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业设计中客户的分析与研究

关于商业设计中客户的分析与研究

李永海[1]2014年在《基于相似案例分析的决策方法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决策是指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利用已知信息,从两个及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其在社会、经济及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实际背景。目前,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各式各样的决策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决策理论与方法,如基于期望效用理论的古典决策理论及相关决策分析方法、基于前景理论和后悔理论等的行为决策理论及相关决策分析方法等。然而,在现实中还存在大量的具有复杂特征的决策问题,如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决策问题、项目风险应对策略选择问题、文物古迹修复方案选择问题以及战争干预决策问题等,而这些实际决策问题具有的复杂特征是:①决策环境(情景发展演变情况)复杂;②决策者对决策目标有预期要求;③自然状态(情景)不确定或未知;④备选方案待定或备选方案的实施效果难以估计;⑤决策模型难以建立。显然正是由于这些复杂特征,并且考虑到决策者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以及对信息处理能力的有限性,如果沿用已有的、传统的决策理论与方法来对待与处理,似乎难以解决。因此,迫切需要深入研究新的、有效的决策理论与方法来解决上述具有复杂特征的决策问题。近年来,一些研究成果表明,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通过提取和分析先前解决相似问题的案例来指导并形成解决目标决策问题的方案。在考虑采用传统的决策理论与方法直接解决这类问题困难的情况下,如果针对这些决策问题的特征和决策者的预期要求,通过提取相似案例进行分析并形成当前决策问题的可行方案(即基于相似案例分析的决策)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这也是采用一个新颖的决策分析范式来解决这类决策问题。因此,关于这方面的系统性研究和探讨,即关于基于相似案例分析的决策方法与应用研究,具有前沿性、探索性和挑战性,无论在理论方法方面,还是在应用实践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对基于相似案例分析的决策方法与应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针对现有研究的薄弱之处,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基于相似案例分析的决策方法的研究框架。研究和梳理了案例推理技术(CBR)和基于案例的决策理论(CBDT)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相似案例分析的决策方法的研究框架。具体地,给出了基于相似案例分析的决策分析范式的描述、给出了基于相似案例分析的决策方法的研究框架的描述以及研究框架的有关说明。(2)案例表示与案例属性及其权重的确定方法。具体地,研究了案例表示与案例属性及其权重的确定问题,并分别提出了历史案例与目标案例的形式化表示方法,基于偏差度分数的历史案例的属性确定方法、基于群体语言评价信息的目标案例的属性确定方法和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的属性权重的确定方法。(3)相似历史案例的提取方法。具体地,研究了相似历史案例提取问题,并就相似历史案例提取过程中涉及的一些关键问题,即历史案例与目标案例的属性相似度计算、历史案例与目标案例的案例相似度计算、相似历史案例的筛选及相似历史案例集的构建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分别给出了历史案例与目标案例的属性相似度计算方法、历史案例与目标案例的案例相似度计算方法以及相似历史案例集的构建方法。(4)基于相似案例分析的备选决策方案生成与优化方法。具体地,研究了基于相似案例分析的备选决策方案的生成与优选问题,并就基于相似案例分析的备选决策方案的生成与优选过程中所涉及的一些关键问题,即针对相似历史案例的决策方案的修正、针对目标案例的备选决策方案的生成、针对目标案例的备选决策方案实施效果的评估以及针对目标案例的备选决策方案的排序与优选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分别给出了基于相似案例分析的备选决策方案生成方法、备选决策方案的排序与选择方法以及基于相似案例分析的备选决策方案生成与优选的计算步骤。(5)基于相似案例分析的决策方法的应用研究。具体地,围绕现实中的煤矿瓦斯爆炸突发事件应急方案生成与优选、地铁车站建设项目风险应对策略生成与选择、E-commerce商品推荐方案生成与优选、钢铁企业商业模式的选择等典型决策问题,分别描述了研究问题,阐明了研究问题的实际背景,明晰了研究的现实意义,并针对这些具体的实际决策问题,分别提出了基于相似案例分析的煤矿瓦斯爆炸突发事件应急方案生成与优选方法、基于相似案例分析的地铁车站建设项目风险应对策略生成与选择方法、基于相似案例分析的E-commerce商品推荐方案生成与优选方法和基于相似案例分析的钢铁企业商业模式的选择方法。上述提出的基于相似案例分析的决策方法还可以扩展应用到现实中其它具有复杂特征的决策问题,如新产品设计方案生成及优选问题,企业文化移植方案生成与优选问题,新产品开发项目风险应对策略选择问题,台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生成与优选问题,等等。本文的研究工作及研究成果可为基于相似案例分析的决策方法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方法层面和实际应用层面的借鉴和指导,并为相关研究的扩展与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傅涛[2]2004年在《关于商业设计中客户的分析与研究》文中指出正如尹定邦教授所述,“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和审美性” ⑴,因此,对设计学科的研究始终围绕着设计的艺术审美性和设计的功能目的性。设计作为艺术生产的一个方面,有着必然的艺术含量,需要学习者对设计的审美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设计作为社会生产的一种行业,有着必然的实用功能,更需要学习者努力探索设计的实用价值,发挥设计的社会功效,使设计为社会服务、为人类造福。当前,整个社会环境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商品化进程的步伐不可阻挡,商品经济渗透到每个行业领域,设计的为商业服务的功能特性也日益突出。在商品经济的前提下,我们不妨把设计当作一种特殊的“商品”进行研究,生产该商品的是设计师,购买该商品的是客户。如何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如何使商品满足客户的需求,如何使商品实现价值,这些问题的解决就不仅仅需要生产者的专业生产技术,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推广和促销。当设计师能够了解设计的购买者——客户的需求和动机,并具备与客户融洽相处的技能,再加之专业的设计服务,这样就比较容易实现设计解决客户问题的实用功能,并使好的设计有机会通过客户的传播而广泛运用。

