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的迅猛发展也伴随了能源、资源的耗尽,现阶段,我国经济的粗犷式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建筑业处在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状态,人们的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遭到破坏,如果这种破坏形成不可逆的状态,要想挽回,可能要花费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经济发展的目的最终还是要为人们的生活需要服务,一旦人们的生活环境被破坏,经济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建筑设计必须结合我国资源、气候、经济等条件,采用绿色建筑设计,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电、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的要求,为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电
绿色建筑时以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基本原则,运用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多级传递循环再生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和多学科的现代绿色科技成就,根据当地环境和资源状况,强调优化组合住区的功能结构,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三结合的新型人类聚居环境和建筑体系。
绿色建筑设计就是指以符合自然生态系统客观规律并与之和谐共生为前提,充分利用客观生态系统环境条件、资源,尊重文化,集成适宜的建筑功能与技术系统的设计,坚持本地化元策,具有资源消耗最小及使用效率最大化能力,具备安全、健康、宜居功能并对生态系统扰动最小的可持续、可再生及可循环的全生命周期建筑设计。因此,减少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及与周围自然环境相融合是绿色建筑设计的三大特点。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包含: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回归自然、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绿色建筑设计可以从节能减排方面设计,也可以从利用自然无害资源方面着手。
绿色建筑设计
1 节地设计
从建筑的角度来看,节约地设计是指建房活动中最大限度少占土地面积,并使绿化面积少损失、不损失,于是在选定建筑的建设地址后,需对建设地段进行现场设计,只有与自然环境协调的建筑才是绿色建筑。在城市中节地的技术措施主要是:建造多层、高层建筑,以提高建筑容积率,降低建筑密度;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增加城市容量,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住宅用地的集约度,为今后的持续发展做最好的储备;增加绿地面积,改善住区的生态环境;在城镇、乡村建设中,提倡因地制宜。
合理开发山坡和废弃用地。随着建筑建设不断迅速发展,可开发的土地愈来愈少,需要对山坡地或废弃土地进行改良后使用。山地建筑的开发有利于有效地保护耕地,节约土地资源。
2 节能设计
2.1屋顶节能设计:我国冬季采暖主要用煤,夏季降温主要用电,合理的屋顶保温和隔热设计可省出大量的能耗。运用屋顶绿化设计技术,增加绿化率,节约能源和调节气候。
2.2外墙节能设计:建筑设计中应运用高效材料,应用必要的保温和隔热设计,不仅要提高对围护结构的保温要求,还要考虑构造柱、圈梁等周边热桥部位对外墙传热的影响。
2.3门窗节能设计:建筑通风、采光性能变优的同时其面积就要相应的增大,这样与外界的交换就会变多,特别是最近几年在居住建筑中比较流行的大落地窗和外飘窗,这些对室内的保温和隔热都带来困难。所以建筑门、窗中特别是户门、阳台门及外窗必须进行合理的节能设计,要在设计中提高门、窗的保温和隔热能力,增加门、窗的密封性,减少通风次数,合理减少门、窗的面积,降低建筑能耗。
3 节水设计
3.1 给排水系统设计
城市用水分为饮用水和日常生活用水,建筑工程在设计给排水系统时,为达到节水的目的,可以将部分生活用水进过处理后,用来清洗厕所以及灌溉绿地等,这就是日常生活用水效率。为使建筑给排水设计可以发挥节水的功效,提高日常生活用水效率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实践表明,分质供水是一种可以提高用水效率的有效方法。所谓分质供水,就是以自来水为原水,将自来水中的生活用水和饮用水分开,并另外设置管道,从而实现饮用水和生活用水分质、分流,达到直接饮用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污水和雨水的处理和排放
建筑企业在对排水系统进行设计时,可以通过将雨水、废水和污水进行分流处理,从而达到污水的处理,以及对雨水和废水的回收利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市政建筑工程的压力。由于雨水的冲刷会对自然水流造成一定的破坏和污染,在设计建筑给排水设系统时,设计人员应注重对雨水收集的设计,并通过采用种植屋面的方式促进透水性,达到减少污染物的目的。之后再将收集的雨水进行简单的过滤处理,并储存在蓄水池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设计人员应利用建筑物的地下空间对雨水进行储存,并保持蓄水池和建筑结构的协调性。最后再将这些经过处理的水源作为日常生活用水的供水系统,从而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
3.3 节水设备的使用
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节水设备的合理使用也可以达到节水的目的。比如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用水主要有冲厕用水以及洗澡用水两个部分。因此,在对洗澡设备的使用上,可以采用带恒温装置的冷热水混合栓式淋浴器,不仅可以迅速的调节水的温度,还可以减少跳水所用的时间,从而防止冷热水出线不必要浪费的现象。在上完厕所,洗手时所用的设备上,可以采用节水型龙头,它不仅具有密闭性良好的优点,还可以迅速的打开和关闭,达到节水的目的。
4 节电设计
4.1供配电系统的节电设计
将变电站和变配电所设置在负荷的中心位置,减少在电缆上的费用支出和电能在线路上的消耗。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型号和数量,避免低负荷运行,做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在电气设计中加入无功功率补偿设备,用以提高功率因数。
4.2照明设计环节的节电设计
合理选择光源,民用光源选择,尽量采用紧凑型荧光灯,相同的额定功率下,产生的光通用量比普通的灯具高出五倍以上。在走道、卫生间等公共场所,使用细管日光灯或者紧凑型荧光灯可以更好的实现节电。路灯和庭院照明有限选择使用寿命长的灯具。早照明设计中,一般避开白炽灯和应该高压汞灯。
4.3改进灯具控制方式
公共场所的照明,适合使用集中控制,并且将建筑本身的条件与天然采光结合起来,根据空间内光亮程度手动或者自动控制照明。在大型公共场所,可以使用方便工作人员管理的集中控制方式。同时采用调光方式控制和分组开关方式,实现电气节电。酒店和宾馆等空间,将电脑和冰箱电源以外的总开关设置成节电控制,可以自动切断电源。报告厅、会议厅的照明可以将讲台作为标准进行分组控制,在投影器启动的时候,一部分灯光可以自动关闭,既方便也实现了节电。一些面积大的公共场所,应将照明控制装置设置在入口处,方便控制,实现建筑电气节电。
4.4电气配电线路设计环节的节电设计
在电路中,电能的消耗量与线路的电阻呈正比关系,与电路的电流的平方也呈正比关系。由于线路的电阻与导体本身的材质、导电率、横截面面积还有长度有关,实现线路设计中的节电就要考虑这些因素。采用高导电率导体有助于实现建筑电气的节电。减短线路长度。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中,应当尽量将线路设置成直线,这样可以减短配电线路的长度,减少电能在线路上的消耗,还可以降低线路的损耗。使线路上的压降降低,供电质量得到提高。根据电流情况,选择合适的横截面积。这种方法能够降低线路电压,减小电缆发热,线路使用寿命增长。
结束语
当下能源资源环境问题出现很大危机,研究出可持续发展的节能减排道路是重中之重的问题,绿色就是按照住宅的发展需要达成与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态环境相统一的局面。绿色建筑是促进建筑行业长久发展的重要方法,也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实现自然与经济的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
2.何少敏.建筑节能环保设计.《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21).
论文作者:张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1
标签:建筑论文; 目的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线路论文; 资源论文; 节能论文; 雨水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