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勤煊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杭州市下沙医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 目的 观察肺癌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在剂量学上的优势。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肺癌患者,均执行模拟机定位常规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计划,比较两种放疗计划下以90%等剂量线包绕靶区体积和肺与心照射体积、靶区均匀性指数与适形指数。结果 常规放疗的GTV、CTV、PTV、靶区均匀性指数及适形指数均低于三维适形放疗,肺与心脏照射体积均大于三维适形放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肺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具有明显剂量学优势,可促进肺癌靶区剂量均匀分布,降低正常器官受照剂量。
[关键词] 肺癌;三维适形放疗;剂量学
放射治疗属于肺癌治疗与术后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效果不佳,且远处转移、局部复发情况严重[1]。近年来,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三维适形放疗应运而生,该技术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CT)对肿瘤三维结构进行重建,并在不同方向予以不同照射野以全面适应病灶形状,促使高剂量照射均匀分布到各靶区,来加大局部肿瘤照射剂量,维持周围正常组织功能[2-3]。鉴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三维适形放疗在治疗肺癌中的剂量学优势。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肺癌患者,均经肺穿刺细胞学检查、病理活检等确诊。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入选者男27例,女13例;年龄39-71岁,平均(58.01±6.49)岁;鳞癌23例,鳞腺癌6例,腺癌11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执行模拟机定位常规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计划,取仰卧位,且用双手抱头放于头顶,确定治疗体位与CT体位,开展螺旋CT扫描;选用美国RAHD 3D-CRT系统,依据CT图像重建患者外部轮廓与靶区重要组织器官;主治医生勾画大体肿瘤靶区(GTV),并将GTV外扩10mm以获得临床靶区(CTV),将CTV左右外扩5mm-10mm、上下外扩10mm-15mm以获得计划靶区(PTV)。①常规放疗:在3D-CRT支持下把模拟机定位标记出的等中心点当作射野中心,准确输入准直器角度、机架角度、射野大小,确定射野,再以射野中心当作剂量归一点计算剂量,前后对穿照射36Gy以后避开脊髓转换为前后斜野照射14Gy。②三维适形放疗:于射束方向观(BEV)上选择共面三维适行照射野,并把GTV几何中心当作剂量归一点与射野中心,设置5个照射野,并对各野权重进行调整,促使靶区剂量分布最优化。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种放疗计划下以90%等剂量线包绕靶区体积和肺与心照射体积、靶区均匀性指数与适形指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用非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靶区体积 常规放疗的GTV为(91.72±8.19)%、CTV为(85.56±14.87)%、PTV为(81.40±12.59)%均低于三维适形放疗的(99.83±1.28)%、(98.71±1.49)%、(97.52±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88、5.565、7.980,P均=0.000)。
2.2 肺与心脏照射体积 常规放疗的肺为(9.31±7.02)%、心脏为(17.03±11.85)%均高于三维适形放疗的(6.22±3.49)%、(10.22±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3、3.037,P=0.015、0.003)。
2.3 靶区均匀性指数与适形指数 常规放疗的靶区均匀性指数为(0.23±0.14)、适形指数为(0.71±0.18)均低于三维适形放疗的(0.58±0.09)、(0.9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00、6.220,P均=0.000)。
3 讨论
肺癌的发病率与致死率在恶性肿瘤疾病中位居首位,由于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即处于肺癌晚期,其五年生存率较低,故需及时进行治疗干预以最大程度上维护患者安全与健康。目前,临床上主张通过根治性手术进行肺癌治疗,但存在70%以上的患者由于错过手术时机等因素的影响已无法进行外科手术[4]。因此,如何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放射治疗方案成为临床研究重点。
三维适形放疗与肺癌肿瘤病灶的放射治疗定位相较于常规放疗更为准确,且多方向照射治疗能够确保对病灶的全面干预,并减少对周围健康组织的不良影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安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常规放疗的GTV、CTV、PTV、靶区均匀性指数及适形指数均低于三维适形放疗,肺与心脏照射体积均大于三维适形放疗。提示,相较于常规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剂量学优势显著,利于增加靶区覆盖剂量,保护周围重要器官,并均匀分布照射剂量。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常规放疗难以准确定位靶区及其周围重要器官组织体积,无法在靶区内集中有效地分布照射剂量,其照射野不能全面满足靶区剂量学需求,控制肿瘤效果不佳,易转移、复发[5]。二是三维适形放疗能够通过多野射的设计,形成与靶区相当的剂量分布,并在确保病灶受到最大剂量照射情况下,有效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器官,这对于提高局部肿瘤控制率,减少放射性肺损伤具有积极促进作用[6]。
综上所述,针对肺癌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具有明显剂量学优势,可促进肺癌靶区剂量均匀分布,降低正常器官受照剂量,利于提高局部肿瘤控制率。
参考文献
[1]王春梅,高艳丽,尹丽霞.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7,34(10):720-724.
[2]喻冰琪,王谨,徐裕金,等.放疗技术与放射性肺损伤:高剂量小体积还是低剂量大体积?[J].中国肺癌杂志,2015,9(12):752-757.
[3]陈旎,刘义保,张九堂,等.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与调强技术的剂量学比较[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6,33(02):198-203.
[4]涂海燕,杨学宁,杨衿记,等.2014年改变肺癌临床实践的研究进展[J].循证医学,2015,15(01):3-7.
[5]杨大琼.初治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的同期对照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11):2121-2123.
[6]蔡园园,尤庆山.127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疗效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5,23(03):344-349.
论文作者:周勤煊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8
标签:剂量论文; 肺癌论文; 常规论文; 体积论文; 均匀论文; 指数论文; 患者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下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