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文学工作到最后--十个文化单位在北京举办了“盘俊作品研讨会”_文学论文

开展文学工作到最后--十个文化单位在北京举办了“盘俊作品研讨会”_文学论文

将文学进行到底——十家文化单位在京举行“潘军作品讨论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讨论会论文,在京论文,进行到底论文,单位论文,作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与时尚风潮的冲击,严肃文学的生存与发展很长时间里陷入迷惘的困境。作为社会良知、民族精神与审美理想的标高之一的严肃文学该怎样对此做出应对?这是个令人感到忧虑的问题。在最近召开的“潘军作品研讨会”上与会文学界人士认为:坚持信奉自己的文学主张,坚持自己的写作立场,坚持高标准的艺术探索,是一个优秀作家的正确选择:调整自己的定位,把精心发现的文学力作推荐给广大读者,以营造良性的文学生态为使命,重新唤起全社会对严肃文学的热情,是期刊界、出版界的神圣职责。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大众文艺出版社、《小说月报》、《山花》、《文学报》、中国工人出版社、《北京文学》、《当代作家评论》、花城出版社、《作家》等十家单位联合主办的“潘军作品研讨会”5 月10日在京召开。牛汉、林斤澜、李陀、白烨、冯敏、李洁非、李敬泽、吴俊、陈晓明、陈福民、林为进、林舟、施战军、洪治纲等作家、批评家及十家单位的负责人聂震宁、李景峰、马津海、何锐、王晓龙、章德宁、林建法、肖建国、宗仁发,就潘军的小说创作在会上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作为中国先锋小说代表作家之一的潘军,近年来以突出的文学实绩引起文学界广泛的关注,仅三年里,他就创作了长篇三部曲《独白与手势》和《海口日记》、《对门.对面》、《秋声赋》、《重瞳》等中篇十六部、短篇二十余部,以及一部话剧《地下》。这些作品不仅为文学界所看重,也深受广大读者的好评。与会者认为,潘军的创作反映了一个严肃作家的品格与追求。潘军选择的是一条职业作家的道路。他放弃了体制内的专业作家拥有的种种待遇,也不同于自由撰稿人的卖文为生,而是严格地把谋生与写作分开。正是这种选择,使潘军远离了喧嚣与浮躁,甘于寂寞地用文本对中国文学发言。更难能可贵的是,潘军没有因严肃文学一度受市场冷落而向市场妥协,也没有因文学的不再轰动而“转型”,而是十余年恪守自己的创作原则,保持稳定的心态和纯粹的状态,不因外界的干扰而发生扭曲变形。并在坚持中求得进一步的发展。他的作品显示出了文学的精神品质以及对文体叙事上的新探索,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生命力,并赢得了读者的尊重,其存在方式及作品取得的艺术成就对当代中国文学具有独特的意义。与会者将此称之为“潘军现象”。

2000年可以说是潘军的“出版年”。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潘军的长篇三部曲《独白与手势》和《中国当代作家选集.潘军卷》;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了六卷本的《潘军小说文本系列》;花城出版社出版了《潘军实验作品集》(上下卷),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潘军中篇小说自选集》(上下卷)。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坦白——潘军访谈录》。还有出版社正在筹划出版《潘军随笔》和《潘军散文》。有关人士预见,文学图书市场将出现一次“潘军热”。这种局面的自然形成,实际上也反映出一些文学刊物、出版机构,在经过长时间的困顿之后,正在恢复对严肃文学的信心。作为作家作品与市场读者之间的中介者,期刊及出版部门所担当的责任应该是为优秀作品提供园地,并及时地推荐给读者,使之形成一个良好的也是良性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使那些让读者感到亲切的严肃文学立于竞争的不败之地。任何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中,文学既不应是一个缺席者,也不应是一个旁观者,而应是与时代休戚相关,对这个时代发出属于自己的心声。正如优秀的作品会经得起时间考验,我们有理由相信,真正的文学其生命力必然永不衰竭。

标签:;  ;  ;  ;  ;  ;  

开展文学工作到最后--十个文化单位在北京举办了“盘俊作品研讨会”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