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开放与边境开放的比较分析_边境贸易论文

沿海开放与边境开放的比较分析_边境贸易论文

沿海开放与沿边开放的比较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沿边论文,沿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7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实施沿海开放战略,沿海地区从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的建立,拉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序幕,到现在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开放体系。80年代末,随着边境贸易的发展,又实施了沿边开放的战略,构筑了沿边开放的布局。沿海开放是前提、是条件,沿边开放是深化、是发展,两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但是,对外开放发展的还不完善、还不平衡,特别是沿边开放实施的较晚,存在着缺欠和不足。为了弄清两者之间的差异和区别,扩大和完善我国对外开放事业。我们从开放的目的、作用、对象、布局、条件、形式以及政策等方面做以比较。

目的与作用比较

沿海开放的目的是:引进外国资金、人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发展进程。也就是说,我国发展商品经济,进入世界市场,需要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也需要利用我国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在这两种体制、两种市场衔接地区,特别是毗邻发达的国际性城市的我国沿海地区率先对外开放,其作用:首先是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和交换、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使之成为国际市场的组成部分和我国经济纳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先行地区,并为我国经济体制与世界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全面对接创造条件,进一步带动和促进整个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起着先行作用。其次是沿海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地,许多改革的措施和经验已被全国所借鉴,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我国的经济改革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再就是沿海地区作为联系国内国际市场的纽带,将国际市场信息、国外资金、技术通过沿海地区逐步转移到内地,带动内地的发展,发挥巨大的幅射作用。

沿边开放的根本目的是:沿边地区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周边国家开展广泛的区域合作,发挥各自的商品优势和生产要素优势,获得国际分工和交换的比较利益,促进本地区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加速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振兴边疆地区经济。第一,对外开放使沿边地区一些重要的城市原来就有的地缘优势、交通条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直接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广泛吸引国内外人才、资金、技术,发展对外经济联系,这些开放城市为整个沿边地区起着“窗口”作用。第二,沿边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过去这种资源优势很难得到开发利用,现在实施沿边开放不但可以有效地开发我国的资源,而且可以利用邻国的资源,并且促进资源开发由初级加工向深加工方向发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起到了转化作用。第三,由于我国沿边地区同周边国家在生产力水平上大体相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也很相似的特点,在生产资料市场、日用轻工业品市场、以及科技市场都有很强的互补性,双方的供求关系比较稳定,有长期合作的需要和可能,可以发挥互补互惠作用。

对象和布局比较

在开放对象上,沿海开放主要是面向西方发达国家和亚太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拥有较雄厚的资金和较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沿边地区的开放对象针对性很强,各有侧重。东北地区主要是俄罗斯、蒙古、朝鲜等国,西北地区则主要是对中亚五国和西亚各国,西南地区则主要针对越南、缅甸等南亚各国。这些国家除俄罗斯外,一般都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开放的范围和布局上,沿海开放从南向北延伸。南从海南岛、北到辽东半岛,长达1800公里的海岸线。它包括沿海各城市,2个半岛、3个流域三角洲,共有293个市县、2.8亿人口,面积达42.6万平方公里,这个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3以上。沿边开放由北向南点状分布。北从黑龙江的漠河口岸,南到广西的东兴,陆路边界长达22000公里。范围包括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云南和广西9个边疆省区和俄罗斯、朝鲜、蒙古、哈萨克、塔吉克、吉尔吉斯、不丹、尼泊尔、锡金、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缅甸、老挝、越南15个国家接壤的地区,在这个区域范围内,目前开放的只有13个沿边开放城市和232个陆地边境口岸,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新疆、云南和广西6个边境省区,开放面积约7.4万平方公里。从开放的发展过程上看,沿海开放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对外开放为基本国策以来,已经整整15年了。1980年国务院批准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又批准了14个沿海开放城市,1988年沿海开放扩大到北方辽东半岛,在沿海地区全面铺开。1990年国务院又比照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批准上海浦东新区及保税区的建设。目前,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开放区(沿海所有市县)这样有重点、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沿边开放,如果从1987年黑河口岸率先恢复对苏边境贸易算起的话,到现在经历了8个年头,发展是缓慢的。直到1992年3月国务院才批准黑河等四个城市为进一步开放的边境城市,这是目前沿边开放的最高形式。沿边开放只有2个层次,开放城市和口岸。沿边开放正处在南北设点试验和推广阶段,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开放体系。

