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非凡成就和经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中国论文,非凡论文,成就论文,高等职业教育论文,经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都不断地在改革中发展、在曲折中奋进。应当看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过程中,往往会有某一类教育独领风骚,率先改革,引领发展。而最近10年教育改革创新的排头兵,就是“高等职业教育”。这是共和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辉煌成就: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密切了教育与经济发展尤其是生产劳动的结合,建成了学术型人才与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双通道,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健康发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新类型,高等职业教育正迸发着前所未有的改革热情和发展冲动,到处都是改革的动力,到处都是发展的机会,这是在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中都未曾有过的景象。
一、从萌芽、起步到跨越发展和模式转型的60年
学界普遍认为,我国高职教育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904年清末《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的中学后“高等实业学堂”,民国时期先后改称为“专门学校”和“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的高等专科教育也是与之一脉相承的。虽然此类教育长期以来并未被归入职业教育的范畴,但我们仍可将其作为今天所称“高等职业教育”的一条主线来进行研究。
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对“通晓基本理论并能实际运用的专门技术人才”之急需,中央政府在恢复和调整大学的同时积极鼓励发展高等专科教育,要求“教育部门和各业务部门密切配合起来,大量举办专科学校,开设各种专修科”,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补充。1951年的学制改革,对原有的专科学校进行了整顿改造;1952年学习前苏联经验进行院系调整,大多数专科学校被拆并到本科院校或降格为中专,后来重点发展中专教育,专科教育继续减缩;“大跃进”期间,专科教育一哄而上,然而办学条件严重滞后,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纷纷下马,“文革”中同其他教育一样横遭浩劫;直至“文革”后才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总的来说,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萌芽阶段,高等专科教育在建国后的前30年经历了三次大起大落,在长期处于地位不明确的状态下艰苦奋斗、努力探索,以其形式上和时间上相对大学本科“短平快”的优势,占得了精英教育体系中的一席之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无论是建国初期为“一五”计划156个重点项目培养急需技术干部所积累的初步经验,还是后来在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积极鼓励行业系统办学和开展半工半读的制度化实践等等。高等专科教育在满足当时人才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目前的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积累了历史的经验。
高等职业教育的“名至实归”,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一批以“收费、走读、不包分配”为特点的地方职业大学诞生,率先打出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旗号,“高等职业教育”这一概念由此产生。在当时,所谓“收费、走读、不包分配”本身就烙有明显的改革标记,突破了我国普通高校长期以来国家“一包二统”的体制,突破了改革开放以前大学生一律按国家计划公费培养、包上学包住校包毕业分配的传统格局。此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三改一补”,即通过职业大学、部分高等专科学校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改革办学模式、调整培养目标来发展高职教育,并利用少数具备条件的重点中专改制或举办高职班等方式作为补充的基本方针,1996年《职业教育法》和1998年《高等教育法》又正式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这一切标志着我国高职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高等教育类型在改革中的举旗起步,在改革中的稳步发展。
正是改革开放,使我国高职教育在近10年来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发展,也使高职教育的模式转型成为历史的必然。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并提出“现有的职业大学、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和部分高等专科学校要通过改革、改组和改制,逐步调整为职业技术学院”。此后10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数从431所增长到1168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61%;高职教育招生数达到300万人,增长了6倍,在校生达到860万人,占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46%,真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2008年上升至23.3%,高职教育对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发挥了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同时,由于教育部重视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定位,为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等教育健康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前30年,作为高职教育萌芽阶段的高等专科教育几经折腾却仍然目标不甚清晰,其重要原因在于它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本科教育基本相似,只是由于学制短、学时少而采取压缩课程、简化内容的方式,强调学科体系,强调课堂理论传授,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改革开放以后,在高职教育的起步阶段,虽然职业大学在办学机制上开始注重与社会的联系,但在课程与教学方面仍然沿用学科模式,过分强调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视实践应用,缺乏“职业”特色。正如1991年《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的,“现有大多数短期职业大学在服务对象、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毕业生去向等方面与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区别甚微。”不过由于当时的高等教育仍处于精英教育阶段,普通专科教育虽然无法摆脱“本科压缩饼干”的模式局限,但在学生数量和专业结构上都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1998年全国普通专科教育毕业生数为42.5万,占普通本专科教育毕业生总数的51.2%,其中工学类专业毕业生12.7万,占普通专科毕业生总数的30%。在大学“正餐”严重匮乏、供需“菜谱”配比失调的环境下,不讲营养口味而能确保热量耐饥的“压缩饼干”依然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
1999年后随着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实施,高职教育开始进入大发展时期。而传统的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教育,其一部分逐渐融入到高职教育的行列之中,另一部分升格为本科院校并积极探索培养更高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他们的实践探索为高职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005年11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发布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拉开了我国新时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大幕,经过几年的努力,高职教育从“本科压缩饼干”转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转型已取得初步成效。
二、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六条基本经验
