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361004)
摘要:目的 探讨产后护理对母乳喂养率与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 对2017年7-12月在我院分娩的366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则实施产后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结果 干预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常规组,人工喂养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混合喂养率基本相同,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平均喂养持续时间长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实施产后护理,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并延长了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
关键词:产后护理;母乳喂养;持续时间
母乳是新生儿最天然、最有营养的食物。经相关的研究发现,在母乳中含有比例适中的脂肪、蛋白质、钙、磷等微量元素,以及免疫球蛋白,是婴儿最为理想的食品,是任何奶粉都无法取代的。通过母乳喂养,不仅促进好了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婴儿的抵抗力,减少了病毒、细菌的感染率。因此,母乳喂养是新生儿首选的喂养方式。但是鉴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以至于一部分产妇产后乳汁分泌不足,母乳喂养率较低。为此,可通过有效的产后护理干预,以提高产妇产后的母乳喂养率和喂养时间[1]。为了对其进一步进行验证,特选取2017年7-12月在我院分娩的366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特选取2017年7-12月在我院分娩的366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产妇均为足月妊娠,并知晓本次研究目的和方法,自愿参与其中。
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183例,最大年龄38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为(30.0±8.0)岁,最小胎龄38周,最大胎龄41周,平均胎龄(39.5±1.5)周。其中,自然分娩107例,剖宫产76例;干预组:183例,最大年龄40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为(31.0±9.0)岁,最小胎龄38周,最大胎龄40.5周,平均胎龄(39.25±1.25)周。其中,自然分娩111例,剖宫产72例;经统计分析,两组产妇年龄、胎龄、分娩方式对比呈P>0.05,差异显著,对比研究具有价值。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是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使其认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常规指导产妇进行相关的护理工作。
干预组则实施产后护理,内容:(1)早抚触、早母乳喂养:分娩后1h,将新生儿置于产妇胸前,并由护理人员协助婴儿进行吸吮,2h之后,产妇返回病房,再次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并采取母婴同室的模式,母婴离开时间不得超过1h。在此基础上,指导产妇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挤奶方式,并使其认识到母乳的重要性;对产妇进行心理干预,不断进行语言鼓励,以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的自信心;(2)乳房按摩、热敷:产后在院期间,护理人员指导产妇对乳房进行按摩,使其从乳房的根部对其进行螺旋式按摩,在按摩过程中,沿着从“乳房边缘到乳头”的方向,进行挤压式的按摩。在按摩的过程中,要注意按摩的力度,以及按摩的准确性。8次/d,15min/次。同时,指导产妇利用热毛巾对乳房进行热敷,利用热毛巾将乳房全面覆盖,确保热敷的时间为5-10min,1次/d;(3)出院随访干预:产妇出院之后,护理人员定期对其进行随访,并对其进行健康宣教,使其了解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注意事项等,并指导产妇通过健康饮食、适当运动等,以促进乳汁分泌。
1.3 观察指标与判断标准
统计两组产妇喂养方式,包括,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
统计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整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X2检验。以P<0.05为有意义。
2 结果
2.1 产妇喂养方式对比
如下表1所示:干预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常规组,人工喂养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对比
常规组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为(7.12±1.23)月;干预组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为(11.85±2.13)月,两组数据对比,结果呈t=26.015,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经研究分析显示,母乳的营养成分中,50%以上都是脂肪,可最大限度满足新生儿的生长需求,并促进新生儿的脑部发育。同时,母乳中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可保证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尤其是母乳中的还有丰富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可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的慢性疾病和感染的发生率。另外,母乳中还含有一定的糖分,进一步促进了新生儿体内的乙酸杆菌生长,并且母乳对婴儿的肠胃刺激性比较小,非常有利于新生儿的消化。可以说,在新生儿的喂养中,母乳具有显著的优势[2]。
但是,在对新生儿实施母乳喂养的过程中,受到母乳喂养知识缺乏、缺乏哺乳经验等因素的影响,以至于母乳喂养率比较低。因此,必须要对产妇实施有效的产后护理,以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率。通过有效的产后护理干预,产妇不仅认识到了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并且以产妇为中心,通过乳房按摩、乳房热敷等形式,不断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3]。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产后护理干预,产妇母乳喂养率为72.13%,且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为(11.85±2.13)月,显著高于常规产妇。综上所述,通过一定的护理干预,进一步提高了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并延长了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
参考文献
[1]扈爽.产后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率及持续时间的改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09):133-134.
[2]邱文晶.产后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率及持续时间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08):116+127.
[3]张月平,张丽平.产后护理对母乳喂养率与持续时间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3):237+242.
论文作者:吴锦川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9
标签:产妇论文; 产后论文; 新生儿论文; 常规论文; 母乳论文; 持续时间论文; 乳房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