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软弱地基来说,其处理的必要性是极为突出的,结合当前的实际施工状况来说,其主要的处理方法有换填法、夯实法、排水固结法、灌浆法以及加筋法等,因此,在具体的施工中,应该恰当的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进行软弱地基的处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施工;软弱地基;处理方法
1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弱地基的类型
1.1淤泥质土
主要就是指相对应的建筑工程软弱地基结构存在着较多的淤泥,也就是说粘性土,这种粘性土对于施工的不良影响是极为突出的,因为其含水量比较多,所以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流塑状态,进而也就必然会对于相应的施工建设产生较大的干扰。
1.2杂填土
该类土壤结构主要就是指相对应的土质结构比较松散,其成分主要就是一些生活垃圾或者是工业废料,进而导致其并不具备较为理想的承载力效果,也就不利于施工建设的进行,对于施工的稳定性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1.3充填土
主要就是指在河边存在的一种地基结构,其内部成分主要就是大量的泥沙,这些泥沙不仅仅自身表现出了较差的承载力效果,还会因为其含有较多的水分而影响其最终的实施建设效果,这一点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影响也是极为恶劣的。
1.4高压缩性土
顾名思义,该类土壤的可压缩性是比较高的,受到相应的作用力就很可能会导致土壤结构出现较大的变形问题,进而也不利于施工建设项目的开展,甚至会导致后期的建筑工程项目使用出现一些安全问题。
2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
2.1置换填土法
置换填土法主要适用于软弱土层比较薄的地基,它就是把原来一定范围之内的软弱土层挖除,回填一些强度高、压缩性低且渗水性强的材料,在回填完之后,再用压路机等夯实工具对回填土进行压实处理,从而不断加强软弱地基的承受力和稳定性,有效地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置换填土法可以通过直接更换材料来实现的,其施工技术非常简单,并且速度较快,能够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同时置换填土法可以换填的材料选择性较大,一般不受条件的限制,可以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并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与多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具有较好的加固效果。这种处理方法能够满足大多数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产生理想的加固稳定效果。
2.2重锤强夯法
重锤强夯法主要适用于深层的地基,它就是运用起重机械起吊夯锤对软弱地基施加强大的压力和冲力,通过给地基施加强大的夯力,有效地缩小土层的压缩性,促使软弱地基中的孔隙水和气体溢出,从而不断加大软弱地基的强度,加强地基的抗液化能力,使土层变得非常均匀,实现加固地基的目的,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重锤夯实法需要的设备和所要的操作技术比较简单,它对于外界环境具有较低的要求,能够有效地节约材料和劳力,经济性较强,并且使用范围广泛,是处理软弱地基的一种常见方法。此种处理方法需要确定好夯击位置进行逐点夯击,在夯击后要在地基上铺上石垫层,使地基成为混合地基,这样可以避免地基沉降现象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预压法
预压法是运用外载作用来加固软弱地基的方法,它就是在软弱地基原状土上实施加载处理,充分利用建筑物自身的承载量进行预先荷载加压,把软弱土层中多余水分排除出来,使土体固结,有效地增加地基强度,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通常采用堆载和砂井两种预压方法,由于预压的目的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预压方法。堆载预压法就是通过运用大量的填土荷载来进行预压,把软弱地基的强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荷载分摊和堆压处理,这种处理方法需要的设备规模较小且操作过程简单,是一种科学合理的方法。砂井预压法就是在软弱地基中,按照一定的标准设置砂井来改变和提高土层的排水状况,从而加强固结软弱地基,防止建筑工程地基出现沉降现象,提高地基的荷载能力。
2.4注浆法
注浆法主要适用于软粘土、粉土等地基和已建成工程的局部软弱地基加固,它就是在软弱地基的规定位置,利用钻机钻出一些小孔,通过压浆泵和灌浆管把以水泥浆和硅酸钠为主的浆液慢慢地注人孔中,均匀地渗透到软弱土层中,然后采用填充、渗透等方式把软弱地基土层中的水分和空气排出走,最后当灌浆完成后,再用水泥砂浆填塞好留孔。等到水泥浆冷却后,泥浆可以与地基岩石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坚固的、稳定的、不可分开的结石体,从而成为一个良好的复合地基。这处理方法所用的原材料和配方比较简单,无污染且价格比较便宜,能够防止建筑物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是一种运用较为广泛的软弱地基处理方法。
2.5加筋法
加筋法主要就是指针对当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软弱地基承载力不足的特点来不断提升其抗拉力效果,就实际的应用过程来说,其比较常见的加筋材料主要就是钢条、竹条或则会使玻璃纤维等,这些材料的使用确实能够提升其整体的施工效果,避免因为软弱地基的特点导致一些施工问题的出现。
2.6桩基础法
桩基础法主要适用于软弱土层比较厚且难以大面积处理的地基,它就是充分利用桩基施工中的一些机械设备,在软弱地基中直接打人桩体,或者通过浇筑的方式直接在软弱地基中形成桩体,作为重要的承载台,这样可以运用桩体来分摊和承受部分荷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发挥软弱地基中持力层的作用。当前,桩基础技术很多,其中使用比较普遍是钢筋混泥土预制桩,这种桩基础技术的承载能力较强,投资力度较小,并且施工的速度快速。同时,桩的种类繁多,根据成桩的方法和工艺,可以划分为非挤土桩、部分挤土桩和挤土桩,不同类型的桩具有不同的特点,也具有各种的使用范围,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根据地基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桩进行施工。
结束语
随着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弱地基的改造加固原理与技术的不断开展,对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弱地基的改造加固原理与技术的研究工作也将成为保障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弱地基的改造加固原理与技术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潘荣.浅谈市政工程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J].低碳世界,2015,01:265-266.
[2]闫骏霞,陈小霞,陈捷,柴国荣.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研究[J].科技视界,2015,17:93+109.
[3]陈喆,刘志雄.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研究[J/OL].科技与企业,2015.
[4]吴函天.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3:265.
[5]刘汉龙,赵明华.地基处理研究进展[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2015:18.
论文作者:赵学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6
标签:地基论文; 软弱论文; 方法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预压论文; 建筑论文; 土层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