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冲压模具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论文_吴虹坪

汽车冲压模具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论文_吴虹坪

天津市琪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天津 301700

摘要:近年来,汽车冲压模具行业现状及发展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汽车零件冲压模具技术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汽车冲压模具调试现存问题,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就汽车车身的冲压工艺以及模具关键技术应用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汽车;冲压模具;现状;前景

1前言

作为一项实际要求较高的实践性工作,汽车冲压模具行业的特殊性不言而喻。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汽车冲压模具行业现状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该项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2汽车零件冲压模具的技术概述

2.1模具CAD/CAM/CAE技术

冲压模具CAD/CAM技术能够缩短模具的制造周期,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费用,逐渐的提高产品的质量,越来越多的得到应用。在我国进行“八五”“九五”期间,有很多企业逐渐的普及了计算机进行绘图的技术,数控加工的使用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使得CAD/CAM技术被广泛的使用。到了“十五”之后,汽车模具的生产企业越来越多的开始使用CAD/CAM技术。当今,我国很多的企业中逐渐实现了三维CAD,更多的企业也开始由二维向三维过渡着,总图生产代替着零件图生产。

对于冲压成形的CAE软件技术,除了需要引进软件之外,一些研究机构逐渐的研发出了具有较高水平的技术软件,在汽车的生产应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应。国内的很多汽车冲压模具的生产企业之中,成功的应用了CAE技术,通过实践的锻炼,逐渐具备了分析高级轿车的能力,需要根据汽车厂的要求,将产品数模分析和冲压工艺的分析同时进行。

2.2模具生产和管理技术

随着我国CAD/CAM技术的进步,国内的汽车冲压模具的生产不断的进行着创新进步,尤其是在设计和分析的环节上不断的进步。在加工过程中,随着近几年的数控机床的数量不断增多,高速加工机床的应用越来越多,机床使用的速率也很快的提高,一些模具生产企业中逐渐实现了“无人化”的生产。近几年来的模具生产制造业中数控加工技术不断得到普及,数字化加工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企业实现了全数字化的无图生产。我国的模具生产企业的发展走向了信息化之路,在行业内以全面实行,虽然实现全面化的信息覆盖难度很大,但是在当前的信息化的时代之下,企业通过使用相关的软件技术,在信息化的工作方面取得了成效。

3汽车冲压模具调试现存问题

3.1生产质量难以达标

生产质量难以达标制约了整车质量的提升。众所周知在汽车的生产领域中对于冲压件的强度、刚度和抗疲劳性的要求都很严格。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冲压件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弯曲回弹和局部变薄开裂,严重影响整车的质量。其次,如果制造商盲目的处理调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那么将不可避免地增加投资,其结果是提高冲压件和模具制造的周期和成本。因此,优化冲压工艺和调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以便最终达到良好的生产质量目标。

3.2现场调试效率低下

现场调试效率低下带来的影响是全局性的。通常来说现场调试效率低下主要是因为拉伸模在调试过程中,工作人员没有解决开裂与起皱之间的矛盾,导致调试过程中出现问题。其次,工作人员在拉伸调试过程中需要分析制件是否处于良好的受力状态,并且还应当在此基础上根据制件的具体状态来正确地使用塑性变形理论,但是因为许多工作人员达不到这一工作要求,故针对这一问题工作人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找到解决方案,最终达到良好的模具调试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

3.3间隙调整有待优化

汽车冲压模具调试现存问题还体现在间隙调整有待优化。一般而言间隙调整有待优化主要是指,在第一次调试过程中无法将间隙控制为均匀的状态,故在这一前提下工作人员只有做好间隙的研合,并且根据应力状态来进行整改,否则则无法做好模具的调试工作。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因为冲压件的尺寸存在一定的公差范围,所以设计人员应当进行必要的间隙设计修正工作。如果工作人员能够解决间隙存在的问题并确保板料拉伸过程的顺利进行,那么制件起皱的问题将会得到更好的控制。

4汽车车身的冲压工艺以及模具关键技术应用

4.1模块化模具设计

所谓模块化模具的设计,就是指尽管汽车的零配件有成千上万个,但是由于汽车的本征表现是固定的也是类似的,其实不同的汽车相同的配件之间往往只是存在一些细微的差距,这些差距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模具的模块化处理就可以很轻易的解决掉。换个角度理解,就像我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术一样,只需要更换字块即可。这方面模块化模具设计理念不但在西方已经获得了上百年的应用,并且在上个世纪就进入了中国的汽车工业市场。就目前国内的汽车工业市场的模具模块化设计而言,已经取得了相当规模的成就。不但大大降低了人工的设计成本与制造成本,还解放了人的双手与大脑,提高了从业人员的工作效果,确定了设计的方向与思路等等。模块化的内容比较繁杂,一般将不同的车型按照大、中、小三个级别进行模块化分配,一个级别的车型使用一个体系的模块化设计,对于不同的汽车厂商自己可能还有一套相应的设计理论,不过基本的理念都是要提高设计效率与降低生产成本。

4.2斜拉延筋工艺方案的发展

所谓斜拉延筋工艺方案主要是指在现有的冲压成型的工艺技术的条件之下,一般来说,拉延模具主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而这三个部分又分别分成三个不同的派系。一般在模具生产的厂商有专门的技术员工进行管理和设计。拉延筋的基础是以控制板为基础,控制板料在冲压过程中受到的流体冲击力在一定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而且一般拉延筋的设置都会形成一定的缺陷,如果缺陷较小,往往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是随着工业技术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缺陷也逐渐的降低甚至被消除。就当前斜拉延筋工艺方案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也做了一定的理论研究,主要是通过冲压中板材的被动性质来提高流动阻力的抗性,从而主动引导材料的作用力,对材料的流动起到更好的控制效果,从而防止角部的皱起与拉裂,降低各种缺陷的出现的几率与风险,提高冲压质量。

4.3模块化模具快速制造成套技术

模块化模具的快速制造成套技术的发展其实也是机械自动化发展的一个缩影。通过模块化模具的快速制造的成套技术理念与核心,我们可以将软件与硬件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数据编程的方法提高模块化模具的快速制造水平,不但可以降低生产中各种误差带来的质量风险,还可以显著提高生产速度与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这个过程一般由专业的模具制造师通过输入CAD图纸来完成。对于一些曲面的组件的成型装置的具体技术要求,一般平钢板都是通过后钢板直接切割而成的,而曲面组建往往要通过一些复杂的加工工序来完成,目前国内主要是采取的热弯的工艺与手工冷弯相结合的工艺,尽管表面质量还可以接受,但是与发达国家的汽车制造水平还是具有一定的差距。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汽车冲压模具行业现状及发展问题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实践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汽车冲压模具行业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其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沈顼.汽车冲压模具调试料生产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2016(10):60-62.

[2]吴新来,管海峰,郭成国,李勇,徐鹏飞.重型载重汽车冲压件模具的调试[J].国防制造技术.2017(01):115-116.

[3]杨少朋.冲压模具的前期质量保证措施与装配调试检测[J].机电技术.2016(09):88-89.

论文作者:吴虹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  ;  ;  ;  ;  ;  ;  ;  

汽车冲压模具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论文_吴虹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