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滨州医学院 山东 滨州 256603)
(2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山东 滨州 256603)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术后控制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8月因膀胱肿瘤行膀胱全切术来我院就诊的患者127例,术后观察并随访12个月,根据术后尿路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感染22例,感染率为17.3%;经过单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抗生素使用、长期卧床等和年龄等因素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史、长期卧床,抗生素使用和年龄是尿路感染发生的独立因素。结论:糖尿病史、长期卧床,抗生素使用和年龄是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后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关键词】 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尿路感染;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9-0113-02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以移行上皮细胞癌为常见。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一直为治疗该病常用的手术手法,它具有手术损伤小、出血量少、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1]。但该方法因为术后容易发生尿路感染,因此如何预防术后发生尿路感染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研究重在探讨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术后的防治尿路感染提供可靠的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8月因膀胱肿瘤行膀胱全切术来我院就诊的患者127例,男性92例,女性35例,术前无感染,符合膀胱肿瘤行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有精神类疾病,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自身免疫功能障碍的患者。该研究经患者同意并签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患者先行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术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后尿路感染高危因素筛查表对所有患者的病史和基本信息进行调查,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膀胱肿瘤位点、糖尿病史、冠心病史、长期卧床、抗生素使用等,并对患者检查的相关生化指标进行记录,并随访12个月。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尿路感染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 尿路感染诊断:体温≥38℃,不明原因的腰痛,肾区叩击痛,血白细胞增高,B超及X线肾盂造影异常。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单因素分析中χ2进行计数资料比较,多因素分析中自变量的因素采用多元logistic进行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感染率
术后127例患者通过住院期间观察和出院后12个月随访,发现尿路感染者22例,感染率为17.3%。
2.2 术后尿路感染单因素分析
糖尿病病史、长期卧床、 抗生素使用和年龄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表术后尿路发生感染的单因素与构成比
3.结论
膀胱肿瘤包括膀胱良性肿瘤和膀胱癌,膀胱肿瘤目前位于男性泌尿生殖系肿瘤的首位,男女的发病比例为3~4:1[2],其中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治疗为避免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提高患者生存率应行膀胱全切术,而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是常用的有效手术手法,但是其存在术后的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尿路感染不但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还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积极筛查导致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后尿路感染的高危因素非常重要,有助于提前预防并加以控制,以降低感染的发生。
本研究中行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的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16.5%。发生术后尿路感染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糖尿病、抗生素使用、长期卧床、年龄与术后尿路感染的发生存在密切相关性,为发生尿路感染的高危因素。抗生素的使用会破环患者机体正常菌群环境,免疫调节失衡,可能造成感染的发生;长期卧床的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易导致感染。糖尿病患者机体内由于血糖水平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导致体内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抵抗力下降,白细胞吞噬能力下降,容易造成感染的发生[3]。感染组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非感染组的平均年龄(P<0.05),这可能与年龄越大的患者免疫能力出现退行性病变越明显有关,尤其是肾脏的退变会更加明显,易导致尿液中细菌侵袭而造成尿路感染。有研究报道60岁以上的泌尿系统感染者是50~60岁者的泌尿系统感染率的3~5倍[4]。
综上述所,研究中行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的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发生与糖尿病、抗生素使用、长期卧床、年龄等单因素存在相关性,但糖尿病史和年龄则为术后感染发生的高危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感染。
【参考文献】
[1] Kim H O,Cho Y S,Kim H,et al.Scoring Systems Used to Predict Bladder Dysfunction After Laparoscopic Rectal Cancer Surgery[J].World Journal of Surgery,2016,40(12):3044-3051.
[2]徐利泉,郭建军,王战强,等.磷酸钛氧钾晶体绿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350例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2,41(17):901-902.
[3]刘清华,高亚宁.一例糖尿病足合并全身多发软组织脓肿多学科综合治疗患者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5):731-733.
[4]陈尧康,虞利民,黄正,等.膀胱肿瘤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患者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6182-6184.
论文作者:李敏1,2,谢庆环1,赵萍1,冷冰1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7
标签:膀胱论文; 术后论文; 回肠论文; 因素论文; 腹腔论文; 尿路感染论文; 患者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