陈星海[3]2016年在《基于CUBI用户体验模型的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创新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CUBI用户体验模型是由内容(Content)、用户目标(User Goals)、商业目标(Business Goals)、交互(Interaction)四部分组件构成。该模型认为有效的体验设计不仅仅是一个漂亮的界面或出色的交互,还需要结合考虑用户目标与商业目标。在当今体验经济时代,商业模式尤其是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创新日益受到多元化的创新驱动因素影响。而用户体验驱动创新专注于对网络消费者当前和未来需求更深入的理解,并由此发展和优化产品与服务给消费者和企业带来持续和独特的价值。因此,它是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驱动因素。数据驱动创新通过采集和分析客户消费行为数据、商业运营和业绩类数据能够发现客户潜在需求和企业自身问题,有助于推动用户体验驱动创新方式的实施。目前设计领域对于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与实践均处于初期探索阶段,本文基于CUBI用户体验模型构建以用户体验驱动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创新的系统性理论框架和指标模型,用于指导和评价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创新。本文的选题源于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创新设计研究与实践中面临的两个基本问题:第一,网络消费商业模式的内容结构模型是什么?第二,网络消费商业模式的数据指标模型是什么?第一个问题回答了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创新的载体和基础,第二个问题阐明了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创新的评价依据。所以,研究网络消费商业模式的内容结构模型与数据指标模型,对于提升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创新效率,衡量其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针对上述研究问题,本文首先通过文献与案例研究结合归纳分析法,得出网络消费商业模式的内容组件。并在分析其创新驱动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的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内容结构。然后,采用比较分析法总结CUBI用户体验模型与用户体验为导向的网络消费商业模式之间的共性。以此为基础,将CUBI用户体验模型导入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的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内容结构,构建了包括商业目标层(Business Goals Layer)、体验需求层(Experience Requirements Layer)、体验行为层(Experience Behaviors Layer)、内容架构层(Content Structure Layer)四个层级的BEEC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创新模型框架。通过对BEEC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创新模型框架四个层级开展内容要素与影响因素研究,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分别构建其度量指标,并运用GQM(概念层(Goal目标)、操作层(Question问题)、数据层(Metric度量))范式对度量指标进行数据分解,探索数据指标的维度和内在关系,构建基于数据指标体系的BEEC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创新模型。因此,文本的创新点为BEEC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创新模型框架与基于数据指标体系的BEEC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创新模型,它们分别提供了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创新的载体、基础与评价依据。最后,本文将后者应用于商业智能分析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通过企业各业务部门对商业智能分析产品的应用实践,比较分析其指导业务决策实施前后的业务数据表现,验证商业智能分析产品及其背后的创新模型对优化企业的产品与服务,最终实现商业模式创新的可行性。具体而言,本文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在分析大量文献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beec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创新模型框架,用于构建网络消费商业模式的内容结构。本文系统的归纳出用户体验模型发展阶段性的特征,总结出用户体验模型发展主要呈现以用户认知心理学为特征的细分领域研究和以产品信息架构为特征的综合体系研究两种并行的发展轨迹。cubi用户体验模型是在产品信息架构叁大饼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体系研究类的体验模型,它的用户与商业目标组件已经涵盖了网络消费商业模式所有的内容组件要素。因此,cubi用户体验模型比网络消费商业模式的内容系统更加丰富,前者对商业模式外在形式—产品与服务的信息形态与体验规范有更具体的分析与描述。将cubi用户体验模型融入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的网络消费商业模式的内容结构,构建beec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创新模型框架,能够为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创新提供实施载体和理论基础。第二,通过对beec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创新模型框架各层级的内容要素与影响因素的归纳分析结合文献与案例研究,总结出创新模型的度量指标。本文在文献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beec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创新模型框架四个层级的内容要素涵义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分析。并依据内容要素及其影响因素结合用户体验视角,针对各层级总结得出:精确度、真实度、激励度、满意度、接受度、完成度、愉悦度、忠诚度、推荐度、流失度、共情度、契合度、支持度、收益度、效率度、识别度、品牌度、创意度共十八个度量指标,以度量创新模型每个内容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程度,并作为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创新的具体评价依据。第叁,基于gqm范式将度量指标进行数据分解,建立数据指标的维度与关系图谱,从而构建基于数据指标体系的beec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创新模型。本文按照gqm范式的叁个呈继承性关系的层级结构,将beec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创新模型度量指标定义为概念层的度量目标,在操作层将度量指标转化为需要解决的一组问题,在数据层将问题拆解成需要考虑的几个要素,将每个要素分解成几个关键数据指标,从而搭建数据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数据指标的维度类型及其内在关系,构建基于数据指标体系的beec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创新模型,为商业模式的设计与创新提供数据建议和依据,也为网络消费平台商业智能分析产品的构建与应用提供系统的理论基础。第四,将基于数据指标体系的beec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创新模型应用于商业智能分析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并进行分析实践和数据验证。本文通过设计实践,将基于数据指标体系的BEEC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创新模型应用于网络消费平台企业商业智能分析产品的信息架构与数据指标体系的设计,并结合可视化的交互界面将企业各业务的数据指标展现出来。企业业务部门人员通过使用该产品,观察数据指标能快速的发现和分析各业务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业务决策的制定。通过比较分析决策实施前后的数据指标,来验证和评价业务决策的有效性。因此,BEEC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创新模型框架给予了网络消费商业模式更加全面系统的创新维度。同时,基于数据指标体系的BEEC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创新模型则为企业应用于自身的商业智能分析产品,指导和评价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客观和全面的理论基础。