条件和形式比较

从基础条件上看,沿海地区发展历史悠久,具有较雄厚的经济基础。国内发达的工业基础、先进的技术力量、充足的劳动力和方便的海上交通条件,构成了向西方开放的特殊优势。不足的是沿海地区基本上没有什么自然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主要资源需要内地和沿边地区供应。而沿边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政策的失误,开发较晚,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技术力量较弱,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开放前,沿边地区同邻国就存在着很多水陆相通、城镇相联的优越地缘条件,但没有转化为有利于双方的经济优势;开放后,这些条件转化为地缘优势,使远离国内和国际市场变成了邻近国际市场,由与内地单向联系,变成联结国内和国际的中间桥梁。同时沿边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土地、煤炭、森林、有色金属等。沿边地区所对应的邻国也都是资源丰富的国家、特别是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更是当前世界未被开发而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这些资源使两个邻国以及世界各国的合作开发有着广阔的前景。

从市场条件来看,沿海开放面对的是容量很大的西方市场,仅美、日等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就占世界的2/3左右。近年来,西方国家虽然开始实行普惠制政策,扩大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但其根本目的是占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而排斥发展中国家对他们市场的占领。加上供求关系的变化,我国产品质量竞争力差等原因,这就使我们在对西方贸易上处于市场不稳,风险很大,很难大规模扩大出口的局面。但是沿海地区却又直接面对实力雄厚的国际资本市场和正在兴起的技术革命浪潮,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正在向外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正符合我国沿海地区的实际情况,开放10多年已经引进了占全国70%以上的外资和直接投资。这种接受资本输出和产业传递是沿海地区引进资金和技术的主要渠道,而且正向我国内地和沿边地区延伸。沿边地区由于周边国家的经济结构与我互补,我国的工业消费品生产技术和能力在这些国家中又具有明显的优势,大多数周边国家对我国的消费品需求量很大。我们的商品适合他们的消费需求,又占有地缘优势,可以在多国竞争中不断巩固和发展。目前正是沿边地区扩大国际市场的最佳时期。在资金引进方面,由于我国与周边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大,各自的外汇和剩余资本都有限,所以资本的流动不同于我国沿海地区与国外的合作,沿边地区不象沿海地区单方向从国外引进资金、吸收资本,而是双向引进。

从贸易形式上看,沿海地区的对外贸易是现汇贸易。商品主要是以向西方国家出口创汇商品,而且这些商品是以初级产品和初加工产品为主,贸易都是进出口,为国家换取短缺的外汇,一般换汇成本较高,国家需要补贴。同时,现汇贸易还存在着亏损、逆差和负债等主要问题。而沿边地区的贸易主要是同周边国家的边境贸易,以货易货为主要形式,辅以现汇贸易和边民互市贸易等多种形式,近年来,现汇贸易成了一种发展趋势。边境贸易出口商品80%左右是国内长线日用消费品,换回的商品多是国内紧缺的原材料和短线商品。近年来,边境贸易发展速度很快,贸易额大幅度增长,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边境贸易具有很好的比较效益。仅黑河口岸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自1987年以来黑河边境贸易成番论倍的增长,1992、1993两年都实现进出口9亿多瑞士法郎,占全省边境贸易的1/3以上。占我国对俄贸易总额的1/10。同时每年向国家缴纳关税和增值税2亿多元。

