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课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李德胜

浅谈小学科学课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李德胜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鲍峡镇花园小学 442500

“创新”,一个多么熟悉的字眼,现在教学中都在大力提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是实际上又有多少学校、教师能在学生“创新”方面真正做好呢?这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话题。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据我所知,小学生对科学课是非常感兴趣的,只要一上科学课,他们就大声欢呼,可见科学课的重要性。所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作为一线的科学老师,上好科学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无疑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最好途径。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因此科学课必须让全体学生参与以探究为目的的研究性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自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那么如何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兴奋、活跃、稳定、持久的状态中参与教学,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本人认为应该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创造有力的探究条件,正确引导和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

每一位教学科学课的老师都应有这个认识,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已不仅仅是教科书中的知识,更是学生生活周围广阔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此科学课教学要充分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教育资源,将学生的探究活动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

对学生而言,探究的方法是很重要的。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各种不同的探究方法,比如在观察中探究、在实验中探究、在思考中探究、在合作中探究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探究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行为,要教育学生持之以恒。学生在探究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与困难,这时教师应进行适时的引导,主动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学生遇难而退。同时教师还可将有关的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由支配,使学生有所发现,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科学活动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科学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心。好奇是孩子明显的心理特点,他们对周围任何事物都充满求知的渴望,并善于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科学老师应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给予理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并鼓励孩子们多思考、多提问题,有意识地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学生的一些超现实或异想天开的想法或问题要给予肯定和赞赏,最大限度地使学生获得满足感、树立自信心,在兴趣的形成过程中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而成为创新的动力。

三、在学生的科学活动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相互合作,彼此分享

科学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学氛围和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营造一个生动、活泼、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一堂自由、民主的科学课可以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使他们在课堂上独立地思考、想象、选择,做出决定。课堂上应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有机会进行一系列的创新活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也是情感的交流。当我们在互动过程中达到“相互信任,彼此尊重,融洽相处”时,学生成了真正的学习主人,才能敢想、敢说、勇于创新。

四、让学生亲身探究,获得知识

要让学生通过亲身探究,从中获得知识。对自然界的有些现象,学生只有经过亲身探究才能产生认识,才能提出新解释、新假设、新概念,才能做出超越前人的举措。亲身探究不仅能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通过亲身探究,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以及创造力也得到了最有效的培养。

总之,教师在上科学课时要精心组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师的引导和激发下,学生通过亲身探究,他们的创造力才会被激发,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动性;教师才能进一步发挥课堂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让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摇篮。

论文作者:李德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6月总第3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科学课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_李德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