白宏[4]2012年在《现代商业模式的本质属性与结构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在很多商业模式文献的开篇甚至封面之上都会见到一则“德鲁克的名言”——“如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尽管没人能注明这条引言的原始出处,但很显然,“名言”的内容体现了企业界乃至学术界的广泛共识。事实上,在新经济条件下,商业模式创新逐渐成了企业提升竞争能力的主要手段,甚至已经成为投资家选择投资对象的首选标准。商业模式理论就是在这种大背景的催生之下悄然产生和迅速发展起来的。和其它新兴学科一样,尽管商业模式理论发展迅速,但是人们对它的理解是有不少差异的。在研究商业模式问题时往往会与战略、营销、计划、组织等传统管理学理念混在一起。由此可见,商业模式理论木身并没有形成明确的概念体系与研究范式。正如琼·马格丽塔在题为“商业模式的缘由”一文中反复强调的那样:“除非我们清楚地界定企业的商业模式的含义,否则这些概念仍会是迷乱的和难于应用的。”事实证明,探索和揭示现代商业模式的本质属性,寻找和建立科学的商业模式概念体系与理论范式已经成为当今管理学界十分迫切的任务,因此才成为本文的选题目标。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是从寻找现代商业模式的本质属性及科学定义入手,逐步深入地探索和揭示构成商业模式的基本元素以及决定商业模式形成的原始动力,并且以此为基本线索构建立起体现商业模式共性特征的基本结构模型。本文还从理论对比和实证统计分析两个方面对所提出的商业模式基本结构模型进行了全面的论证和检验。本论文共分八章,在内容关联性上分为四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涉及绪言和商业模式理论综述两章,共10个小节。该部分内容涵盖对商业模式理论背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对本文研究思路、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计划的概括性介绍;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共计3章、13小节。该板块的内容涵盖对现代商业模式本质特征的分析与探讨,对商业模式理论功能及学科地位的分析与探讨,对形成商业模式的原始动力及其作用机理的分析与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商业模式基本结构模型;第叁部分包括两章,共计11小节,分别从理论对比和实证检验的角度对商业模式基本结构模型进行论证和检验。文章的最后部分是对研究结论的全面总结,包括对本文关键创新点及其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意义和价值的说明。此外,该部分还叙述了对本文研究工作局限性的检讨以及对后续研究的构想。本文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叁个方面。第一,本文首次从时间和空间上全方位揭示了现代商业模式概念的实质与内涵。时间方位上的突破揭示出商业模式产生与演化的客观进程,以及商业模式概念及其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路径与动因;空间方位上的突破分别揭示出商业模式在商业关系、商业网络背景层面上,以及在企业(经营主体)层面上的结构形式及活动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明确地将商业模式的定义划分为系统商业模式和企业商业模式。其中,系统商业模式是指,嵌合在商业网络上的,具有一定网络结构与活动逻辑的局部构成。或简言之,系统商业模式是指已具有模式化特征的商业关系。而企业商业模式则是指,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企业在商业网络背景环境之内,在企业商业理念引导之下逐步形成的与利益相关者之间交易关系的总合,它是特定条件下的交易结构。第二,本文在对商业模式本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概念体系、研究思路和理论构架。这个理论体系和研究思路为本文的其它研究内容提供了基本前提和研究逻辑。第叁,本文透过商业模式结构的表象,将目光直接聚焦到构成商业模式的物质基础和形成机制之上,并且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基本结构模型。研究发现,无论商业模式复杂程度如何,它都是由主体企业、合作伙伴以及顾客等叁种基本元素构成的,这些元素之间的交易活动遵循着价值发现、价值聚集(包括价值锁定)、价值交易,以及价值实现(包括价值分配)的逻辑展开。交易展开的结果形成了一个由商业模式构成元素为基本向量在商业模式价值运动空间上形成的结构矩阵。显然,该矩阵的每一个结点都具有明确的含义,它们分别代表着某个特定经营主体在相应价值运动环节上的角色、利益、职能以及行为趋向。矩阵的整体结构关系则体现不同结点之间的交易关系,它可以预测各种可能发生的商业行为。通过理论对比和实证检验分析得知,该模型一方面能够囊括现有商业模式理论对结构问题的所有观点,另一方面还能够作为对现实商业模式进行考察、分析乃至设计、创新的实用工具。因此,本文称之为商业模式的基本结构模型。该模型是本文的核心创新点,它能够为商业模式结构问题研究提供一个通用的视角与尺度。在对研究成果的检验方面,本文选择了运用理论比较和实证统计分析进行双重论证的方法。在理论比较方面,文章选择了32个代表性学者的观点作为参照对象。对比研究表明,所有学者对于商业模式构成因素的观点都可以在商业模式结构模型当中获得解释,并且没有出现冲突和疏漏的情况。从而证明商业模式基本结构模型揭示了问题的本质特征,因而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可靠的通用性;在实证检验方面,本文通过访谈和调查获得329份有效问卷。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商业模式基本结构模型在结构关系上符合现代企业商业行为的现实状况。综上所述,本文对商业模式的理论体系及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商业模式结构模型。这些研究成果将成为今后商业模式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独特启示和有益参考。