在经济技术合作上,沿海地区由于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采取“三来一补”为主要合作形式,劳动力资源的转移主要是兴办“三资”企业,直接输出劳务很少。而沿边地区同周边国家的合作即可以开展“三来一补”又可以大力发展“三去一补”,是引进来打出去双向并举的,“三去一补”和劳务输出大有潜力。同时沿边地区与周边国家在科技水平实力上各有特点、各有所需,双方可以直接开展技术进出口贸易、技术专利的吸收和输出、科技人员的交流和劳务输出等方面合作。双方即可以引进高新技术及先进设备,也可以根据需要引进中间技术和实用技术。

政策界限和内容比较

沿海开放与沿边开放最大的不同是政策界限和内容的不同,也就是优惠度差别很大。由于国家对沿海地区实行重点倾斜、多层次的开放,因此政策的优惠度也各有不同,特别是沿海地区建立了一批保税区之后,这使本来大大高于沿边的政策就更加优惠了,加大了政策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企业所得税。在企业所得税税率方面。一是沿海地区对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最低是15%,它适用于经济特区、保税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最高税率是24%,它适用于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地区。在沿边开放地区中,企业所得税税率是24%,它仅适用沿边开放城市和经济合作区,两者差距很明显。二是非生产性外商企业所得税率在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5%,其它沿海开放层次没有特殊规定,而在沿边开放城市和经济合作区都是24%。三是产品出口企业,减免期满后,出口产品产值占当年产值的70%以上的,在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所得税税率是10%,在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区是12%。在沿边开放城市和经济合作区也是12%,四是先进技术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在经济特区、开发区和保税区是15%,在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区是24%。在沿边地区的开放中则无此优惠。五是技术、知识密集型企业、外商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能源、交通项目的所得税率在沿海地区各种开放层次中都是15%,在沿边开放地区则没有优惠规定。六是在经济特区的生产性内联企业所得税税率是15%,在边境开放城市是24%,而其它开放层次没有这方面优惠。

在所得税减免期限上。除全国各地对外商投资共同的优惠之外,还有外资银行、合资银行(外资超1000万美元经营期10年以上)在经济特区实行一年免征二年减半征收,沿海与沿边其他开放层次需要经国务院批准才可实行这一政策;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服务性行业外商投资企业,在经济特区实行“免一减二”减免政策,其它沿海和沿边开放形式则无此优惠。

2.关税和产品税(或增值税)。一是在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进口的原材料、机器设备的关税和产品税优惠上,经济特区和保税区免征,经济技术开发区免征到1995年底,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区则征税,在沿边地区只有经济合作区免征上述税种。二是企业为加工出口产品和进行技术改造而进口的机器设备在特区免征关税和产品税,在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区则免征到1993年底;而在沿边开放城市和经济合作区则免到1995年底。三是企业为发展出口农产品而进口的种子、种苗、饲料及相关技术设备在经济特区免征关税和产品税,在沿边开放城市则免征到1995年底。而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只对利用外资养殖出口产品所需进口的饲料免征关税和产品税。四是国家为鼓励发展边境贸易规定1995年底边境贸易进口的商品,除烟、酒、化妆品等商品外,减半征收关税和产品税。1992年国家将此政策放宽到国内各地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公司和大中型生产企业。1994年实行汇率并轨后人民币与瑞士法郎按6:1的比价计算,征税基数增加了1倍,造成税额剧增。这项政策为沿边开放发挥了巨大作用,而沿海地区没有这项政策。五是国家规定边民互市进口的商品不超过人民币300元的,免征进口关税和产品税。这项政策是国家为鼓励边境地区经济的发展而制定的特殊政策,沿海地区无此项优惠。

3.投资方向调节税。沿边开放城市的经济合作区“八五”期间免征投资方向调节税。这项政策是经济合作区所特有的,而沿海地区各开放层次均无此政策。

4.财政体制。国家在沿海广东、福建等省开放时就在财政收入上给予支持,对于新增部分国家不上缴,留给地方安排。这种政策在两省实行了10年,经济特区建立时也实行新增财政收入、外汇收入全部留用的财政体制,到1989年开始采取定基数,超收递增上缴的办法。国家对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增加的财政收入,从批准兴办时起5年内免除上缴、上借任务,由于这项政策在沿海开放中执行时间长,开辟了地方财源,大大增加财政原始积累,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在沿边开放中,国家规定“八五”期间经济合作区的新增财政收入留给当地,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合作区建设只有二年,区内主要在搞基础设施建设,各类企业正在建设,还没有经济效益。加上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这项政策又将被取消。因此该政策对沿边开放作用不大。

