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模式在电力基建项目中的应用论文_韦玉海

工程管理模式在电力基建项目中的应用论文_韦玉海

韦玉海

(广东汇盈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528300)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电力资源的需求逐步增加,通过在电力基建项目中引入工程管理模式可以促进供电效率的提高,使供电网络的设置更为科学,保证电力资源的稳定安全输出。当前,很多电力基建项目管理方式较为落后,经常出现安全质量事故以及工期延误的情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供电行业的发展,因此相关企业需要积极改善管理模式,促进工程建设水平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工程管理;电力基建项目;应用

当前,我国电力工程项目的规模持续增加,投资数额不断扩大,对于工程质量以及工期的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很多企业在建设电力基建项目时采用工程管理的模式,制定合理的建设目标以及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有效的进行项目施工的组织,控制,保证工程建设的有序合理进行,提高了相关资源的利用率,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因此电力企业需要积极进行改革,创新管理方式,保证基建项目的质量,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服务。

一、工程管理模式在电力基建项目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因素

(一)电力基建项目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管理人员是工程管理的具体实施人员,这些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工程的质量情况。在开展基建项目工程管理时需要相关人员具有较高的管理能力和专业的知识,充分了解企业的情况,这样才可以保证工程管理的水平。因此,管理负责人需要加强学习,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确保工程的进度以及质量[1]。

同时电力行业的发展也会对工程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成熟完善,基建项目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逐步增加,只有通过科学创新的工程管理模式才可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保证相关工程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工程管理在电力基建项目建设中的作用

工程管理是电力项目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建筑材料管理,工程成本管理,工程规划管理,工程监理管理,是比较复杂的系统性工作。通过严格的管理可以保证电力企业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遵守国家的规定,确保工程建设的科学合理,避免出现安全和质量的问题,同时可以使企业内部各部门实现有效的沟通,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效率。通过系统化的管理方式可以保证工程进度,提高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电力基建项目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电力基建工程涉及多个工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各个部门人员的协调配合,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往往由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专业水平不达标,工作的责任心不强,导致工程出现严重的安全质量隐患,影响了工期和整体的经济效益。部分管理人员缺乏工程造价意识,对成本问题重视程度严重不足,无法准确判断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变更情况,导致设备以及建筑材料的浪费,成本增加。同时,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差距明显,无法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的过程中,在面对困难时不能及时找到解决的方法,工程的质量难以保证。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锻炼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丰富经验,确保工程的质量达到要求[2]。

(二)成本控制不够严格

在电力基建项目施工的过程中,由于运营方,投资方以及建设方不重视工程造价的控制,导致工程的整体成本显著增加,资源浪费,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这也使很多电力基建工程无法顺利完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用电量逐渐增加,电力价格需要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之内,这也导致企业的工程建设投资金额增加,成本控制成为保证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如果企业不注重造价成本的管理,没有在建设前期进行调控,会导致建设结束后成本明显超过预期,造成资源的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

电力基建工程在施工的现场最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因此企业需要加强现场管理。当前,很多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控制,对施工的团队没有合理的安排,导致施工秩序混乱,各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协调,建设的速度以及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电力工程不同于其他建筑工程,涉及的子系统较为复杂,有比较多的注意事项,极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这也严重威胁到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在工程管理时需要重点进行安全管理,在确保工期和质量的同时保证安全施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3]。

同时,进度管理也是工程管理的重点问题,需要依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结合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设备和工程材料以及自然条件等因素,按照项目的规划进行控制,制定出合理的措施,按照计划进行建设。很多企业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缺少对实际情况的考察,制定的措施不够细化,导致进度管理混乱,阻碍了电力行业的发展。

三、工程管理模式在电力基建项目中的应用措施

(一)规范化施工,保证相关人员的安全

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时施工现场管理,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施工技术直接关系到电力工程的建设效果,也直接反映出企业的管理水平。当前,很多企业采用直线型的管理方式,这种模式的层级责任明确,结构简单,但在设计时需要避免层级过多的问题,保证管理层的决策效率。施工单位需要结合自身情况,优化管理结构,减少管理结构的层级,向扁平的结构发展,避免出现管理层过多的问题,使基层的员工能够更好的执行领导层的决策。 同时,应用这种方式可以优化施工的流程,保证施工安全。在制定相关制度时需要从资金以及具体的工作等方面综合考虑,加大对安全设施的资金支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4]。

(二)创新管理体制,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

电力企业想要改善基建项目管理的现状,需要与时俱进,转变管理机制,明确管理的方向,构建良好的企业环境。通过体制创新可以为电力工程管理提供动力支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管理效率,从而实现人员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施工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同时,企业需要重点加强项目建设资金的控制,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5]。

(三)提高基础管理水平,保证项目的目标实现

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企业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同业主进行沟通,结合技术的特点,地区的实际情况,投产的时间等情况,制定项目的安全,质量和施工进度的总体目标,工程管理围绕这些目标开展,编制施工总设计,安全施工策划等工程管理文件,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保证项目从准备阶段到现场施工阶段的顺利过渡。成立燃机,土建,电气,热工等专门的技术小组,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设计机构加强沟通,提前发现设计问题,避免返工。定期组织召开工程进度的会议,对于未完成进度的部分分析原因,采取合理的措施组织赶工,利用专门的软件实际鉴定工程的施工情况,保证工程的施工情况可控。

结束语:

电力基建项目关系到我国的电力资源供应,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关企业需要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采用工程管理的模式,提高质量和效率,保证电力工程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先才.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通讯世界,2016(01):137-138.

[2]赵森. 工程管理模式在电力基建项目中的应用[A]. .企业基础管理与管控模式创新——2015全国电力行业企业管理创新论文大赛获奖论文[C].2015:3.

[3]王英权,王凤涛,马海旭,孙清振,党晓.关于电力工程管理的创新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01):206-207.

[4]林健良.电力工程管理创优中的控制策略分析[J].管理观察,2016(08):42-44.

[5]杨宜冰.电力工程管理的强化措施与流程改进[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09):142-143.

论文作者:韦玉海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3

标签:;  ;  ;  ;  ;  ;  ;  ;  

工程管理模式在电力基建项目中的应用论文_韦玉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