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208医院耳鼻喉科 吉林长春 130062)
摘要: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提升,对于外科病人围手术期的营养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医学界已经有着广为流传的外科病人所需营养支持应用指导宝典,但是具体实施起来不仅需要理论依据更需要科学、严谨、细密的流程布置与实施。围手术期营养支持能够有效促进手术顺利的进行及术后的快速恢复,减少并发症等诸多益处。因此,本文从预估营养风险出发,找到外科病人围手术期营养不良的原因,总结出为何进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并陈述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时机以及具体方法。
关键词:外科病人;营养风险;围手术期;营养支持;营养不良
一、预估营养风险
营养风险值[1]得是病人已经存在或者有可能引起与营养因素有关的风险。而营养风险可能造成不受期待的手术结果,它与手术结局关系非常密切。对营养风险进行预估是围手术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并且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实施的关键一环。各项临床总结向我们展示了营养风险与外科病人手术结果之间的重要关系。做好预营养风险的预估才能做好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而只有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做好了才会更好的帮助外科手术病人。对于营养风险的预估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年龄。新陈代谢的快慢与年龄有直接的关系,而不同年龄的人对营养的需求与摄入量也是不同的。年级大的病人对于营养的吸收并不是很好,甚至出现某些营养无法吸收的现象。年龄弱小的病人,胃肠脾胃未发育完全,对于营养的要求也是不同于成年人,同样应当注意。
2.营养病史。病人是否存在消化系统疾病;是否患有肿瘤;是否存在于营养吸收代谢相关的慢性疾病;近期的进食与排便是否正常等等都需要做好观察、询问等工作。
3.病情轻重。不同程度的疾病需要不同的营养搭配及时间安排的不同,越是严重的病人越能够从早期的营养支持中收益。
4.特异性共存异常。诸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肝肾功能不全等,可通过早期营养支持进行调整改善,以达到更好的手术结局。
5.体重。掌握病人的身体质量指数,并定期观察数值是否有变化,这对于病人对营养的吸收情况非常有利,而且这也是围手术期营养的重要参照指标。那么预估营养风向是否就是万无一失了呢?并不是这样,外科病人在接受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过程中仍然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下面进行简单分析。
二、围手术期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
1.本身疾病引起的围手术期营养不良[2]。
有很多疾病本身就是造成营养不良的罪魁祸首,诸如肠道类疾病(肠梗阻等)就会阻碍营养的摄入;有些疾病却因为过多的消耗而造成营养不良,例如甲亢、恶性肿瘤等等;还有一些疾病是无法进行完全吸收的,像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等;肝脏类疾病却阻碍营养吸收;还有一些疾病会促使大量的营养物质流失,如肠瘘等等。
2.手术带来的围手术期营养不良。
很多手术的术前、术后不能进食,不能吃东西势必不会有营养摄入,营养摄
入的不足会带来营养不良情况的发生。而手术所带来的创面在修复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营养的供应,这有消耗了身体所有拥有的营养。有些病人在手术后还会出现伤口感染并伴有发热的现象,这又无疑加剧了营养的流失。除了这几点以外,还有手术带来的血液流失、部分组织的切除都会造成围手术期营养不良。
3.创伤引起的围手术期营养不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创伤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代谢困难,身体机能下降,在进行修复的过程中,如果营养支持不得当,定会营养不良。
4.药物造成的围手术期营养不良。术后,为避免伤口感染会服用或注射抗生素类药物,这类药物很大程度上阻碍营养的摄入与吸收。
三、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原因与时机
1.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原因[3]
之所以要为外科病人进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是因为这样可以为病人提供身体细胞进行代谢所需要的物质支持,从而提高组织的各项机能,增强身体对抗疾病、手术多带来的伤害,促进伤口愈合,快速恢复正常的新陈代谢等作用。
2.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时机[4]
术前:很多外科病人在经过繁复的手术后,会出现体重大幅度下降的情况,
这主要是因为某些慢性疾病(如肠道类、胆囊类、胰腺类等)本身导致营养大量流失,因此在进行手术之前应及时进行营养支持,在术前就进行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如大量分泌、代谢速度快、肌肉不断消耗等)进行预测,这样可以有效预防术后体重减轻以及营养不良反应的出现。术前营养支持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为了改善营养不良或者为了平衡热量与蛋白而把手术时间托的过久,有些疾病如果不对疾病本身进行处理,是无法将营养吸收达到满意状态的,如恶性肿瘤疾病等。
术后:病情非常严重的病人,非常有必要进行复苏及灌注,这也是进行营养支持的必要环节。国外肠内营养专家以及很多临床结果表明,肠内营养何时开始直接关系到病人手术后康复速度,还可以有效预防术后感染、促进更快的出院,甚至会提高病愈率。而不是所有病人都需要进行术后营养支持,如术前身体吸收代谢功能正常且没有营养不良的情况、术后很快就能进食的病人;术前虽然营养充足但也进行营养支持,术后状态良好的病人;术后没有出现肠瘘、重度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的病人。有以上情况的病人不需要进行术后营养支持,反之,其术后营养支持非常有必要并要根据病情具体延长或缩短营养支持时间。
四、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方法[5]
不同营养素的补充方法不一样,有肠内营养支持和胃肠外营养支持两种。
1.肠内营养支持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营养学并重视营养学,因此在进行外科手术时的营养支持已成为越来越多病人的必选题。营养支持的方法主要是以导管进行营养输送为主要方法,个别情况会进行肠胃造口进行营养输送。当所输送营养能与病患肠道内各项物质融洽相处并很好地被吸收,那么肠道类的感染疾病就不会发生。
2.胃肠外营养支持
胃肠外营养支持,顾名思义就是不通过胃肠进行营养的摄入,而是通过采取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等方法进行营养支持。而采取这样营养支持的主要营养物质为液体,主要成分为人体所必需的七大营养物质:水、蛋白、维生素、矿物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电解质等,通过转换与合成为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
无论是哪种营养支持方法,都是为了更好的帮助病人解决病患,减少手术带来的伤害及副作用。外科病人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所带来的益处已经通过多年的临床得以验证,无论是医生、护理人员还是病人及家属都应当重视营养支持,让营养支持技术更加完美,促进医疗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伟/于健春围手术期病人营养筛查和评定.外科理论与实践.2016-01-25
[2]王慧真.外科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06-10
[3]许媛.围手术期营养支持规范管理.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4-02-01
[4]李宁.重视外科病人营养问题.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02-01
[5]朱维铭.腹部外科病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适应证与手术时机.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02-01
论文作者:戴志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营养论文; 手术论文; 病人论文; 营养不良论文; 外科论文; 术后论文; 疾病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