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定制营销看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什么是大规模定制营销
大规模定制营销是指企业大力提高能满足每个顾客不同需求的生产能力的一种营销管理方式。这种方式,把市场上每个顾客都看成是不同的目标市场,并为每个目标市场分别提供它所需要的产品。
大规模定制营销似乎是一种相互矛盾的思维,其实,它是无差别营销和定制营销的结合物。大家知道,在早期的市场上,许多个体手工业者是为个别顾客定制产品:裁缝为每位顾客缝制服装、鞋匠为每个顾客定制不同的鞋。那时,由于生产能力受限制,信息技术极端落后,他们只能根据定单生产,而不能为市场大量提供标准化产品。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许多生产者只顾满足市场上供不应求的需要,而忽视了顾客需求的差异性,通常采用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大力向市场提供一种标准化产品。如早期的可口可乐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产品就是这样。现在不同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定制营销又卷土重来。但它已不是早期的个体定制营销,而是大规模的定制营销。目前,日本、美国的一些汽车生产厂家正在或正准备用这种大规模定制营销思维来管理企业的生产。
大规模定制营销的优越性
大规模定制营销之所以被一些企业所接受,是因为它具有过去的定制营销和无差异营销所不具备的优越性,无论对企业还是对顾客都能带来巨大的利益。首先它是一种定制营销,能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定单。其次,它是大规模定制,又具备无差异营销大量生产而成本低的好处。在大规模定制条件下,企业与顾客的联系更加紧密,不仅防止了大量标准化生产因不适销对路而造成产品积压库存,而且也有利于缩短流通环节、减少流通费用。
为什么大规模定制营销受欢迎
作为一种新的营销管理方式,大规模定制营销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具有客观的必然性。
第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不断地向多样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这是大规模定制营销产生的根本原因。现在,许多人已把追求个性差异化看作是购买商品的首要条件,这就要求企业在营销思想上作出最大的适应性。正因为如此,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才推出了“萨顿计划”。按照这个计划。美国购买汽车的顾客将能走进该公司的经销商店,坐在计算机终端前,选择汽车的发动机、式样、颜色,以及座位设备等,顾客的订单将会立即送往汽车制造厂按要求进行生产。
第二,现代通讯技术的巨大发展为大规模定制营销提供了可能性。由于通讯技术的发展,生产者的市场范围大大扩展,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联系更加密切,这为大规模定制创造了条件。在日本,一些服装生产商专门为各地的顾客定制服装,其做法是在生产商设在各地的经销商店里,用电子镜逼真地反映出顾客穿上各种不同颜色、不同风格、不同面料的服装的各种形象,在顾客找到满意的服装后,便立即由电脑将这些信息输送到工厂并按要求进行裁剪缝制。
第三,由于顾客需求变化越来越快,产品的寿命周期越来越短,这就要求企业采用大规模定制营销,使产品和顾客需要最大程度地达到吻合,以避免因产品过时而滞销。在日本,电子行业平均每30分钟就有一个新产品出现。在瑞士,钟表行业每20天就有一个新产品出现,这就要求企业的生产线能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日本的“灵活生产体系”就是这一要求的产物。所谓灵活生产体系,就是根据顾客的需要,在同一条生产线上能生产多品种、多型号的产品。它能在极短时间内生产出符合顾客需要的产品,从而避免了因顾客需要变化快而导致生产线变更的巨大费用。
大规模定制营销正在西方兴起
自大规模定制营销思想形成以来,已经显示出它的巨大吸引力。目前,西方国家的汽车工业、电子工业以及服装工业已有很多企业采用,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从80年代中期起就已采用这一营销管理方式,其生产效率由1984年的75%提高到1992年95%。日产汽车公司也于1989年开始采用这一营销管理方式,他们提出的口号是“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任何顾客提供任何数量、任何型号的日产汽车”,简称“五任何战略”。日本东芝公司1985年提出“按顾客需要生产系列产品”的口号,在1991年该公司的355亿美元产品销售中,几乎都是在这种营销思想指导下生产出来的。该公司总裁佐滕文雄要求下属的20多家工厂对国际市场作出更加迅速的反应。他说:“客户需要选择,我们必须生产出批量小、式样多的产品,而不是大批量生产某种或几种产品。因此,我每到一个工厂总是告诉人们‘小批量、大规模’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