陈全兴[5]2012年在《基于价值理论的商业银行多维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绩效评价是以评价经营绩效为主线的综合性经营管理活动,包括绩效评价基础体系建设、指标选择与标准设置、绩效计量与差异分析、评价结果应用等内容。绩效评价历经了成本管理、财务指标管理和战略管理等多个阶段,在理论和实务中,一直都是管理会计领域的研究重点,并为世界各国企业广泛应用。商业银行作为从事金融服务的企业,价值经营最大化是其经营管理的最终目标,运用绩效评价实现分工协作的价值创造模式和互利共赢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已成为共识。但从目前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现状看:其理论基础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绩效评价的研究框架有待完善,在评价主体的界定、评价方法的应用、指标体系的选择和评价机制的建设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特别是在绩效评价路径方面,亟需突破传统机构维度单一化的限制,向产品、部门、员工和客户等新兴维度有效拓展。在实践应用中,绩效评价指标在不同层级的适用性还有待检验,获取绩效评价数据的手段还不够科学,绩效统计规则及相应的配套措施有待研究。因此,研究商业银行多维绩效评价的理论和实务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绩效评价理论体系,也有助于总结实务经验、拓展实务应用,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管理水平。本研究以规范研究和经验研究为基本研究方法。在阐述有关理论部分时以定性的规范分析为主;在介绍商业银行各维度绩效评价的实践经验、分析绩效评价案例时采用个案分析方法;在检验绩效评价指标适用性的部分,采用统计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在对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理论、多维绩效评价框架等理论部分介绍、总结和整合时,运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思维方法;在分析各维度绩效评价流程时,大量采用图表与文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形象的描述,同时总结具体问题并抽象为绩效评价的方法和模型,使得绩效评价各维度、变量和数据之间的关系简洁,脉络清晰。本研究的范围限定为与处于正常经营运转周期的大型商业银行绩效评价过程相关的主要理论和实务应用,以价值创造——价值分享——价值经营为主线,包括现状思考、理论基础、多维绩效评价框架、各维度分析及多维绩效平台构建等方面。本研究共分为八章:第一章说明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基于价值理论确立多维绩效评价研究目标,从多个维度拓展绩效评价研究思路,对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等内容进行阐述。第二章汇集整理价值理论与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回顾价值理论对绩效评价的总体影响,梳理商业银行多维绩效评价的发展历程,介绍商业银行多维绩效评价的实务案例和关联内容,并对研究文献进行评述。第叁章分析绩效评价的现状,从商业银行发展历程与监管环境、绩效评价管理模式等角度,总结绩效评价路径单一化的现状,思考成因和影响因素。第四章阐述商业银行的价值内涵,拓展绩效评价多维路径,构建商业银行多维绩效评价框架,探索商业银行价值创造的实现模式,完善互利共赢的价值分享机制。第五章统计和分析商业银行传统维度绩效评价指标,并对指标的适用性进行检验,揭示各项指标与价值创造的关系。同时为财务集约化改革更好的服务于绩效评价,提出创新性的管理思路。第六章在产品维度设置商业银行产品线,构建产品价值评价模型和报告。在部门维度建立部门产品对照关系,完善分润机制。在员工维度运用全产品营销积分方法,协调分工,兑现绩效。在客户维度构建客户价值评价模型,分析客户贡献和组成结构。第七章借助科技化手段,整合传统维度与新兴维度的绩效评价,通过多维绩效平台项目的设计和功能模块研究,集成商业银行相关数据系统,实现多维绩效评价在商业银行一体化发展中的整合目标,拓展客户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第八章总结研究结论,为商业银行提高绩效评价管理水平提供政策性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可归纳为如下六个方面:一、关于商业银行多维绩效评价研究的意义商业银行多维绩效评价,是围绕价值这一中心思想,传导价值创造和价值分享的管理意图,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揭示价值来源,推动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目标、标准、方法和机制发生根本性改变,促进商业银行的价值最大化。多维绩效评价应对了分工协作的价值创造模式和互利共赢的利益分配机制所提出的新挑战,服务于商业银行提升市场竞争力、产品竞争力和服务竞争力的战略发展目标和实践管理要求。二、关于商业银行多维绩效评价的现状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发生了连续的演变和梯次的推进。目前,绩效评价路径还呈现单一化的局面:实现绩效评价的科技化手段还不强,评价结果的权威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受到质疑:绩效评价的制度建设与绩效评价的文化传承还不健全,缺少统一的制度制定者;绩效评价结果在资源配置、员工薪酬分配等方面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绩效评价在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中的定位还比较模糊,与预算管理、资源配置还需更紧密的协作,绩效评价的核算基础还需要巩固和创新。叁、关于商业银行多维绩效评价框架的构建基于价值理论的最新发展,以价值创造导向性、价值贡献评价模式、价值分享理念等作为理论基础,拓展绩效评价多维路径,以绩效评价主体、绩效评价要素、绩效评价方法和绩效评价机制为核心,构建商业银行多维绩效评价框架。结合多维路径,在实现战略价值、流程控制与结果衡量、信息分享、知识传承以及整合管理等方面发挥绩效评价的功能。四、关于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五个维度基于价值理论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路径是:在机构、产品、部门、员工和客户等五个维度,运用绩效评价指标,客观真实地计量商业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各类产品线、各专业部门、各类型员工以及客户所创造的价值。突出战略思路的传导性,也兼顾相关者利益,以指标、权重和标准的设置来平衡利益相关者对管理权的控制和争夺。传统维度绩效评价,其关键点是做好不同层级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检验。各项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要与价值最大化目标保持相关性,与管理层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性,适应不同层级的管理要求,设置合适指标。新兴维度绩效评价,是引领商业银行价值转型、激发各相关利益方积极性的最佳切入点。在商业银行的转型过程中,丰富产品线的设置,并以产品贯穿起部门、员工和客户,为商业银行建立分工协作的价值创造模式找到了有效途径,体现出从产品导向走向服务导向和客户导向的发展趋势,创新了产品、部门、员工和客户的价值贡献的计量模式与报告方式。在各部门之间、各类型员工之间建立起互利共赢的分润机制,营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最终在市场末端架设起满足客户需求的业务服务流程,拓展客户资源,提高商业银行美誉度。五、关于商业银行多维绩效平台的构建以科技化的手段实现多维绩效评价的信息化,是商业银行实现管理提升的新理念。多维绩效平台的构建将成为绩效评价的主要载体,基于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信息的统一加工和展现,将分散的系统集成为放射状的系统体系,实现对机构、产品、部门、员工和客户等五个维度评价指标的计量和数据信息的共享,为商业银行提供一套关于绩效评价理念、方法、技术与应用于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对推进商业银行一体化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和集约化精细化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六、关于多维绩效评价与经营管理之间的良性互动绩效评价与经营管理的其他内容要实现良性的互动。在内部管理体系中,运用多维绩效评价的信息,为预算管理、资源配置、人力资源晋升等提供有效的判断和支持。对外服务经营中,为及时监测产品营销业绩、加强部门协作关系、掌握客户需求变化,鼓励员工参与市场竞争提供决策依据和发展动力。本研究基于价值理论,积极学习借鉴现有研究成果,在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都具有一定创新,主要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构建商业银行多维绩效评价框架。以价值理论为理论指引,深入剖析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本质、特征和功能,界定商业银行多维绩效评价的主客体,拓展多维绩效评价路径,研究多维绩效评价方法,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在整合各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构建商业银行的多维绩效评价框架。运用指标体系衡量商业银行各维度的价值贡献,揭示价值来源,实现价值在部门、员工之间的合理分享,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实现商业银行整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二是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检验绩效评价指标的适用性,在分析机构维度各指标与价值贡献指标的相关性,有效解决绩效评价指标价值导向不突出、应用欠规范的难题,为优化指标的选择和运用探索了可行性。叁是全新诠释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内容。在整合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拓展性地对产品、部门、员工和客户等维度的绩效评价特征、流程和相互间的协调统一性展开研究。综合应用商业银行的产品价值贡献,贯穿起产品、部门、员工和客户等多个维度。四是提出构建商业银行多维绩效平台的实践创新。以科技化手段集成绩效评价相关数据来源,创新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基础核算体系,提升多维度绩效评价信息的质量,增强绩效评价的权威性与准确性。运用多维绩效平台,向多个维度推广价值经营理念,推动商业银行一体化建设,丰富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多维绩效评价是商业银行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作者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尝试。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加之作者能力有限,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本研究力求构建一个包含绩效评价主体、要素、方法、机制和五个维度在内的框架体系,研究的深度有待加强:二是限于作者的计量知识、数据处理能力和商业银行数据安全性、保密性等客观因素.实证研究不足。

