传递和消解,若出现雷击,高物会将雷电电流引入地表,进而引发电弧击穿现象,很容易出现重大雷击事故。此时,可以在受阻处合理的设置消弧线,这一措施的原理在于消弧线能够将电缆产生放电的电弧加以有效的消除。在设置消弧线后,高物引来的雷击电流会通过消弧线进行消解,能够使电位差处于安全范围,是对电缆的一种有效保护措施。在设置消弧线的过程中,安装人员应该把控好消弧距离和消弧线接地电阻。下图1 中清晰的展示了消弧线的设置流程和示意图。要想得到较好的雷击防护效果,要确定好需要处理和设置消弧线的高物位置,要采用两根 7.22mm 钢绞线,并使用这两根钢绞线完成对高物的围揽,一般要设置在高物与电缆之间,且要围成半圆弧状。在设置钢绞线时,要使其中一根保持与电缆相同的埋深,另一根的埋深则要保持在电缆埋深的一半位置。并在接地装置上对钢绞线进行焊接,确保两根钢绞线的两端都焊接完整。要在合适的位置放置接地装置,一般要在电缆的一侧进行放置,并控制好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一般为5Ω,并可根据土壤电阻率的大小适当的进行调整,但最高不能超过20Ω。若在实际的地下通信工程的雷击防护过程中,遇到了过大的土壤电阻率,且电缆距与孤树等高物较近,小于5m,则需要进一步强化雷击保护,此时单纯的消弧线防护已经不能满足防雷要求,需要同时使用其他措施,常用的为将高物拆除,还可以对电缆进行迁移等。
3 地下通信工程防护伪装的有效策略
3.1明确建设目标
地下通信工程在建设之前就应该认识到可能存的威胁因素,并以此明确建设目标。对于建设人员而言,其应该做到实用性和超前性并重,确保建设出来的地下通信工程具有更高的便捷度和实效性。超前性强调的是要对地下通信工程进行创新设计,使地下通信工程具有更多的传输功能。在建设地下通信工程时,需要关注地下通信工程的伪装防护和通信手段之间的关系,现代化的地下通信工程应该体现出通信手段对伪装防护的决定性作用,这样能够使地下通信系统更加多样化。
3.2明确伪装防护工程的建设重点
在建设地下通信工程的过程中,伪装防护工作是一个关键项目,要明确伪装防护工程的建设重点,并重视主体伪装工程的作用,使其更加突出。地下通信工程的建设人员需要对整个工程的暴露情况进行了解,并进行实际的伪装防护工程的改造。现代化的作战形式更加重视信息化作战和通信作战,双方会极力损毁对方的通信系统,因此,在建设伪装防护工程的过程中,要提升工程的电磁防护能力,对电磁防护装置进行有效的屏蔽,以有效的防治出现电子毁伤。
3.3实现建设标准与实际情况的融合
在地下通信工程的防护伪装工程中,要重视整体防御,在改造地下通信工程的过程中,要基于相关的工程实践,将有用的经验借鉴到自己的工程建设之中。地下通信工程的建设需要强化地下伪装防护工程,要积极引进先进的伪装防护技术,并做好对地下工程相关防护能力的侦查,包括电磁防护能力和入口防侦查能力等。信息化时代下的地下通信工程应该更加重视研发高科技武器和相应的装备,要借鉴先进国家的地下通信工程的防护伪装经验,提升自身对地下通信工程的伪装防护的建设能力。
4 结语:
地下通信工程的防护工作的重点在于做好信息保护,控制好一切可能威胁信息安全的要素。特别是要加强对地下通信工程的雷击保护,降低地下通信工程的环境威胁。且在对地下通信工程进行防护时,需要防护人员明确建设目标和建设重点,并以此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护工作。
参考文献:
[1]于海军.地下通信管廊在企事业单位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7(20)
[2]向忠刚.地下通信光缆线路工程项目的监理方法[J].通讯世界,2017(08)
[3]周庆鑫.地下通信工程防护策略探讨[J].通讯世界,2015(06)
论文作者:赵甫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尚品》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通信工程论文; 地下论文; 防护论文; 电缆论文; 弧线论文; 电阻率论文; 工程论文; 《科技尚品》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