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五小学 广东 湛江 524000
摘 要:中国的诗歌发展历程,已经有了五千年的历史,它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整个中华民族中传统文化发展,已经非常的久远,博大精深,而从古到今创造出来的诗歌更是这条长河中最璀璨的一部分。在当今的教育背景下,针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已经成为了许多学校开始重视的方面,在进行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而中国的古今诗歌,他们所包含的内容就含有许多国人的思想和精神,以及他们的人生观价值关和审美观等等,这也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因此在小学生阶段,就应该让学生开始学习诗歌,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陶冶情操的效果。小学的语文老师,在诗歌的教学中也需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不要沉溺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注重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培养,努力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诗歌学习过程中得以提升,本文从当代小学生人文培养重要性,以及语文诗歌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影响进行简要的探究分析。
关键词:语文诗歌;传统文化;精髓;人文培养
人文素养,一般指的是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以及知识层面的能力和人文科学所体现出来的以人为中心,以人为对象的精神,总的来说就是人的内在品质。如今我国的社会正在飞速的发展,在经济、物质都不断地上升阶段,人们的人文素养也在不断地下降,那么如何在这个世风日下、精神荒芜的社会背景下,来充实人们精神家园,中国的诗歌就可以很好地帮助人们找回原先的精神家园。在小学生阶段,正是他们脑力、身体等各方面发育的黄金期,因此注重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能够对以后他们的发展以及社会风气的改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诗歌包含着古今诗人对于社会的情感表达,对于人物,事物的独特的观点,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中,引入诗歌的教学,能够更好地加强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拓展他们的视野,同时提高他们对祖国的热爱,让他们从作者字里行间表达出的情感,学会为人处事的方法,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因此小学老师应该注重在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部分,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积极的引导小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提高人文素养。
一、当代小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人文素养,一般是指人们对于当今生活的一种态度和看法,同时是人们内心的道德品质修养的统称,这种道德品质修养,包含的方面很广,例如道德修养,追求人际关系等等,而在当今社会急剧转型,许多学校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工作又没有跟上,使得社会上的风气,也越来越低,出现了许多例如,重视物质追求,缺乏精神追求,对未来茫然,好高骛远,或是没有远大抱负的现象发生。人与人之间也变得越来越功利,新闻上经常报道碰瓷,骗钱的新闻,而在学校里面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例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只要求及格就行,不追求高分,作业不会自己写,经常去抄袭,导致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差,交往能力差,这些都是当今社会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因此在小学生阶段,就要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着重的重视,从小抓起,才能够为今后整个中华民族的人文素养提高奠定坚定的基础,同时小学生的年龄不断的增长,他们的认知,情感,心理发展变化也会越来越大,逐渐的丰富,因此在他们小时候的阶段,就应该让他们接受正规教育,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总的来说,当今社会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二、语文诗歌渗透的人文关怀理念
(一)诗歌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人文体现
从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我们能轻易的发现诗歌是我国人民的生命体验结晶,它往往是针对我国的社会自然或是其他物体的关系,来体现出它的价值,因此在我国的诗歌当中,本身它就是非常具有人文精神的一种文化载体。首先它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关系的人文体现,在滚滚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最初的生命体验,就是人与大自然的情感关系,在古代许多的文人墨客都对大自然有天然的亲近感,书写了大量的文章来歌颂大自然,古人长云:天、地、人三才,人在天和地中间的,它就犹如我们人体上的心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枢纽,是天地的核心。在我国的诗歌中有描写自然景物,也有描写生活现象,这都是反映着天地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一面,使得大自然呈现出人性化的特点,因此在诗歌中,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充满了人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与尊敬,充满了人们对大自然与人类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感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诗歌是人与社会和谐统一关系的人文体现
同时,诗歌也是人与社会和谐统一关系的人文体现,在中国的历史上经常有许多的文人骚客,由于当时的环境背景限制,无法自由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诗歌就成了这些文人墨客思想情感宣泄的载体,古人长有:长歌当哭之说。而在西方诗歌的地位,也非常重要,西方的文人经常性把诗歌当作是追求理想的载体,利用它来表达出自身的理想信念,因此,诗歌不仅承载着人民的心理情感与理想抱负,同时又能够反映与大自然的融洽关系,所以在小学生阶段,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层面提升,同时还要将他们培养成会生活的人,会与人打交道,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只有不断地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才能够使他们逐渐的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育中,诗歌教学对于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是有极大作用的。
