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导课论文_崔振雄

常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导课论文_崔振雄

甘肃省会宁县东关小学 730799

摘 要:有效的课堂导入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起始环节中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向学生引入新知识,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学习状态的活动过程。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导入 有效策略

“万事开头难”,语文课堂教学的导课也同样的不易,好的导课设计如同一座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知;如同序幕,预示着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好的导课应该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石把学生吸引住。因此,一堂课的成效与导课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那么,怎样的导课才具有“有效性”呢?

一、创设情境法

1.问题情境导入。问题情境导入是指教师在导课环节通过设置问题,来引起学生思考,集中学生注意力,迫切解答问题的一种导课方法。

2.音乐情境导入。音乐情境导入是指教师在导课环节,选择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音乐作为开场的一种导入新课的方法。如教学《找春天》,老师问小朋友们喜欢唱歌吗?我们大家一起来唱首歌吧!(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紧接着,老师问小朋友,“你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春天在哪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找春天吧!”(板书课题)导入新课学习。音乐情境导入能有效地渲染气氛,在情感上唤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创设出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营造出热烈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3.绘画情境导入。绘画情境导入是指教师在导课环节通过绘画简笔画(或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营造出具体可感的情境,在瞬间牢牢抓住学生的目光,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迫不及待地投入学习之中。

二、趣味活动法

1.猜谜语导入。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方式,利用猜谜的形式导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活动,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上《我是什么》一课,导课环节采用猜谜的方式比较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老师出谜,学生猜: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都不见(雨);天上棉花轻飘飘,大风一吹都跑掉(云);小冰球天上掉,圆溜溜冰凉凉(冰雹);小花朵天上飘,放到嘴里冰凉凉(雪);接着,老师引导学生:小朋友真聪明,全猜出来了。还有一个更难的谜语藏在课文里,让大家来猜猜我是什么(板书课题)。

2.讲故事导入。讲故事导入是指教师在导课环节,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先讲述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故事,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活动,使学生产生学习新课文的愿望的一种导课方法。运用故事导入,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学习《爱迪生救妈妈》这篇课文时,老师先给小朋友讲一个关于爱迪生爱动脑、爱动手、善于发现的故事。然后紧接着导入课文:爱迪生从小爱动脑、勤动手,他靠自己的智慧救了妈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爱迪生救妈妈》。

3.做实验导入。做实验导入是指教师在导课环节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帮助,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引发学生寻求探索奥秘的兴趣,为学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桥梁,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习作《火烧纸船》,上课一开始,老师就神秘地问学生:“如果我用火去烧这纸船将会怎样?一定会烧成灰吗?今天我们就来做个实验。请仔细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纸船发生了什么情况?”老师演示火烧纸船的实验。学生聚精会神,瞪大眼睛,盯着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环节。

三、背景介绍法

背景介绍法是指教师在导课环节向学生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等相关知识,使学生在了解课文背景的情况下,准确把握住课文的主题思想,理解作者的情感,为深入学好课文作好知识上的准备,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如学习古诗《赠汪伦》,老师一开始就向大家介绍了作者李白的生平简介,写这首古诗的背景:小朋友,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喜欢旅游,结交朋友。一次,他来到桃花村,受到好友汪伦的热情款待,两人饮酒作诗,交谈愉快。临走时,李白写了一首诗送给汪伦,表达友谊。诗是这么写的(出示诗),导入新课学习。

四、温故知新法

温故知新法是指教师在导课环节提示学生回顾以前学习过的知识,通过对旧知的回忆、整理,可为后面新知的学习作好知识上的准备,同时既巩固了旧知识,又能使新知识纳入旧知体系,建立起联系,便于识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老师上课依始就亲切地问学生:“小朋友,李白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他写了很多诗,我们都学过他的哪些诗?你会背他的诗吗?背给大家听一听。”“今天,我们就跟随大诗人李白去看看庐山的瀑布,诗人是怎样描写瀑布的呢?请打开课文读一读。”出示诗,转入新课学习。

课堂教学中导入的方法很多,不管选用哪种导入方法,课堂教学的导入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与学生年龄特点、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兴趣差异等实际情况相符,确保导课有效;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为后面的学习作好准备,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论文作者:崔振雄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4月总第2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7

标签:;  ;  ;  ;  ;  ;  ;  ;  

常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导课论文_崔振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