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脾切除术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论文_雷兴旺

(湖南省常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常宁 4215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外伤性脾破裂患者52例进行研究,按术式不同分为对照(常规开腹脾切除)和观察组(腹腔镜脾切除),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各指标显著较对照组低,生活质量各评分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7.6%,对照组30.7%,P<0.05。结论 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给予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疗效显著,建议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脾切除术;外伤性;脾破裂;术后康复;并发症

经临床研究证明:人体脾脏解剖位置较为复杂且特殊,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极易遭受外界损伤从而导致脾脏破裂。据最新研究数据统计,目前我国脾破裂患者在临床中约占腹部开放性损伤患者的10%左右;由外伤引起的脾脏破裂会导致患者出现脾肿大、左上腹疼痛、压痛等临床症状,短时间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悸、口渴、血压下降、内出血等临床症状,因此患者一旦出现脾脏受伤现象,急需送入急诊接受治疗。目前外科手术是临床治疗脾脏破裂患者的主要措施,通过手术可明显减轻患者的脾损伤症状,但外科手术方式颇多,并且临床疗效尚未有统一定论,所以实施何种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较为关注的重点问题[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3月内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52例分为二组,其中对照组(n=26):男/女(14:12),年龄32-61岁,平均(46.58±10.17)岁。观察组(n=26):男/女(13:13),年龄33-61岁,平均(46.88±10.37)岁。对比52例患者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开腹脾切除术:取仰卧位,垫高头部,全麻,切开腹部正中位置约20cm,逐层切开并充分暴露腹腔,清除干净腹腔内积血,观察脾脏出血部位;朝右面牵拉胃,离断脾胃韧带(超声刀),向上分离,充分暴露胃后壁以及胰体尾部,结扎脾动脉,牵拉脾,离断相关组织;钝性分离脾肾韧带,确保脾蒂充分暴露在视野中,切断脾蒂,移除腹腔,冲洗脾窝(盐水)后止血,置引流管,关腹。

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脾切除术:取头低脚高位,脐下作切口(1cm)并置入Trocar(10mm),建人工气腹充二氧化碳,控制腹压。分别穿刺剑突中点和剑突下,作辅助操作孔,置入Trocar(5mm)。主操作孔选择在左锁骨中线与齐平线交叉点,并置入Trocar(12mm)和30°腹腔镜便于全面探查腹腔;借助抓钳提起脾脏,充分暴露脾结肠韧带并切断,夹闭并切断大血管,向内侧翻脾脏,显露脾肾韧带和脾膈韧带并切断;托起脾脏暴露脾胃韧带,夹闭胃短血管并切除脾胃韧带;托起脾脏暴露脾蒂,评估脾蒂具体分级,实施一级或二级离断法切除脾蒂。扩大主操作孔并取脾脏,常规冲洗腹腔并止血,置引流管。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分析两种术式下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情况;

1.3.2对比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借助SF-36评分进行评价,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3.3对比分析两种术式下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皮下气肿、术后出血、肺部脓肿)发生率[2];

1.4统计学

此次研究所有数据均用SPSS22.0软件实施计算,其中计量资料使用“t”值实施计算和检验,平方差用“”表示。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百分数(%)表示,两组研究对象产生的数据资料,以P值在0.05区间(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比分析两种术式下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情况

数据显示观察组各指标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两种术式下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2.2对比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数据显示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评分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两种术式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3、讨论

脾脏具有丰富的血管,加之脾脏组织相对较弱,所以极易遭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破裂。经调查研究证明脾脏是腹腔脏器中最容易出现破裂的器官,脾脏破裂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腔大出血,并且随病情进一步发展绝大多数患者会出现休克现象,所以需对患者实施及时抢救,否则患者将会面临生命危险[3]。近年来在各种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致使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临床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临床以往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多采用开腹脾切除术,但研究发现该术式虽然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手术需要在15cm左右的切口下进行,并且是在腹腔中直接操作,因此极易导致患者出现二次创伤,并且该手术在术后有着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所以在现代社会医疗卫生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下,传统开腹脾切除术已逐渐被其他术式所取代。

目前,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致使腹腔镜技术不断被临床所应用;较传统开腹手术来说,腹腔镜脾切除术手术视野更加广阔,可以通过探头对患者腹腔整体情况进行探查,因此可有效避免损伤其他组织,从而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4]。

此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临床指标用时明显较对照组短,并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7.6%,但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由此可见腹腔镜手术优势较为显著。

综上所述,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实施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疗效更加显著,并且,并且值得临床借鉴并推广。

参考文献

[1]聂泓宇,杨明东.外伤性脾破裂后行脾脏保留手术的疗效及术后血清免疫球蛋白、Tuftsin因子水平[J].中国临床研究,2018,31(2):172-175.

[2]廖方,廖锦岐,方永平,等.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7.25(11):1267-1269.

[3]马建中,张宇,韩圣瑾,等.脾全切除术与脾部分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疗效对比[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24):4706-4709.

[4]梁廷全.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4):151-152.

论文作者:雷兴旺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5

标签:;  ;  ;  ;  ;  ;  ;  ;  

腹腔镜脾切除术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论文_雷兴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