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 211102
摘 要:我们要彻底改变观念,充分发挥两“主”作用,在诗歌鉴赏中尊重古诗词的文体特征,融通古今的教学方法,进行以写带赏的创作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一定能使语文核心素养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古诗词 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从四个维度表述为:语言建构与运用(语言建构与积累,语言交流与沟通,语言梳理与整合),思维发展与提升(发展形象思维,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审美鉴赏与创造(增进对祖国语文的美感体验,鉴赏文学作品,美的表达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传承中华文化,理解多样文化,关注参与当代文化)。从上述表述中不难发现,语文学科教学的中心任务就是围绕“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展开,其着眼点在于切实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美好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当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很好地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中心任务。
一、高中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近年来,虽然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如火如荼,但由于传统教法的根深蒂固,古诗词教学现“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景象。
笔者对当地的几所高中诗歌教学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1.目标功利,审美衰竭,以教代学。
2.权威解读,理性解析,以一元代替多元。
3.误用媒体,活动缺失,以物替人。
究其原因,一是百年语文,“人”的意识淡薄;二是时代环境,功利之风盛行;三是文化趋俗,生存场景改变。
笔者认为,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推进中,在异常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现代教学手段下,参与教和学的师生双方只有更新意识,才能让新课程摆脱花哨的表象,回归教育的本真并将其进行到底。由单纯的知传授向知识探究转变,由重教师“教”(教什么和怎样教)向重学生“学”(学什么和怎样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采撷教学交流中生成的华彩,为教学创造生动鲜活的资源。
二、基于核心素养培育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前提
1.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高中语文所选的古代诗词语言凝练蕴藉,解读难度大,若没有教师的全局掌控,重点难点梳理,关键处、含蓄处点拨,学生自主研习古诗词必将是入得宝山空手而归的结果。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要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要平等自由,唤醒人情体验。要摆脱古诗词教学中的霸权解读、理性解析、程式推进的困局,必须让学生回归“真实的人”的存在。只有让教师挣脱“知者”、“能者”、“长者”、“导师”等冰冷的强势角色,回归有血有肉的人存在,才能与学生和文本之间构建一种平等交流与多元对话的复杂关系,以双方的自由投入、平等互动实现文本解读,构成有效的教学活动进程及知识的传承和创新。
(2)要扬长避短,追求教学个性。古诗词本就堪称艺术,古诗词课堂教学同样也应是一门艺术,机械的训练是无法深入解读古诗词的。教师要真正感受、体验和享受到自己作为教学主体的生命担当和幸福所在,就必须在教学中彰显自己的教学个性,走出各种物欲之障,在自我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创造,创造自己的教学生活,让自己成为更具有自主性的人。
(3)要运用诗性语言,寻求新的表达。古典诗词具有优雅的意境和美妙的节奏,是诗人心中的感动与梦想,寥寥数语要表达的情怀溢满字里行间,营造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诗词中的语言不同于口常化语言,它是反功利性、反世俗化的。教师必须拨开琐屑的生活世界坚硬的物质外壳,拆散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庸俗化、惯常化联系,在语词的密林里找寻到诗意的表达,让语言呈显鲜活的、生动的、澄明的、血肉丰满的本真生命样态,让学生在教师的诗意引领下心中满溢诗情的芬芳。
2.要强化学生主体作用的激发。
新课改的实施最终落脚点是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每个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然而,在我们的古诗词教学课堂上,教师融入深切的情感以生动的语言将古诗词的意境描摹出来,可是,有的学生却一脸漠然;听着课堂上同学或名家声情并茂的诗词朗诵,有的学生却嬉笑玩闹;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简练语言里面的无穷之意,感受古诗词形象中无限美感和情意,有的学生却始终视其为不合时宜的“老夫子”,没有丝毫情绪的共鸣。究其原因,还在于没有培养出当下大多数高中学生与诗文同喜悲的思想情怀和审美意趣,即缺乏一颗鉴赏和感受古诗美的“诗心”。进入高中阶段后,学习内谷庞杂,高考压力很大,很难让那些时时处于应试焦虑中的学生为了分值很低的古诗鉴赏花费太多的心力静心对诗词本身的意境及诗情进行审美欣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古诗词所绘之景、所抒之情、所传之志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体验有较大距离,学生用现今的价值观去审视古人的悲喜忧乐,对诗中之境之情缺乏认同感,甚至认为有些诗情是矫揉造作或者无病呻吟。所以培养当下学生的“诗心”是发挥学生古诗词课堂主体作用的关键,也是让古诗词课堂教学策略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更是提升学生生活品质、生命境界的重要途径。
三、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策略
1.在诗歌鉴赏中要尊重古诗词的文体特征。
中国古代诗词具有语言凝练、语义跳跃、表达巧妙、内容含蓄等特点。要鉴赏一首诗,第一步就是要读懂识透诗意。由于时代发展,语言流变,有些语言脱落了,有些语言滋长了,有些名存义变。如果不追根溯源,而是一概以今解古,那么对诗词的理解势必不是曲解就是“隔”了层的。如教学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时,鉴赏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中选取特征性的景物,以名词意合的张力在模棱两可的语词语法中使读者获得一种自由的观感。要让学生感受画面清幽宁静、意境凄冷萧瑟,设计活动让学生结合意境扩充诗句将颔联变成六言或七言诗句,学生议论纷纷探讨之下定为“鸡声茅店残月,人际板桥寒霜”、“鸡声茅店惊残月,人际板桥渡寒霜”,在语词完善中感受画面的声、色、光、温度等具体形象,感受诗人旅途辛劳的孤独之心。
