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后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体会论文_谢行祥

谢行祥

(连云港市赣榆区厉庄中心卫生院 江苏连云港 222121)

【摘要】目的:探讨更年期后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方法:选取60例更年期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给予雌激素、钙剂、维生素D3、二磷酸盐、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等综合治疗。结果:治疗3月后总有效率为:18.3%,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用药6个月总有效率为:83.3%,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更年期后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3个月症状改善不明显,用药6个月以上才出现BMD改善,治疗过程中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关键词】 更年期;骨质疏松;综合治疗;骨密度BMD;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8-0221-02

妇女更年期后绝大多数出现内分泌失调综合征,其中部分患者出现全身或部分肢体骨骼疼痛,临床中容易误诊为颈腰椎病、骨质增生、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后,必须及时治疗,不治疗可能导致更早骨折或多次发生骨折[1]。正确诊断与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意义重大,近年来,我们通过综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女性患者60例,年龄39岁~78岁,平均年龄65岁,更年期后0~34年。排除标准:(1)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2)近3个月内使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诊断标准按1994年WHO推荐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根据BMD值对骨质疏松症进行分级,规定正常健康成年人的BMD值加减1个标准差(sd)为正常值,较正常值降低(1~2.5)sd为骨质减少;降低2.5sd以上为骨质疏松症;降低2.5sd以上并伴有脆性骨折为严重的骨质疏松症。

1.2 治疗方法

给予综合治疗,根据患者不同病情选用替勃龙1.25mg/d,或雷诺惜芬60mg/d,或甲基睾丸素5mg/次~10mg/次,2次/d;鲑鱼降钙素(密钙息)200IU/次,鼻内给药,隔日1次,阿仑膦酸钠 (福善美,默沙东)70mg/1次/周,骨化三醇(罗盖全)0.25μg/次,2次/d,西乐葆0.2g/d。

1.3 疗效判断标准

使用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定骨密度BMD,根据BMD测定,显效:治疗后较治疗前BMD均值上升>2.5%;有效:治疗后较治疗前BMD均值上升在0%~2.5%;无效:治疗后较治疗前BMD均值下降。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所有数据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病例:显效+有效=11,总有效率为:18.3%,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6个月总有效病例:显效+有效=50,总有效率为:83.3%,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附表。

3.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细结构退变、破坏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后骨矿物质与骨基质等比例减少,其脆性增加,骨强度降低,易发生疼痛及骨折。

骨质疏松症按病因可分为[2]: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又分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于绝经后女性;Ⅱ型:老年性。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原发病因明确,因内分泌代谢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引起。

雌激素抑制破骨细胞,增强活性维生素D、甲状腺旁腺激素、降钙素等激素的作用。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使骨量增加,维持骨形成与吸收偶联。更年期后,由于雌激素缺乏,使破骨细胞功能增强,骨丢失增加,导致骨质疏松。孕激素可与成骨细胞受体结合,使骨量增加,促进钙的吸收。雌激素治疗原则:首先确认患者有无雌激素缺乏的证据,优先使用天然雌激素,原则上雌激素使用到60岁,65岁以上的绝经后妇女要选择低剂量,有子宫者应用雌激素时应配合适当剂量的孕激素,以对抗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刺激,已行子宫切除的妇女应只用雌激素,不加孕激素。激素治疗的方案、剂量、制剂选择及治疗期限等应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治疗前及治疗期要进行妇科和乳腺检查,预防并发子宫内膜癌及乳腺癌。值得注意的是,患有子宫内膜癌、乳腺癌、黑色素瘤、血栓性疾病,以及急性肝肾功能不全、不明原因阴道出血的患者不能用雌激素治疗[3]。

二磷酸盐抑制破骨细胞生成和骨吸收,用药期间需补充钙剂,老年人不宜长期使用该类药物,一般推荐使用3~5年,其后采用甲状旁腺激素(PTH)1~2年。停用二磷酸盐条件:治疗期间无新发骨折,无新的风险因子,无BMD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基线相比),有严重脆性骨折史的患者还需要股骨颈T值>-2.5[4]。

甲状旁腺素(PTH)直接作用于破骨细胞,使骨吸收增加,其合成和分泌受钙水平调节,血钙高于正常时,其合成和分泌减少;反之亦然。PTH水平随增龄而增加。因老年人肾功能降低,1,25 (OH)2D3生成减少,血钙降低,刺激PTH分泌。

降钙素(CT)是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能抑制骨吸收,降低转移,使骨钙释放减少,血钙降低。大剂量降钙素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减少破骨细胞数量来抑制骨吸收;低剂量降钙素不影响破骨细胞的形成数量,可使新生成破骨细胞的细胞核减少而影响其活性。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过程,本组病例用药3个月症状改善不明显,用药6个月以上才出现BMD改善。很多患者由于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出现不依从治疗,应设置专职的联络人员,鼓励患者定期随访,及时了解患者用药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改善患者的依从性[5],教育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的运动。

【参考文献】

[1] Confavreux CBI.Paccou J.Davidc,etal.Defing treatment failure in severe osleoporosis[J].Joint Bone Spine,2010,77,(suppl 2):S128-S132.

[2]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 第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860.

[3]杨玺.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预防[J].中国社区医师杂志,2016年3月第32卷第7期:33.

[4]廖二元等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干预的疗效监测与评估专家意见[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5年3月第8卷第1期:5.

[5]张慧茹.老年骨质疏松病人用药依从性调查分析与互利对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23-124.

论文作者:谢行祥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1

标签:;  ;  ;  ;  ;  ;  ;  ;  

更年期后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体会论文_谢行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