三、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对于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影响
(一)让小学生在诗歌学习中,感受到祖国大自然的魅力
诗歌是人们用来描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统一关系的文化载体,是一种人文体现,因此在小学的诗歌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着重把握诗歌中的人文内涵,使其中蕴含的巨大教育意义,能够充分的展现出来。诗歌教学对于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有着极大的影响,例如它可以让学生在进行诗歌学习的时候,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与魅力,激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的乐情感。在许多的诗歌当中,有一类是专门描写祖国的壮丽山河,而在其中又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就是描写自然景物,例如在《望庐山瀑布》,《咏柳》等文章中,都是来描写祖国的自然景物。而另一类就是描写生活情境,例如《游山西村》,《山行》,《四时田园杂兴》等等,其中在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的诗歌中,作者主要描写了悠然自得的田园风光,人们在闲暇之余,举杯饮酒,坐在家门前聊天的情景,抒发出来的在田园中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感情,让学生们在学习故事之余,还能感受到在古代先人们,在田园中的生活欢乐时光,同时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副田园情景中,人们悠然自得的聊天说笑的画面,使得学生们热爱自然之情能够到迅速高涨,同时还会被祖国的壮丽山河的魅力所折服。
(二)让小学生在诗歌学习中,感受到人间的真情
诗歌同样也是作者情感寄宿的载体,他们通常将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包含在诗歌的字里行间中,有故乡的思念之情,有送别友人的眷恋之情,也有朋友相识之情等等,人们最淳朴,最原始的情感表达,都蕴含在诗歌中。例如在《长相思》中,纳兰性德写出了山一程,水一程的经典诗歌语句,让学生们在阅读时,脑海里呈现出身在异乡漂泊,无法归家的凄苦景象,同时在诗歌的其他字句中,又展露出了作者镇守边疆的慷慨报国之情。在张籍的《秋思》之中,作者借助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细微的一个画面,在给家里寄信的时候,人们的思想活动以及面部表情和行动细节,都能够让学生更加真实细腻的发现作者心里的复杂情感,例如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但却由于想说的太多,一言难尽,导致心里惆怅。这类诗歌对于小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由于孩子们在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心地善良,最能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在进行这类诗歌教育的时候,能够更好地让小学生们学会关爱起身边的人和事,让他们心底里淳朴的情感迸发。
(三)让小学生在诗歌学习中,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学会为人处世
在小学语文中进行诗歌教学,还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发展个性,同时激发爱国之情,学会与人相处的道理,除了描写祖国的自然风光与生活情景,还有许多的诗歌中的内容,还包含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的一些现象,进行的个人情感表达,其中不乏有许多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的诗歌。例如当今相信很多人对于“咬定青山不放松”这句话很熟悉,这首诗歌主要表达出了作者面对困难的时候,不气馁,不放弃,顽强拼搏的精神,作者借助祖国的一种植物——竹子,来表达出自己的志向和乐观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学习这首诗歌的时候,能够从中感受到作者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能够有效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四)让小学生在诗歌学习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
人文素养中,最重要提升的一个方面就是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方面,而诗歌教学,对于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作用最明显的地方也是在道德方面的教育方面。古今中外有许多的文人墨客都认为,如果一个民族缺少了品格的支持,那么它一定会走向灭亡,同样一个民族的人民,如果不在忠诚,不再诚实与正直,那么他们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理由。所以说,在小学语文的诗歌教学工作要得到重视,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能够通过诗歌教学得到完美的提升,诗歌中蕴涵着许多的德育内涵,这也需要老师进行深度的挖掘,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总的来说,在小学语文中的诗歌教学,对于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方面,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师们要正确地认识到诗歌教学在小学语文整体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地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类型的诗歌,采取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彭娟娟.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和策略初探[J].小学生(下旬刊),2017(12).
[2]侯海霞,王丽.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影响[J].学周刊,2017(36).
[3]周姗姗.小学语文人文教育问题的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05).
论文作者:陈艳华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0
标签:诗歌论文; 人文论文; 素养论文; 小学生论文; 学生论文; 情感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7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