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水利技工学校 713702
摘 要:新形势下,新的教育理念核心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针对技校生的实际情况,加强技校德育教育工作,则是一项长期的、繁杂的、耐心的、系统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职教同仁与时俱进,精心策划,持之以恒。
关键词:技校生 德育工作 实效性
一、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德育标准
作为技校,应对每一级学生制定怎样的德育目标,并通过什么样的具体活动来达标,这一阶段教育与下一阶段教育如何衔接,要有一个明确可行的实施计划,有一套具体的实施途径,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有条不紊,如同览胜,渐入佳境……
到了二年级,在一年级熟知《规范》、《守则》基础之上,可上升到“民主、法制”教育,针对学生实际表现(不良苗头)或当前社会的突出问题,聘请专门的法律顾问或专业司法人员进行“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法律知识讲座,使其明确法纪法规,约束自身行动,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为以后走上社会奠定基础。
到了三年级,可主要从事理想教育、升学和就业指导教育。如针对学生面临升学和就业的现实,希望获知有关社会人才需求态势、本地区或更大范围人才走向等,可邀请毕业分配指导办公室或人才交流中心或大中企业有关部门作针对性、鼓舞性的报告会,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愿望、选择发展方向。
二、科学地分析教育对象,查准症结,有的放矢
人的教育不比机器的维修,由于其对象的复杂性,同样的心理疾病,寻求其产生的根源是千差万别的。农村技校生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于:
1.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
(1)传统教育中某些知识不能适时地传输给学生,使其心理准备滞后于生理发育,从而诱发出许多心理疾病,如“两性”问题。
(2)形体的成人化与心理的不成熟,喜欢思考但又不能明辨是非,盲目逆反,见异思迁,个性复杂,处事简单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升学、就业竞争剧烈,社会、家庭、学校多重压力,使之背腹受敌。由于心理承受力欠缺,抗挫能力差,从而产生了学习上的心理恐惧、压迫等不良的心理疾病。
(2)受社会浮躁环境的冲击。当今网络、微信致使一些学生信仰大动荡,价值观发生了改变,“钱”的标尺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新的读书无用论抬头,致使个别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当现实社会与他们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差距太远,或遇到现实并不公平时,容易滋生悲观情绪,甚至出现“厌世”心理。
三、常抓德育骨干队伍的管理工作
可适时召开班主任、宿舍管理员、政教员、校团委、学生会干部等工作会议,组织学习德育理论、外地外校先进经验;总结前段工作得失,研究某些突出问题,寻找合理的解决途径,部署新阶段工作重点,协调各部门教育口径,统一步调,政令畅通。
四、注重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有效结合
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个体,又作为家庭、学校的一名成员,他们周围任一方面的影响均不能忽视。为此:
1.学校可通过“家长学校”分阶段、分年级、分不同类型学生,适时、定期举办学生家长家教培训班,既向家长宣讲在家庭中怎样教育子女,又让家长了解学校是如何教育学生的,力求家、校教育同步、同向、同调。
2.把教育延伸向社会。可参加地方政府组织的“英模、劳模”事迹报告会,观看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并开展优秀影片观后感评选活动,帮助明确是非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3.和地方武警长期“联姻”,坚持每学年两周军训,加强纪律教育和体质训练。
4.同司法部门联系,一学期一次“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法律知识讲座,既加强了自身法制观念,又使之自觉成为社会普法宣传的一员。
5.针对学生面临升学和就业的选择,希望获知有关社会人才需求种类和人数,邀请企业等有关部门作针对性、激励性报告,使其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
6.邀请毕业于本校的往届毕业生来校现身说法,重鼓士气,激励学弟学妹。
7.带领学生参观大中型厂矿、车间、建设工程,为毕业后工作做好思想准备和技能训练。
五、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活动
丰富多彩的有益活动贯穿学年始终,寓德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能让每一个学生均有良好的校园情绪,感受到校园“方寸之地,却生机勃勃;场地有限,但天地广阔”。
六、加强学生自我教育
英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斯宾塞说:“记住你管教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需要别人来管理的人。”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工作者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人才教育”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以政教处为中心加强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使其自觉地按照“日常行为规范”来行动,并渗透到学生中去督查,维护校风校纪,使其自治、自理、自学能力不断提高。
论文作者:翁维娜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7月总第2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1
标签:学生论文; 社会论文; 德育论文; 使其论文; 心理疾病论文; 心理论文; 目的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7月总第2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