张长锐[6]2015年在《基于职业适应性的建筑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上世纪初现代建筑学的学科概念与教学模式传入中国,几代建筑学人一直在探索建筑师的培养方法。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着手建立规范化的建筑师实践、管理制度以及建筑教育的评估体系,从而使建筑教育与建筑师职业发展之间有了更为明晰的对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建筑教育与建筑师职业体现出了发展上的逻辑共生关系,但基于我国自身的国情,两者之间尚未建立成熟的互动机制,尤其在职业教育中关于学习路径与教学方法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在国际社会对建筑教育成果互认以及学科发展互融的背景下,探索建筑教育在建筑师职业适应性层面的理论与方法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对建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本文紧密围绕建筑教育与其职业适应性而展开,基于对国内外建筑教育走向职业化的历程和建筑师职业群体特点的梳理,从宏观、中观、微观的叁个层面对不同的教育体系与教学实践方法进行论述。其一,从宏观角度的教育学本体入手,特别是对以唐纳德·舍恩和大卫·科尔布等人为代表的注重“过程式”和“反映式”的学习理论加以分析与总结,并根据上述思想对建筑教育中“教”与“学”的行为主体进行辩证的对比研究。其二,中观视野则聚焦在以“鲍扎”、“综合工科学院”、包豪斯、“德州骑警”、AA建筑联盟为代表的教学体系或模式上,从探寻建筑师职业教育本源的角度对“教法”进行了总结和比较,并对英美等国在建筑师职业框架与学科互动机制的建立方面也做了回顾。其叁,在建筑教育与职业适应性的微观层面关注了课程形式的研究与创新。论文对“情景项目”、“建筑设计教学模型(MADE)”、“乡村工作室”等具备职业实践特点的设计课程进行研究,通过成果汇总以及对各自评价标准的描述,阐明了课程的特点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建筑教育评估”、“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针对建筑教育职业化途径的论述,尝试提出关于建立建筑教育职业化生态环境的论题,即在建筑教学和文化普及层面渗透职业文化,并且在课程的设置上探讨适应本地区职业特点的实践课程模式,从而形成教育与职业的良性互动,希望为我国建筑教育的职业适应性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何升轩[7]2016年在《基于B2B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相互结合产生出各种新的经营模式。其中,传统供应链交易模式和商业银行贷款模式与电子商务技术相结合,产生了基于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基于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与非商业银行自营的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合作,它们同为供应链参与企业提供的通过线上操作完成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基于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充分利用供应链的特点结合互联网技术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升了中小企业的获利能力。同时,线上供应链金融还有效地降低了商业银行与融资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减少了信贷风险。线上供应链金融的研究仍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学术界已经进行了线上供应链金融概念、融资模式、线上供应链金融参与各方的收益和线上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识别等方面进的研究,但未对基于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评估和预测进行全面而深入地研究。与此同时,在理论体系上也并未对基于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研究形成有力的支撑。由于线上供应链金融是多主体、多环节、多步骤的融资系统,其风险是由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风险指标所决定,所以风险的评估与预测应通过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着基于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在实务操作中体量不断的加大,对其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与预测至关重要。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不仅影响着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还影响着供应链的顺畅运作。有鉴于此,本文从基于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相关理论入手,进行理论总结与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构建出一个能够对基于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进行评价与预测的理论模型框架。随后,构建参与各方的博弈模型,将理论与实际融资模式相结合,通过对风险产生机理的分析进行风险识别,从而构建出一个能够将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定量与定性风险指标相结合的风险评价体系。进而,将从系统论角度出发研究方法结合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评价指标,设计出一个不仅能够对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进行静态与动态评价,还能够对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进行融资周期内风险进行动态预测的模型。而后,通过对模型及案例的分析提出了线上供应金融风险管理的对策及建议。根据以上的研究思路,本文首先将国内外关于供应链金融和线上供应链金融的研究进行文献整理。根据已有成果结合实际情况对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再根据对线上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的深入分析,构建了由委托代理理论、供应链风险管理理论、系统论、金融脆弱性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博弈论以及自偿性理论相结合的理论模型框架。同时,依据博弈论对线上供应链金融中B2B电子商务平台与核心企业、融资企业的博弈以及B2B电子商务平台与商业银行间的博弈进行分析,指导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识别、评价与管理。然后,结合理论模型框架从风险生产机理出发,对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进行识别,构建了基于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体系。而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将定性与定量的风险指标进行静态风险评价的研究。紧接着,将静态风险评价的结果与解释结构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相结合进行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动态评价及预测的研究,形成出了一个能够对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进行风险评价和风险预测的多步骤模型,以层级分析法为所有风险评价的基础方法,进行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级的结论采用系统动力学进行风险评价。与其他采用这叁种方法结合的研究不同,本文在结束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系统动力学风险评价后,通过改变风险初始值,进行融资发生前风险控制效果的评价。随后,结合层次分析法得出线上供应链金融事前风险控制的最有效手段。紧接着,再通过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案例进行多步骤模型的实际测试。最后,根据各部分得出的结论提出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若干建议。本文得到的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构建线上供应链金融中B2B电子商务平台与核心企业、融资企业的博弈模型以及B2B电子商务平台与商业银行间的博弈模型,得出线上供应链金融各参与者在制定融资监管决策、融资审查决策及融资信息共享决策时的影响因素。从而,进一步提炼出可能影响供线上应链金融风险的因素。通过分析B2B电子商务平台与核心企业、融资企业之间关于融资监管的博弈结果可以得出,在线上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研究中需要关注融资企业的经营情况和未来发展能力、核心企业的发展水平和对信誉的的重视程度、质押物在融资到期时的价值等因素可能产生的风险。而在B2B电子商务平台与商业银行关于融资审查的博弈结果中可以得出,在线上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研究中需要关注商业银行与B2B电子商务平台在审查的努力程度、融资利息的分配情况、专业性水平、合作模式以及关系地位等方面所产生的风险。同时,在B2B电子商务平台与商业银行关于信息共享的博弈结果中可以得出,B2B电子商务平台向商业银行共享融资信息的程度直接影响着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大小。这些博弈结果为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影响因素提取指出了方向。(2)构建了基于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线上供应金融风险评价体系。从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相关理论出发结合线上供应链金融各融资模式特点,进行风险生成分析,从而进行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识别并将风险进行分类,最后构建了由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基于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体系。该体系包含了6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80个叁级指标,系统且全面地概括了线上供应链金融所有的风险。同时,从博弈论、金融脆弱性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出发结合线上供应链金融的流程,根据风险生成机理发现了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与商业银行之间合作关系对于基于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影响,简称电银关系风险。随后,通过分析案例得出无论是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还是系统动力学对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进行评价,电银关系风险在融资周期内对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均有明显影响。同时,结合层次分析法的结论可以得到在事前加强B2B电子商务平台和商业银行的合作密切程度最能够有效防范电银关系风险的产生。(3)建立了基于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静态评价的模型。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以实证形式分析了各风险指标对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影响比重。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线上供应金融风险评价体系内的定性与定量指标进行评分,得出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评价值。通过案例证明静态风险评价能够有效地对线上供应链金融系统在融资发生时的风险进行评价。(4)设计了基于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动态评价的模型。从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体系出发构建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系统动力学模型。将静态风险评价中的层次分析法结论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结论,与系统动力学模型和解释结构模型相结合,进行线上供应链金融融资周期内风险变化的仿真预测。运用层次分析法形成了系统动力学模型中方程的系数,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结论则成为系统动力学模型中的初始变量和常量。通过对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仿真模拟形成了对融资周期内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变化的预测。同时,还通过对系统动力学模型初始值的调整,研究了事前风险控制在线上供应链金融融资周期内的作用效果。通过对案例的研究,证实了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是可行的。另外,根据案例分析得出在线上供应链金融的融资行为发生前采取降低流程风险、降低技术风险、降低融资审批风险、提升电银合作密切程度以及让融资企业寻求更优质的交易对手等方式能够最有效地降低线上供应链金融在融资周期内的风险。(5)运用静态及动态风险评价对线上供应链金融案例进行风险仿真分析的结果表明,线上供应链金融案例中的融资风险在融资周期内是一个先抑后扬的变化过程。商业银行与第叁方B2B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将仿真模拟结果中风险值最低的时间点设定最为合适的融资期限,这样能够保证线上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水平最低。另一方面,由于主要风险对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影响程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融资期内,不同时间点线上供应链金融参与企业应该主要控制的风险种类也不同。在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中最需要进行风险控制的是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电银关系风险。此外,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事前控制对融资周期内的影响程度及有效性可以根据融资周期同一时间点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值的不同进行测度。(6)通过系统动力学的仿真预测能够丰富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预警体系。通过模拟仿真能够为线上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与处理提出建议。通过提升各参与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优化风险管控制度,完善风险预警及处理预案和引入金融衍生品等风险控制及处理手段,可以有效的进行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的管理。