回顾60年来我国高职教育从萌芽、起步,到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和模式转型的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教育框架下的一类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种新的类型。因此,高职教育必须摆脱传统学术教育的影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培养目标,从办学模式到教学模式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努力打造出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经济发展与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是高职教育实现跨越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高职教育能够在短期内取得突出的成就,因为它顺应了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在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体制下,高等专科教育尽管历经磨难,但作为当时精英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在体制转型中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生产一线迫切要求培养大批与之相适应的高校毕业生以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结构;同时,长期积累的“高等教育资源荒”严重积聚,与人民群众对高层次学习深造的需要严重脱节。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政府及时做出高职教育大发展的英明决策,对各方面都可谓“久旱逢甘霖”,汇聚成了推动高职教育大发展的合力和基本前提。
发展特色与思路逐渐清晰,是高职教育保持正确发展方向的坚实基础。建国后的前50年,从高等专科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逐步清晰。世纪之交,教育部在对原有的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实行“三教统筹”后颁发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了高职教育应“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要求各种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都要按照这一共同的培养目标协作攻关,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2001年以来,教育部连续三次召开全国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明确了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目前正成为高职教育战线的共识。所谓“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定位与我国目前的工业化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因为工业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工业化初期,对技术应用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并不太高,加上高等教育精英阶段的人才培养供不应求的特征,这一时期高等专科教育形成“本科压缩饼干”模式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而伴随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发展,工业化水平的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旺盛的需求,呼唤高等职业教育“本位”的回归,高职院校有必要依据地方经济发展方向、产业结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与发展规划,培养生产和工作第一线需要的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管理体制适应市场发展要求,是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建国后的前50年,发展高等教育完全是一种国家行为,因此从高等专科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其权利和责任都是由中央政府承担的。1999年,教育部经国务院授权将发展高职教育的权利和责任交给了省级人民政府,形成了以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和质量监控的两级管理格局。在省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地市级政府充分发挥统筹作用,增强了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也在逐步深入,一批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院校长,以充沛的激情和艰苦的努力,发挥对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和境外资金,推动校企合作办学,积极深化校内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有效推动了学校发展。在2006年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启动之际,教育部特别要求示范院校要做“发展的示范,改革的示范,管理的示范”,为全国高职院校树立起标杆,引领高职院校整体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有关政策措施的逐步完善,是对高职教育不断深入发展的有力支持。早在建国初期的1950年,政务院颁布的《专科学校暂行规程》就明确要求“适应国家建设的急需,进行教学工作,培养通晓基本理论并能实际运用的专门技术人才”;此后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方针指导下,国家鼓励实施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工厂劳动制度,初步开创了一条符合当时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专科教育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1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委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文件和具体措施。2004年教育部推出《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后,又与其他六个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十条操作性很强的改革措施以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与财政部共同制定《关于推进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在全国建设一批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带动全国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改革与建设。2006年起实施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是在新形势下加快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战略举措。
质量保障和监控评价机制逐步建立,是对提高高职教育水平的有力促进。建国初期的上世纪50年代,我国学习前苏联的经验进行高校院系调整,虽然对于专科学校采取了一刀切的不妥当做法,但总体上对于当时改变学校设置和专业设置的混乱状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一五”计划培养建设人才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后几十年虽几经反复,提高质量仍是从高专到高职的教育教学发展主题。从1986年国务院颁布《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规定高专、高职的设置标准,到2000年教育部颁布《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高职教育的学校设置标准不断修订完善。2004年10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及其管理办法,填补了我国高职教育专业目录的空白,引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育质量提高,并指导学生妥善选择专业和用人部门正确选择使用人才。为了推动高职院校逐步形成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育部制定了五年一轮的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制度,自2004年全面展开后,又于2008年出台新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旨在通过全面推广近年来高职教育一系列改革实践的成果和经验,引导更多院校自觉改革“本科压缩饼干”式办学思路,打造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另外,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专业设置情况,教育部还组建了一批专业大类的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专业教学领域起到研究、咨询、指导、服务作用。
