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阅“快乐”论文_金华容

“悦”读阅“快乐”论文_金华容

金华容 浙江省平阳县青街畲族乡中心幼儿园 325405

【摘要】随着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教师对幼儿的学习特点有了更深的认识。除了一日的常规活动以外,幼儿的区域活动也得到了重视。幼儿园中区域活动大多以“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来组织和安排的,给幼儿提供有意义的学习游戏和自身发展的活动。《指南》中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而不是片面地追求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发展”。区域活动也是如此,要让幼儿对每个区域做到“雨露均沾”才能从各个方面得到均衡地发展和学习。

【关键词】阅读区域;问题;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076-02

幼儿园的中区域设置在有建构区、美工区、科学区、表演区和阅读区等。实践中我们往往会看到孩子们对区域活动是很感兴趣的,就在这区域活动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合作者从中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好的引导和合作会是孩子们从中受益到很多很多。但是活动区域丰富多样,也会有个别区域常常遇到冷门状态,忽然间的让孩子对它失去了兴趣。在我的实践中最为明显的是“阅读区域”常常被忽略,常常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更好的组织和指导阅读区域活动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尝试用一些合适、有用的方法让阅读区域“活”起来。

一、存在问题和不足现象

幼儿园班级中阅读区域的环境布置都是比较简单的,缺少一些氛围的营造。好的阅读环境应该要有一个安静、敞亮,还要带有阅读氛围的场所。而我们幼儿园的阅读区域往往是单一环境和单一的幼儿图书,不仅仅是孩子们对其失去了兴趣,更是让老师也会忽略这个区域。

阅读区域投放的材料种类较少,除了图书和放置书本的柜子和书架,没有其他趣味性以及能够吸引孩子的环境设置,这样的布置并无很大的吸引力。总是不能引起孩子们的长期光顾。从这一点我们能看出阅读区域的氛围也是很重要的。《纲要》中指出“环境的教育资源是重要的,应通过环境的设置和运用,来促进幼儿的发展”。而乔姆斯基也认为“环境可以产生激发效应以及塑造效应”。孩子能对阅读产生兴趣,一个好的环境是至关重要。

阅读区大多是开展单纯的静态读书、看书状态,久而久之,孩子们的兴趣流失,便不再关顾阅读区了。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应该起到自身职责的作用。实践中,孩子们的活动是需要老师的指导的。但是因为教师很少引导幼儿进行阅读,即使有也是对幼儿阅读常规教育的指导,大多也是简单的。教师很少关注幼儿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等,只是常常会告诉孩子们图书要爱护、阅读时要保持安静等等。因此这样的情况往往会让孩子对阅读区域失去兴趣。也就是说:老师都不去的区域,孩子们怎么会有兴趣呢?

二、实践中实施适宜的策略,解决存在问题。

为了能让孩子们在阅读区中发展语言能力、产生对阅读兴趣,我们应该实施一些好的策略。好的环境的布置也会对幼儿阅读爱好、能力和阅读持续的时间产生影响,因此,在布置阅读区环境时,需要把握住适宜的环境和教师的指导。

1.优化阅读环境,丰富阅读形式。

温馨美观的、基础的环境布置对于阅读区应该是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图书展示的适宜方式要保持视觉的美感。阅读区里,图书要充足,要生动有趣的,要选择幼儿喜爱的图书作为幼儿的阅读材料,除此之外也要注重图书形式和题材的筛选等,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还有图书的供给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不仅要对题材的筛选,还要分一分年龄段的投放分类以及更新。我们再实践中经常有这样的问题,长期不更换图书、内容单一、无新意,不够贴近幼儿生活等情况。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多种的阅读材料。其次图书既可以由教师提供,也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一次实践过程中,对于大班的孩子我们结合美工区,让孩子们自己画出心中的故事,可以让幼儿用剪贴、绘画等形式来构思自己心中的情节,做成自制小故事书,投入阅读区域,不仅丰富了区域环境,更是激发孩子们说出自己故事的欲望,让幼儿充分体验自制图书的乐趣。这方法不仅让孩子们对于阅读区域增加了还推进了阅读区域的火热,孩子们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阅读区除了开展单纯的静态读书外,还可延伸拓读区的活动,一般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如幼儿绘本、图书推荐等展示板块;让幼儿与幼儿或者老师之间有一定的互动。如“图书医院”的修补区,对破损图书,可以提供一些工具让幼儿进行修补图书。还可提供预设的学习材料,如提供各类拼图,让幼儿拼一拼、说一说故事等等,使幼儿在操作中积累相关的阅读经验。

