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神经外科,广西南宁 530013;2.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胃肠外科,广西南宁530013)
课题项目:广西医药卫生自筹经费计划课题 合同号 :Z2014558
【摘要】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降压膏贴敷治疗脑出血后高血压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 年1 月至2015 年6 月在我院住院的100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心理组34 例采用心理护理干预+ 降压膏贴敷+ 常规降压,常规组33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降压膏贴敷+ 常规降压,对照组33 例采用常规护理+ 常规降压。观察三组治疗前和治疗7d 时血压水平和治疗效果。结果 三组治疗前SBP 和DBP 均维持在较高水平,7d 后SBP 和DBP 均较治疗前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三组SBP 和DBP 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治疗后7d,心理组降压效果最好,SBP 和DBP 均低于常规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常规组血压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SBP 和DBP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心理组疗效高于常规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常规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降压膏对脑出血后高血压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心理护理干预可增强降压效果。
【关键词】脑出血后高血压;中药穴位贴敷;心理护理干预;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73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6-0867(2015)03-0053-02
脑卒中严重危胁人类的健康,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第二大病因,预计到2030 年,全球脑卒中的发病人数可达2.3 亿[1]。出血性卒中约占脑卒中总数的五分之一,是我国人口死亡和致残的第一位病因[2]。高血压是引发出血性脑卒中的最常见的基础病和伴发病,二者之间关系密切,近四分之三的脑出血患者可出现高血压反应,且血压的变化和疾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3],因此使急性脑出血患者的血压稳定到一定范围内,减少病变区脑细胞的损害,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中医药穴位贴敷法治疗高血压病由于无药物反应的副作用, 能使血压稳定在一定水平, 无痛苦、适宜于长期综合治疗,本研究对120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心理治疗配合中医药对脑出血后患者血压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 年1 月至2015 年6 月在我院住院的100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61 例,女39 例,年龄54 ~ 79 岁,平均年龄(64.18±6.37)岁,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心理组34 例采用心理护理干预+ 降压膏贴敷+ 常规降压,常规组33 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降压膏贴敷+ 常规降压,对照组33 例采用常规护理+ 常规降压。三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吸烟史、血压、糖尿病史、冠心病史、降压药服用史、出血部位、血脂体积、NIHSS 评分和GCS 评分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头部CT 或MRI 检查有脑出血,符合WHO 的脑出血诊断标准[4];②入院时检测收缩压>150mmHg;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④既往无脑卒中病史或有卒中病史但未有明显后遗症;⑤病人清醒, 能配合完成检查;⑥患者和直系家属知情愿意配合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病史;②存在主动脉夹层或高血压脑病等;③有降血压的禁忌症;④继发于外伤、脑梗死、肿瘤、溶栓后等的出血;⑤患者病情危重、昏迷或意识障碍,不能配合研究者。
1.3 研究方法 基础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均给予脱水、改善循环、营养脑细胞、脑保护剂等治疗。常规护理方法:指导患者体位、每2h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对患者彻底充分吸痰、定时帮患者翻身等,并及时将患者病情变化向医生报告。对照组,血压在150 ~ 200mmHg 时不给以降压治疗,> 200mmHg 静脉给予乌拉地尔针或口服卡托普利使血压降至200mmg 以下停药[4],采用常规护理。常规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降压膏(药物组成:川芎、牛膝、吴茱萸)贴敷神阙及双侧涌泉穴, 每日更换1 次。心理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尊重关心患者,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指导,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1.4 疗效评价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 显效: ①舒张压下降10mmHg 以上, 且降至正常范围; ②舒张压未降到正常, 但下降20mmHg 或以上, 须具备其中1 项。有效: ①舒张压下降不及10mmHg, 但已降至正常范围; ②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10~19mmHg, 但未降至正常范围; ③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mmHg或以上, 须具备其中1 项。无效: 治疗后血压下降未达到以上标准。
1.5 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治疗前和治疗7d 时血压水平和治疗效果。
1.6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 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标准差的方式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或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 < 0.05 为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压变化 三组治疗前SBP 和DBP 均维持在较高水平,7d 后SBP 和DBP 均较治疗前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三组SBP 和DBP 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治疗后7d,心理组降压效果最好,SBP 和DBP 均低于常规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常规组血压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SBP 和DBP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果见表1。学意义(p < 0.01)。结果见表2。
3 讨论
脑出血导致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据统计,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高达40%。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作多,高血压是临床最常见、最重要,也是临床可干预的一项危险因素。脑出血患者血压升高一方面是因为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未规律服药,另一方面脑出血急性期应激性儿茶酚胺和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心理应激、颅内压升高、脑组织灌注下降等因素紧密相关。既往认为,脑出血后的血压升高对患者的影响是双面的,一方面有助于维持颅内血流灌注,另一方面也可加重组织水肿,导致继发性的损伤。但Powers 等[6] 研究显示,在脑出血急性期进行强化血压管理,动脉压下降并没有导致血肿组织周围灌注量的改变,提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有较好的血压降低耐受能力,因此应早期给予适度降压治疗。在高血压的治疗上,中药穴位贴敷有一定的优势,可改善病人的内环境,降低血压,减少降压药的服用量或是不用服药。在现在医学上,学位贴敷又称为经皮给药,通过穴位处皮肤对药物的吸收,随经气运行,达到调和阴阳、调理脏腑的目的。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川芎、牛膝、吴茱萸三药组方,其中川芎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吴茱萸性热味辛苦,可引热下行、引阳归根;川牛膝能够活血化瘀,引血下行,诸药共用贴敷源泉,可引气下行,达到使血压下降的目的。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单纯药物治疗不能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可能会影响临床疗效,因此采用心理干预调整患者的认知,改善不良情绪,使患者建立正巧的应对方式,可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本研究显示,脑出血后患者的血压维持在较高水平,说明脑出血后有高血压的出血,三组患者7d 时血压均下降,说明脑出血后高血压有自发下降的趋势。同样采用常规护理,加用降压膏的患者血压控制比对照组更理想,说明降压膏有较好的血压控制效果。研究中还发现,心理护理干预联合降压膏治疗比常规护理干预血压控制效果更好,说明心理护理干预可通过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降压膏治疗的效果。
综上,降压膏对脑出血后高血压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心理护理干预可增强降压效果。
参考文献
[1]Strong K,Mathers C,Bonita R.Preventing stroke:savinglives around the world[J].Lancet Neurol,2007,6:182-187.
[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撰写组.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 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54-160.
[3]Qureshi AI. Acute hypertensive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troke: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rment [J].Circulation,2008,118(2): 176-187.
[4] 曹贵方 . 中国急性脑出血治疗指南推荐意见(2011 年修订版)解读 [J].中国全科医学:医生读者版,2012,10 :24-26.
[5]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77.
[6]Powers WJ,Zazulia AR,Videen TO,et al.Autoregulationof cerebral blood flow surrounding acute (6 to 22hours) intracerebralhemorrhage[J].Neurology,2001,57( 1) : 18-24.
论文作者:劳微微, 张巍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6
标签:脑出血论文; 患者论文; 高血压论文; 血压论文; 常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心理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