2.要融通古今的教学方法。
(1)要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孟子“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之说告诉我们: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阅读诗文的时候只有把握诗歌整体,联系诗人生活,顾及作者所处的社会状况,在大语境中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客观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诗词的主旨。孟子的这一解诗原则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解诗的祖传法宝,为历代文学批评家所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必须在学生心中确立这一意识,并引导其运用这一方法,使学生找到深入作品把握主旨的捷径,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2)要以世知人,明时代气息。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境遇,其文化语境是不尽相同的,故一代有一代之文学,那代的诗词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都会呈现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息。
(3)要以人论诗,看人生际遇。诗歌是呼唤生命。在解读古诗词时,如果能借助作者生平、写作时具体情况,那么把握诗词的思想情感就容易多了。教师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必须在结合时代背景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研读与作品有关的作者的出生、教养、经历、人生态度、政治倾向和审美趣味等等。尤其咏物诗分析时,围绕诗歌标题读清全诗,明白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特性之后,必须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不了解白居易由“十年之间,三登科第,名入众耳,迹升清贵”的一帆风顺一下子被贬为江州司马的遭遇,就难以真正体会《琵琶行》中他遇到流落江湖的长安名伎时“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喟。
(4)要追寻文化场景与文学母题。所谓的文化场景,大而言之是指诗歌发生的社会背景,小而言之,是指诗歌描述的场面。岁月荏苒,古诗词中所描绘的文化场景在现代生活中基本上已经消失殆尽。那么如何追寻文化场景?
①要在阅读中积累。对古诗文中一些常见的文化场景类型要掌握,如贬谪文化、仕宦沉浮,贬谪士子诗文中常显去国怀乡身陷异地的悲苦、才学难以施展的苦闷和洁身自好的操守,从屈原的《离骚》到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到苏轼的黄州诗文等,教师在诗词鉴赏中要引导学生对其中的“迁客骚人”之情作梳理。此外古诗文场景还有边塞生活、目眺思亲、文人登高、名土悲秋、时人怀古、雅士聚会等,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归纳。
②多媒体引入。教学中教师要以强烈的母语课程资源意识主动建构与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借助媒体手段在教学设备许可的情况下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古典诗词审美现场,给鉴赏一个可供延展的参照和对应物。
③生活中体验。古典诗词基本上是农业经济的产物,很多场景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消失了,但是在农村还多少保留着,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四季农庄游,不是去嬉笑吃喝一番,而是让身心去亲近自然,去见识斑斓的生命变幻,去凭吊远去的乡村生活。在传统节日中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特色民风民俗活动,如元宵灯会、寒食冷食、清明祭扫端午赛舟、重阳登高、冬至聚餐等,让功利而匆忙的现代人在生活中有那么一两刻亲近古人的生存状态,唤归古典情怀、启动古诗词鉴赏的心理机制。
3.要进行以写带赏的创作。
古诗词教学中经常抱怨学生学习古诗词情绪不高、兴趣不浓、理解不深、能力不强,如果教学时候尝试改变机槭、死板、被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尝试读写互动,通过创作实践对古诗词的韵律、语言、技巧等有进一步的领悟体验,在亲身实践中更深层地体味古人遣词造句的妙处,理解作品的内涵要旨,更全面客观地体味作者的情感,深入感受古诗词特有的美感,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以写带赏中的“写”不是单一的仿写,而是能将单纯的阅读行为转化为创造性行为的灵活多样的形式。可以作仿写,仿诗、仿词、仿对子、仿整句等;也可以作改写、扩写诗词或写情境片断等。此外还有补注、评注,让学生对古诗词中自己感兴趣的字句圈点评注,或对古诗词中极具表现力的字句在自己阅读领悟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对其鉴赏作补充说明。甚至还可以让学生写写古诗词的读后感,可以是对诗词思想情感的心灵感悟,也可以是对作者风格特色的点评;还可以巧妙沟通文体教学,进行散文化诗歌教学,将古诗词的精彩片段改写成或写景或叙事的散文片段,将诗歌凝练含蓄而跳跃性强的语言以散文的形式化开,就像茶叶舒展于开水中使其色、香、味显现出来,更易学生品味。
四、结束语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初衷是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并且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经过教师和学生共同的长期努力。古诗词是一种人文内涵深厚的文化积累,形式上的学会和实质上的学有着天壤之别。我们在教学中应尊重古诗词文体特征、融通古今教学之法、进行以读带写的创作实践,这样就能将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整合起来,使我们的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的素养扎扎实实地在课堂教学的沃土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论文作者:戎仁堂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6月总第27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古诗词论文; 学生论文; 语言论文; 教师论文; 诗词论文; 文化论文; 素养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6月总第27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