儿童天生喜欢探索,富有想象。在他们看到每一件物品都有特殊的意义,他们能够用物品创造出各样的东西。教师应该允许他们将阅读区域与美劳区和角色区结合,如用角色区的角色扮演来参与阅读,表演故事等。或者教师可以在阅读区域中设置一个故事小舞台,让孩子们把自己故事表演出来,即是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优越感,也能在环创中发挥孩子的想象。

良好的阅读环境创设,是我们老师应该对阅读区的如何安排、如何开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才能发挥阅读区真正的作用。教师在布置阅读区的环境时,要让环境在活动中发挥教育作用,让幼儿可以自主的自由互动,满足幼儿阅读和发展的需要。

2.教师的观察和指导起到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我们应把班级里的所有区域看做一个整体,从整体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分析。从阅读区活动与其他区域活动之间的关系、阅读区活动中材料的投放以及幼儿间的行为进行观察。要将阅读区域活动中观察到的幼儿行为以及区域活动呈现出来的整体效应作为一个重要观察点,方便我们知道幼儿在活动中做了什么、他是怎么做以及他做得怎样等的信息,进一步的去了解这些信息,让教师和孩子在活动后有个谈话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语言的表达和自主意识的发表,更是促进区域活动的不断深化和组织。

相关文章中指出“幼儿在活动中,我们教师应注意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点、自觉性及阅读能力等,在把握幼儿在已有基础上适时参与幼儿活动。教师通过与幼儿共同的问题,促进其经验的提升。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关注个体差异,对个别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等”。另外,教师应鼓励不同学习风格的出现。例如,有些幼儿是通过与教师的交往实现自身发展,还有的则是通过自主探索或同伴交往的方式。教师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应采用各种方式,促进每位幼儿的发展。

3.教师对幼儿的阅读活动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评价,增强兴趣。

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都知道幼儿的每个活动结束后,教师都要适当的对活动进行评价和给予孩子们肯定,提高活动的效应。对于为什么要评价,其目的是让孩子们得到发展,帮助幼儿整理自己不成形的经验,并分享成功的喜悦。如孩子们每次进入阅读区域活动,教师应密切观察,抓住恰当的点或者幼儿活动中的突破点以幼儿为主体进行评价,评价的方式要层层递进,不一样性格的孩子应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可让孩子们去发现他人的优点,并对自己的表现进行简单的评论。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孩子们语言表达,也达到了,幼儿之间评价的效果。

教师要把区域活动等同于自由活动这个思想要打消。实践中,教师常常会借此机放松自己,让幼儿随意玩。教师没有参与、指导,区域活动完全成了一种无目的、无计划的消磨时光活动;自然而然的孩子们对本就无兴趣的区域失去了最后的一点欲望。有些老师在阅读活动中常常扮演讲故事的人,只是教师再讲,孩子们在听,但是这种行为不能深入的发展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更应该让孩子们去讲,去说。《纲要》中指出“教师作为合作者、引导者,应该给孩子提供更大的个性发展空间,也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育素质要求”。

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幼儿园、教师以及家长的共同努力及,在幼儿园中,教师更应创设好的环境及适宜的指导,才能促进孩子们在阅读区域的成长。相关文章表面“阅读区的活动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意义深远,阅读区的组织实施也是至关重要”。教师们对于这块的问题用心去解决,去观察,相信阅读区域不再是一个冷门的区角,相信孩子们在阅读区域会“悦”读阅“快乐”。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

[2]佚名.幼儿教育[J].2018,06

[3]《科学导报》[J].2015.1

[4]王梦君.幼儿园区域活动组织指导策略[M].

论文作者:金华容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悦”读阅“快乐”论文_金华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