刘先[8]2016年在《经济周期波动与银行风险控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新世纪以来,金融行业有效的配置了稀缺的资源,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金融行业作为现代经济血液的功能越来越重要。而现代金融体系中最基础,却又是最重要的商业银行体系的核心地位越来越重要,商业银行体系理应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一类特殊的企业,自从其诞生以来就伴随着风险。因此,商业银行自成立后就每时每刻离不开发现风险,经营风险,规避风险,商业银行的监管机构及商业银行本身就在不断的寻求改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以求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本文系统分析和比较了内地商业银行与香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系统,其中主要涉及到中国内地的商业银行与香港地区商业银行的风险形成机理的比较与分析;内地与香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体系框架、法制环境、外部监管体制及内部控制体制等方面的比较与分析;内地与香港商业银行风险度量的比较研究等。试图将香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先进理论运用到内地商业银行风险控制领域,重点通过向量自回归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经济周期波动对两地银行风险控制的影响,以及探索两地所表现出来的对风险的不同应对状况和两地之间风险控制框架异同,找出其中的特殊性和关联性。本文就中国内地商业银行及香港地区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的改良,从内部预防与操作体系及外部环境两方面提出若干设想。对于商业银行发达国家(地区)的风险管理经验进行批判的吸收,结合我国内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建立起有我国特色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风险度量和管理模型;建立起良好的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模型,完善我国内地商业银行目前的信用评级制度,为风险管理提供客观公正的企业信用资料;建立起良好的信用外部环境,完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数据库,建立起我国内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模型,以数据库为基础检验风险管理模型的有效性;加快我国内地内地金融业的市场化的进程,加速金融法律相关研究;重视社会及商业银行内部的信用文化建立,重视内地商业银行的内部信用制度创新。