5.信贷资金。根据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需要,国家给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增加了贷款指标,分别戴帽下达,如中国人民银行每年给海南特区2亿元低息开发性贷款,中国银行每年给5000万美元的外汇贷款;国家从1990年起每年给上海浦东开发资金1亿美元,2亿元财政拨款,3亿元技术改造资金,4亿元专项开发贷款。从1992年到1995年,在原来基础上,每年又增加2亿美元的优惠利率贷款,增加1亿元拨款。国家还先后拨给沿海开放城市28.2亿美元的外汇额度用于技术改造。拨给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性贷款累计达23亿元,平均每个开发区达1.9亿元;在沿边地区,国家规定在“八五”期间每年给每个沿边开放城市1000万固定资产贷款(凭祥、东兴、河口每年2000万元),用于经济合作区的建设。除此之外还给新疆增加1亿元流动资金贷款,用于对外经贸的发展。在资金的投放上,国家给了沿海地区上百亿元资金的扶持,而沿边地区得到的资金只有沿海地区的1%左右,两者相差甚远。

6.管理权限。在基本建设方面,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可以自行安排投资在2亿元以下、凡能自行平衡、有偿还能力的基本建设和技改项目。在沿边地区,省将部分审批权限下放给开放城市,有权审批小型基本建设项目和3000万元以下(能源、交通、原材料项目投资在5000万元以下)的技术项目。在利用外资方面,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以及经济技术合作区都有自行审批投资额在3000万美元以下的建设和经营条件不需要国家综合平衡项目的权力。沿海地区市县的审批权限也都由各省、区、直辖市给予扩大,目前基本都可以自行审批50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而沿边地区只有开放城市可以审批1000万美元以下、直接利用外资项目。同时还可以审批中方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下的境外投资项目以及劳务输出每笔合同在100万美元以下和100人以内的劳务输出审批权,沿边地区的其它县市在这方面则没有扩大权力。

比较后的思考

从以上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对外开放的实践过程是循序渐进推进的,也是从“倾斜开放”向“均衡开发”发展的,已经形成了多层次、有重点、全方位的开放格局,沿海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点,今后仍然是开放的重点。沿边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一翼。沿海与沿边开放的互补性是十分明显的,二者有区别,但又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特别是近两年来,沿海与沿边开放已经结合起来,开始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经济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对外开放的发展态势正由沿海地区向我国沿江和沿边地区推进,但是这种开放还处于初级和低水平阶段,还存在亟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扩大了沿海与沿边地区在经济上的差距。沿海地区由于开放时间早、政策优惠度高,经济发展有了比较雄厚的基础,已经成为我国首先富裕的地区。沿边地区由于开放时间晚,政策优惠度低,加上历史上的因素,多数地方仍处于落后状态。改革开放15年的历程使我国经济总量有了很大的增长,现在这种区域差距应该是逐渐缩小的时候了。笔者认为,目前国家应该将“先发展的地区带动后发展地区”的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探索出一条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地区共同富裕的路子。特别是在我国“复关”前后的这段时间里,国家在不削弱沿海和发达地区活力的情况下,采取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相结合的办法。加速沿边地区开放步伐,使其开放的条件和环境达到沿海地区的水平,将沿边地区的巨大发展潜力发挥出来,使我国对外开放登上一个新台阶。

注释:

①黑龙江省对苏经贸战略和策略研究;

②《经济研究参考》第117期。

标签:;  ;  ;  ;  ;  

沿海开放与边境开放的比较分析_边境贸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