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工程,水利工程如果出现问题,造成的影响是无法预计的,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加强质量监控管理十分必要。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的数量和规模逐渐扩大,工程的质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质量的重视程度。文章对提升水利施工质量的监控管理措施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水利施工;质量监控管理;对策
1水利施工质量的基本特点
1.1影响水利施工的因素很多
对于水利施工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非常多,比如:人工状况、机械情况、材料优劣等诸多因素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水利施工工程的质量,特别是水利工程往往是由很多家承包企业共同来合作完成的,所以对其质量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
1.2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会产生较大的波动
水利工程的建设周期一般都比较长,在其建设的过程当中很容易受到各种系统性或者非系统因素之影响,导致产品的质量出现很大的波动。
1.3质量变化非常大
影响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十分多,无论哪种因素出现了变动,都会造成一系列施工工程的质量变化。
1.4施工质量具有很大的隐蔽性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当中,工序交接往往非常多,因此中间产品与隐蔽工程也就相当多,取样数也会受到多种复杂因素和条件之限制,由此而造成出现误判的机率非常大。
1.5质量检验的局限性比较大
水利工程建筑的位置是固定的,以至于在进行质量检验的过程中难以进行解体或者拆卸,所以在工程终检验收时难以发现工程内在的、隐蔽的质量缺陷。
2 水利施工中质量监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质量监控管理的意识不足。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要实现高质量的水利工程建设,就应加强对水利施工质量监控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但是在实际的水利施工中,质量监控管理并没有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监督管理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出现质量问题相互推诿,导致水利施工质量不高。很多水利施工企业为了追赶工程施工进度,忽视质量监管,导致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和效果不高,影响了水利工程整体效益的实现。
2.2 材料质量不到位。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材料是工程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材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果。水利工程施工的材料主要有砂石、水泥等,这些材料在选购时没有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导致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对水利工程施工建设造成严重的影响。材料的使用不当也会给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在材料采购时,不按照实际的需求情况进行,导致材料采购数量过多,被堆积在施工现场,容易出现材料受潮变质等现象,材料的质量受到影响,不利于水利工程的高质量建设。
2.3 施工人员的素质能力不高。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施工人员的素质能力对于工程建设的质量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施工人员是工程建设的执行者,施工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消耗,聘用一些文化素质不高、年龄相对较大的施工人员,大多以农民工为主,由于文化素质不高,对水利工程施工的了解也不够,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强,缺乏质量意识,在施工建设中不能做好质量监控管理工作,导致水利工程施工的整体效果不理想。
2.4 质量控制不到位。水利工程施工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工程施工比较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利工程施工的难度,而且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对质量监控的认识不到位,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监控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质量管理的部门以及人员都不到位,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网络,质量监控管理无法得到有效实施,导致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效果受到极大的影响。
3 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
为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目标的实现,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3.1强化施工管理,保证施工质量:施工是形成工程质量的决定性环节。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和控制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和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完善监理制,提高监理工作水平:工程监理能促进承包企业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对工程质量、工期、投资目标进行有效控制,防范偷工减料、粗制滥造问题发生。但由于监理制度推行时间不长,需在实践中完善。要严格履行职责,执行监理规范,真正做到对项目质量、投资、进度全方位、全过程监理。
3.3把握好进工地的材料关:工程中使用的各种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首要因素。为此,要求质检员要严把质量关,同时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不为利所动。对每一批进场材料都要遵循严格的报检制度,抽样送检,合格后才允许使用;对关系到结构安全和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关键材料,必须采取抽检和普检相结合的原则,确保用材质量。对于一些小水泥厂、小钢厂生产的劣质产品,坚决不能用,否则会存在质量隐患,导致"豆腐渣工程"所以要严把进料关,消除材料引起的质量隐患。
3.4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好施工前期的技术准备工作。工程施工前,承包方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业主的要求,首先要制定一个技术合理、能因地制宜的施工方案,以保证整个工程施工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全面实现合同目标,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结合具体操作部位,贯彻落实施工的各项技术指标。
(2)落实对关键项目、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质量标准、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3)必须注意的尺寸、轴线、标高、以及预留孔洞和预埋件的位置、规格数量。
(4)注意施工材料的品种、规格、等级、质量要求以及混凝土、砂浆、防水材料的配合比要求。
(5)施工企业必须按照施工方法、顺序、工种配合、搭接的安全操作及注意事项。
(6)注意施工中各种技术指标的要求和实施措施。
3.5严格质量控制,打造精品工程。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各工序的施工质量是单位工程质量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控制工程质量,必须抓好项目落实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施工中某些工序或操作重点因施工人员质量意识不强,造成人为失误,影响工程质量甚至造成质量事故,这些问题都要严格杜绝。因此,对精密度和操作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的工序施工过程,应严格从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技术能力的考察入手,采取适当手段,跟班施工。
(2)加强技术复核。在施工过程中,对重要的或关系整个工程的核心技术工作,必须加强复核避免出现重大差错,硬性工程质量和正常使用,除按质量标准的规定复核外,还要在分项工程正式施工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标高,中线,模板,钢筋,混凝土,和砂浆,等,严格检查复核,保证主体结构的强度和尺寸得到有效控制,使工程的主体的大质量得到保证。我们在礼泉泔河水库大坝渡槽的施工中,由于忽视了技术复核,造成已完工的渡槽实际尺寸与设计要求不符。由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管理单位带来巨大损失。
(3)加强质量检查。施工中的质量检查,是控制工程质量的有效措施,通过检查,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隐患,及时加以处理,避免出现工程质量问题。
(4)完善质检记录。做好资料整理,在项目建设中,为了证明一些工程部位的质量状况和各项质量保证措施的有效运行,必须有完善的质检记录,这些记录是工程技术复核的核心。因此,记录要有计划,有步骤,才能保证这一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4 结语
水利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项比较系统的工程,水利工程的质量关系到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以及效益的实现,是水利工程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应加强对水利工程质量监控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做好水利工程施工的材料、人员、现场等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管理制度,使质量监控管理得到有效落实,促进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保证我国水利工程的整体效果,促进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方国栋.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管理探析 [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8).
[2] 肖钦民.浅谈水利水电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A].工程技术发展论文集[C].太原市中小企业工程技术人才发展促进会,2015.
[3] 谢志会.浅谈水利水电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管理[J].价值工程,2014,(7).
论文作者:王立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质量论文; 水利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