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办学特色日趋明显,是高职教育进入内涵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教学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60年来从专科教育到高职教育的发展也不例外。但真正明确教学改革思路、强化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政策举措,主要还是出现在近10年来伴随着高职教育大发展的改革进程中。2000年,教育部启动了《新世纪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在全国分4批遴选了415个专业进行教学改革试点,带动了全国1000多个专业的改革;教育部还在全国建设1000个左右能够覆盖各主要专业类的国家精品专业,500本精品教材和75门精品课程。教育部和劳动部还依托76所高职院校开展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直通车”国家级试点工作,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就业。2003年,教育部又启动了高校教师学位提升工程,并为高职院校教师设立了专门的培训基地,主要采取短期培训的形式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并突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特征。最近几年,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精品课程、国家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评审等一系列改革中,采取了积极有效地引导性措施,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关键要素列入评审基本要求,通过政策导向推进高职教育与行业企业深入合作,强化特色,提高教学质量。
三、近年来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举措和新成就
2005年国务院决定重点建设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促进他们在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中起到示范作用。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正式实施这一计划,以中央财政对高职教育前所未有的专项经费投入为动力,强化政策导向,强调加快改革,强调以内涵建设为抓手、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有效推动了高职教育的模式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
1.坚持以地方投入为主、中央财政引导推动,建成以示范校为核心的优秀院校群体,为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积聚了巨大能量
首先,示范建设引领观念变革,突破传统的“本科压缩饼干”模式。按照“以示范建设促进改革”的要求,各示范建设院校努力把行业、企业和职业等要素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形成特色。如东北地区交通类职业院校的路桥专业根据季节性施工特点,以工期确定学期安排;西北地区农业类职业院校根据农作物生长周期设计学期,打破了固定单一的教学制度安排,探索具有地方产业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
其次,强化实践教学,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和企业的认可度。以重点专业建设为抓手,将职业岗位的关键能力融入专业教学,实践教学由过去的简单验证性实验和课堂技能培训改变为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与2005年相比较,示范建设院校开展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比例由不足40%提高到80%以上,学生参加半年以上顶岗实习人数占毕业班学生的比例由68%提高到94%,大部分重点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每月补贴已超过800元,毕业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欢迎,一次就业率超过96%,学生在毕业前一年就被企业预订一空。这些探索为缓解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再次,开展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试点,推进高考选拔制度改革,改善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生源基础。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的示范建设院校数量不断增加,考生报考踊跃,2008年度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报考人数高于招生计划数的8.6倍。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有效推进了高考选拔制度的改革,企业专家直接参与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的命题和面试,促进了高考评价标准和选拔方式的优化,改变了高等教育的人才观和质量观,成为高考选拔制度的突破口。示范建设院校录取新生高考成绩超过地区“三本”分数线的比例超过50%,为高质量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生源。
同时,示范建设院校把服务经济社会作为学校的重要使命,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高服务水平,成为区域、行业的重要人才基地,社会声誉不断提高。此外,示范建设还从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要求各地支持示范建设院校扩大跨省招生规模,并明确了跨省招生和对西部招生应达到的最低比例,突现了教育部、财政部的国家政策导向作用。目前,高职教育战线正在形成以100余所国家示范建设(培育、扶持)院校为核心的优秀群体,为发展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积聚了巨大的能量。
2.坚持政府主导,统筹重点突破和整体提高,使高职教育在科学发展道路上不断取得新成就
以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两个重要文件出台为标志,高职教育进入了强化政策导向、强化高职特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历史阶段。正是国家示范建设院校改革成效的辐射效应,推动了面上近1200所高职院校的改革,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框架正在形成,广大高职院校全面改革的新成就已经显现。其一,在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职院校毕业生每年增加30多万的双重压力下,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的8月份就业率由2004年的42%逐年提高到2008年的68%,攀升趋势十分突出;其二,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培养一线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定位日益明确,毕业生素质高,职业意识强,工作上“下得去”,关键时刻“用得上”,10年来高职教育累计培养的1500余万毕业生多数已经成为企业的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骨干;其三,改变了传统的“本科压缩饼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办学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按照地区产业发展要求吸引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围绕职业要求组织专业教学,加强了人才培养过程的开放性,形成了鲜明的高职教育特色;其四,强化了实践教学,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增强学生能力,提高企业认可度,注重将企业要求和标准引入教学,使教学过程与产品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把课堂搬到生产车间、工作现场和农村地头,使学生在真刀真枪中得到磨炼提高;其五,根据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要求谋划自身发展,高职院校服务支柱产业和地方经济的能力大幅提升,成为区域、行业乃至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人才基地。
回顾我国高职教育60年的发展历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正在逐步形成。与国际上的先进教育模式相比较,我国高职教育已经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这就是在高等学校教育框架下,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等要素,并使这些要素在办学模式、运行机制和教学过程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一方面,我国高职教育在层次上属于高中后的高等学校学历教育。高度重视育人功能,重视专业知识学习,以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在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上,与单一强化技能培训的德国双元制和澳大利亚TAFE相比,可以更胜一筹;另一方面,我国高职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与兼顾升学准备等多种功能的美国社区学院和日本短期大学相比,在培养目标上更加清楚。由此可见,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已经基本形成。
党的十七大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农村改革发展,都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我们认为,只要进一步强化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引导,深入探索中国特色高职教育之路,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将有可能成为我国整个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