陈秀芳[9]2014年在《基于价值流的绿色商业模式本质特征与结构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下,企业的发展环境也在随之改变,竞争的加剧让企业更加重视对商业模式的追捧,绿色商业模式的概念和特征作为一个新的命题吸引着政府、企业家和学者的关注,但是目前有关绿色经济环境下商业模式的研究虽然较多但尚未形成体系,本文在对比传统商业模式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上对绿色商业模式进行了分析,清晰界定了绿色商业模式内涵及特征,构建了绿色商业模式的结构分析模型,丰富了绿色商业模式的理论研究体系。首先,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两个转型、叁个特征和四个界面角度界定了绿色商业模式的内涵:企业商业战略转型是指以产品为重心转向以服务为重心,企业运营管理转型强调以可持续价值流管理为重心;本文提出绿色商业模式的特征包括环境可持续性、服务导向性以及创新性;并从市场界面、企业界面、客户界面以及盈利界面研究了绿色商业模式的四个界面要素。其次,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绿色商业模式结构模型。通过价值流理论分析,绿色商业模式价值模型,并基于价值模型深入分析,提炼绿色价值发现、绿色价值锁定、绿色价值创造以及绿色价值实现的结构要素;本文构建模型对绿色商业模式本质进行研究,从价值分配方式和市场噪音两方面进行了绿色价值实现的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绿色商业模式的结构模型。最后,对绿色商业模式结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合绿色商业模式结构模型提出假设,并根据假设设计问卷,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本文中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假设绝大部分得到验证,实证分析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支持了绿色商业模式的结构模型,其合理性与适用性也得到了验证。本文从价值流角度出发,对绿色商业模式进行研究,这不仅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商业模式升级与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最后还给政府倡导企业构建绿色商业模式提供了合理化的政策建议。

