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发展现状与重点研究的问题论文_张维,文源

楚雄欣源水利电力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来说,水资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国许多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水资源比较匮乏,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围绕农业高效节水技术进行讨论,对当前农业高效节水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其中的重点问题加以了解,希望可以在农业生产中实现高效节水技术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发展现状;重点问题

我国很多地区的经济发展都需要以农业作为支撑,该项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及当地群众的生活质量,甚至还会对社会的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这些地区的降雨量普遍较少,而农业的发展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又比较大,用水困难问题普遍存在,所以,需要针对这种问题对农业的高效节水技术加强研究,从而推动农业的发展。

一、当前农业生产中高效节水技术的发展情况

对于农业生产当中的高效节水技术来说,它的发展具体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的80年代到90年代之间,该阶段比较注重渠道的防渗功能,主要是靠渠道防渗工程的建设来实现农业生产用水的有效节约。而第二阶段,则是在90年代末以后,农业生产当中的高效节水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节水工作基本是以喷灌的技术来实现的,主要是通过对固定式或移动式的喷灌设施进行推广应用来达到农田节水目的。第三阶段,则是在进入21世纪以后,该阶段的节水是以膜下滴灌的方式为主,该方法的应用需要充分掌握经济作物对于水源的需求规律,进行合理的供水安排,推动农田节水目标的实现。除此之外,很多地方根据自身的地域特点,也对相应的地面灌溉方法加以引入和改进,如水平畦田灌、闸管灌、波涌灌等等。但这些方法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小,而且发展不够成熟,本身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有的方法虽然具备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却不够标准化、系统化,且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缺乏配套的措施,使其推广及应用受到影响,而当前阶段,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不但可以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缓解农业用水困难,对农作物的需水规律进行科学的分析,及时为农作物补充水分,从而起到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作用,但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还在以传统的方式进行灌溉,存在较为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象[1]。

二、在农业生产当中应用高效节水技术的

农业生产中的高效节水技术,是现代化设施和技术结合而成的,对于传统形式的农业生产及灌溉用水来说,具有改进和优化的作用,能够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生产,推动种植模式的转变,提高农业生产的规范性,促进生产配置优化,有效节约劳力和机耕费用,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动能,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所以,要对农业生产当中的高效节水技术重点问题加强研究,从而保证高效节水技术的有效落实。

三、农业生产中高效节水技术的重点研究问题

(一)农业生产当中高效节水技术发展方向的确定

图1

对于农业生产问题来说,对其中的高效节水技术发展方向加以明确,有助于投资重点的把握,一般来说,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节水工作发展重点有以下几点,第一,大力开展农业生产节水工作,在保证土地平整的同时,实现常规节水技术的改进和创新,对标准的沟畦灌溉方式进行推广和应用,与此同时,对所在地区经济作物的集中生产区域推广先进的高效节水技术;第二,对输水环节加强建设,以渠道防渗和建筑物配套作为实现节水目标的主要途径,对灌溉区域当中的测水及量水设施加强建设,根据区域条件以及种植作物的不同选择适合的输水技术;第三,做好水库调蓄工作并有意识的建立水库跨流域形式的调水工程,采取联合应用的形式对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结合,对区域和流域内的水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保证高效节水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深入推广;第四,根据地方条件,对节水灌溉技术加强研究,保证节水灌溉技术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工程节水技术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有机结合,形成与种植区域相适应的节水灌溉模式,从而推动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2]。图1是农业节水方面的思路结构示意图。

(二)高效节水驱动机制的建立,节水管理的强化

首先要对水权市场加以建立,增强运作模式的市场化,将节水的投入主体和收益主体进行协调统一,对节水效益转移的关系加以明确,推动节水驱动机制的形成,充分利用所在地域的生产要素,并对它的特点加以掌握,以此来实现农业生产用水结构及用水布局的优化和创新,此外,还要针对水资源管理问题进行不断地深化,完善水费征管体制,通过水费增收来增强群众节水意识,促进高效节水技术的推广,鼓励和引导灌溉区实现用水管理的多样化,如用水者协会等,使农民群众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农业节水设施建设及用水管理工作中来,保证水费的征收,对自身加强管理,对农民的节水积极性加以调动,同时,还应针对农业节水问题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和补偿机制,并进行不断的完善,对相关的投资基金加以建立,完善投入补偿政策,地方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大财政补贴、进行超定额的罚款或者对水利工程相关的资产加以出售等,鼓励用水户投身到农业生产的高效水利工程建设当中来[3]。

(三)适应地方农业的高效节水技术体系

部分地区在农业发展方面不够均衡,加上地域条件的影响,在经济方面比较落后,农民在先进的科学技术方面了解较少,实际掌握能力不高,所以,在针对农业生产进行高效节水技术体系建设时,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与本地实际情况相结合,保证高效节水技术的体系符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才能实现高效节水技术在当地农业生产中的普及,保证当地农业的增产、增收,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将以下工作做好。第一,要保证因地制宜,对高效节水技术进行大力的推广,比如,当地作物以小麦、花生、谷子等窄行距、密植性作物为主时,节水措施应以标准沟、畦灌和渠道防渗为主,并从地下水开发以及盐碱地治理入手,对农业设施及林果业基地的建设进行加强,针对农业生产建立高效节水示点,并做好示范工作;第二,对简单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进行推广,推动节水技术的发展;第三,针对农业节水科技建立相应的示范区域,对综合配套技术加强使用,为地方的农业节水提供技术支持[4]。

结语

目前,我国高效节水技术发展迅速,已经在农业生产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增产、增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想要对高效节水技术进行不断的完善,推动它的快速发展,需要对技术研究当中的重点问题加以掌握,建立具有针对性的高效节水技术体系,实现现代化的农业生产。

参考文献:

[1]徐润邑,王华,杨发等.宁夏现代节水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13,6(6):18-21.

[2]陆斌.武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水资源利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5.

[3]虎君.试析新疆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发展的现状及意义[J].城市建筑,2016,6(5):347.

[4]孟磊.新疆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发展的现状及意义探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2(12):90-91.

论文作者:张维,文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5

标签:;  ;  ;  ;  ;  ;  ;  ;  

探究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发展现状与重点研究的问题论文_张维,文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