梁光雁[10]2010年在《现代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创新研究》文中提出服务创新结合企业核心产品已成为现代制造业企业争夺客户的重要手段,服务创新也成为企业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的重要工具。制造业服务增强现象的发生,使得服务创新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成为现代制造业企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目前在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影响背景下,现代制造业企业正发挥诸如“工业解决方案工厂”这样的服务创新,以期来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和取得可持续性发展,延长企业生命周期。然而,目前关于服务创新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服务业(第叁产业),对现代制造业的服务创新研究相对较少,尚缺乏相关系统研究以支持现代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的开展。正是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现代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的基本理论,系统研究了服务创新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从而为现代制造业企业进行服务创新和取得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可操作的方法指导。本文通过7章的叙述完成了预定的研究内容。各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确定了全文的研究问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本章分析了进行现代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了针对现代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指出了研究现代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的重要意义在于把握服务创新实质和指导企业服务创新实践。本章还为全文的研究作了规划,指出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设计了全文各章节的研究内容。第二章对有关服务和服务创新的各种理论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对有关制造业服务创新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第叁章对现代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分析指明了方向。第叁章系统分析了现代制造业服务创新的基本理论,首先专门对制造业的服务特点、发展历程、制造业服务创新的概念内涵等进行梳理分析,揭示了制造业的服务创新虽然类似于服务行业,但又存在明显区别,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制造业的服务创新概念。接着在相关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现代制造业服务创新进行概括归纳分析,包括制造业服务创新的主要类型、典型模式和基本特征,这些分析为第四章探讨现代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的相关研究打下了基础。本章最后对现代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的基本规律进行了分析概括,提炼出六项关于服务创新规律性的结论,为后面深入探讨现代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做好了铺垫。第四章在第叁章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现代制造业的服务化和企业服务创新增强作用机理。本章首先从现代制造业服务化的基本分析展开,梳理分析了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发展趋势、成因和如何推进服务化进程。接着从竞争战略的角度探讨现代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化,包括现代制造业企业为什么选择服务化竞争战略,和如何实施服务化竞争战略并取得什么效果,针对这些问题,本章通过选择典型案例来进行充实说明。本章最后分别基于差别化机理和生产函数与要素替代机理,理论分析了现代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的增强作用机理,这些分析将为后面章节探讨现代制造业服务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增强影响作用打下理论基础。第五章首先分析了与服务创新密切相关的服务利润链,解读了服务利润链模型,指出服务领先战略和成本领先战略构成了“服务利润链”的核心内容,因而进一步地指出了利用服务利润链可以进行有效的服务创新管理。接着,本章分析指出了现代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的成果体现,从企业生产方式的转移、企业财务收益、客户价值、企业竞争力与战略成功等方面揭示服务创新可能给现代制造业企业带来的收益。最后,基于第四章节对现代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的增强作用机理分析及相关论述,本章对差别化机理和要素替代机理构建实证模型,建立理论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从服务创新对现代制造业企业绩效的影响角度,实证检验了服务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增强作用和影响关系。本章发现,从所取得的数据分析,由服务差别化实证模型的实证结果指出:组织资源投入对创新服务质量的提升具有显着性正向影响,创新服务质量又对客户绩效产生正向作用,最终客户绩效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显着性影响,这说明,现代制造业服务创新对企业绩效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而由要素替代实证模型的实证结果指出:组织资源投入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显着影响,而要素替代变量对组织资源与企业绩效间的调节作用尚不明显;并分析了出现上述检验结果的可能原因。这样,第五章通过实证验证了服务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增强作用和正面影响关系。第六章在前面所有章节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现代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的管理支持平台及创新动力影响因素。本章首先分析了现代制造业企业进行服务创新的管理支持平台,提出应用平台方法来构建客户服务平台和支持企业的服务创新,并指出了利用客户服务平台支持服务创新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接着本章探讨了现代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的驱动力因素。本章最后从外部环境因素、外部行为者和内部动力因素叁个方面对现代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的动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典型的现代制造业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实证指出了企业的核心能力、客户导向的战略原则、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网络化、创新研发部门的设立和投入对现代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创新有较强的推动作用。而企业员工素质和激励、企业对外界的关注、外部环境因素和领导的创新欲望对现阶段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创新只是部分显示出推动作用。第七章进行全文总结,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并讨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下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关于制造业服务化及其发展本文认为,现代制造业的服务发展经历了叁个阶段,即服务初始化、服务规范化和服务产品化阶段。指出了企业服务产品化发展需要从服务专业化、服务标准化和服务多元化(个性化)叁个方面努力,从而为企业和客户创造双赢。并通过典型案例说明了现代制造业服务化的核心理念是依托核心产品,通过创新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客户价值增值,并促进自身企业竞争力的提高。(2)、关于现代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的增强作用机理本文对现代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的增强作用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结合中国现代制造业的产业实践,运用产业组织(Industrial Organization)中的产品差别化理论,针对服务创新对企业作用的差别化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同时以传统的生产函数模型和要素替代原理为基础,通过构建基于派生生产函数的要素替代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制造业企业实现服务差别化竞争的最优要素投入,这些分析为研究现代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及其对经营绩效的增强作用打下了理论基础。并从中推断出中国制造企业的服务竞争可能尚未进入成熟和高级阶段。(3)、关于服务创新管理支持系统本论文探讨了现代制造业企业进行服务创新的管理支持平台,提出应用平台方法来构建客户服务平台和支持企业的服务创新,并指出了利用客户服务平台支持服务创新的工作原理,即现代制造业企业客户服务平台是服务创新与实施所需的一组共享的人力、部门、设备和信息系统的集合,它根据模块化的思想构建,是一系列子系统及其相关接口组成的公共架构,其构建依赖于企业在市场理解、服务技术、服务流程、组织能力等多方面的核心能力,从而在理解和细分客户对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应用客户服务平台对不同的客户群提供多样化、定制化的创新服务;客户服务平台本身也会随着技术、市场的变化而动态更新。(4)、关于服务创新与服务利润链本文分析了与服务创新密切相关的服务利润链,解读了詹姆斯·赫斯克特提出的服务利润链模型,从而指出服务领先战略和成本领先战略构成了“服务利润链”的核心内容:服务链基于服务领先战略,而服务创新正是保持这种服务领先优势的保障;利润链基于成本领先战略,其与服务链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因而进一步地指出利用服务利润链可以进行有效的服务创新管理。(5)、关于服务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增强作用和影响关系通过分析现代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的增强作用机理,本文对差别化机理和要素替代机理构建实证模型,建立理论假设并进行了实证检验,从现代制造业服务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角度,实证检验得出了服务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增强作用和影响关系如下:1)通过构建服务差别化实证模型,并实证指出:组织资源投入对创新服务质量的提升具有显着性正向影响,创新服务质量又对客户绩效产生正向作用,最终客户绩效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显着性影响,这说明,现代制造业服务创新对企业绩效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2)通过构建要素替代实证模型,并实证指出:组织资源投入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显着影响,而要素替代变量对组织资源与企业绩效间的调节作用尚不明显。此实证所揭示的这个现象,可能也正好反映了目前国内制造业企业实际的状况:服务要素替代强度通过对组织资源投入而对企业最终绩效产生间接影响,而不完全对两者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这种通过服务创新实现服务差别化竞争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国内制造业企业的服务竞争尚未进入成熟和高级的阶段。(6)、关于现代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的动力影响因素本文探讨了企业服务创新的驱动力因素,以此为基础,从外部环境因素、外部行为者和内部动力因素叁个方面对现代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的驱动力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典型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数据的实证指出,企业的核心能力、客户导向的战略原则、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网络化、创新研发部门的设立和投入对现代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创新有较强的推动作用。而企业员工素质和激励、企业对外界的关注、外部环境因素和领导的创新欲望对现阶段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创新只是部分显示出推动作用。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过去关于服务和服务创新的研究,更多是围绕服务业(第叁产业)进行,对制造业的服务创新研究相对较少,尤其缺乏专门针对现代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创新研究。而现代制造业企业正在不断强调服务创新理念,在开展产品技术创新的同时融入服务创新,发挥诸如“工业解决方案工厂”这样的服务创新来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和追求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本论文是围绕现代制造业企业进行服务创新研究,这与企业管理的研究紧密结合,在研究的对象上比较新颖,同时在研究主题的展开上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2)、本文运用了产业组织(Industrial Organization)中的产品差别化理论,结合中国现代制造业的产业实践,对现代制造业服务创新增强的差别化机理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服务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增强影响作用,这拓展了服务创新的相关研究领域。(3)、提出了服务创新规律研究的命题。目前涉及“服务创新规律”的研究较少,尤其是现代制造业领域里关于服务创新规律的研究还不多。本文探讨了现代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的基本规律,提炼和概括出六项服务创新的基本规律,这为从规律上认识和把握现代制造业服务创新提供了参考。(4)、提出了服务创新管理支持系统的命题,本文应用了平台方法来构建客户服务平台和支持企业的服务创新,确定了服务创新管理支持系统的类型和层次,探索了现代制造业企业进行服务创新的管理支持平台,这拓展了服务创新的研究领域。总之,本文在服务创新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研究企业服务创新的本质出发,探索了现代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创新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为相关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基于相似案例分析的决策方法与应用研究[D]. 李永海. 东北大学. 2014

[2]. 关于商业设计中客户的分析与研究[D]. 傅涛. 中国美术学院. 2004

[3]. 基于CUBI用户体验模型的网络消费商业模式创新与应用[D]. 陈星海. 湖南大学. 2016

[4]. 现代商业模式的本质属性与结构特征研究[D]. 白宏. 东华大学. 2012

[5]. 基于价值理论的商业银行多维绩效评价研究[D]. 陈全兴. 东北财经大学. 2012

[6]. 基于职业适应性的建筑教育研究[D]. 张长锐. 天津大学. 2015

[7]. 基于B2B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价研究[D]. 何升轩. 吉林大学. 2016

[8]. 经济周期波动与银行风险控制[D]. 刘先. 辽宁大学. 2016

[9]. 基于价值流的绿色商业模式本质特征与结构研究[D]. 陈秀芳. 中国矿业大学. 2014

[10]. 现代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创新研究[D]. 梁光雁. 东华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关于商业设计中客户的分析与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