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外周血CD21、血清铁蛋白的临床意义论文_刘增荣 吕晓江 杨洁 秦莉 王建军

刘增荣 吕晓江 杨 洁 秦 莉 王建军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 四川 南充 637000 四川省教育厅课题编号:NO13ZA0224

【摘要】 目的 探讨检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外周血CD21、铁蛋白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IM 患者38例为观察组,并以同期来院体检的22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21、生化室检测血清铁蛋白及肝功能并进行比较. 结果 IM 组外周血CD21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铁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开始时肝功能受损组的IM 患儿外周血CD21、铁蛋白明显高于肝功能正常的IM 患儿(P<0.01).而治疗后两者比较,外周血CD21、铁蛋白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EB病毒感染可诱导B淋巴细胞持续高表达CD21,有利于病毒进入细胞,诱导炎症反应发生,导致肝功能受损,血清铁蛋白增高.【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 CD21; 血清铁蛋白; 肝功能损伤【Abstract】 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D21andserumferritinlevelinchildrenwithinfectiousmononucleosis(IM).Methods38casesofIMpatients(IMgroup)admittedtotheAffiliatedHospitalofNorthSichuanMedicalCollegelfromJanuary2013toDecember2014,22healthychildrenwereselectedascontrols.TheCD21ofBlymphocytesweremeasuredbyflowcytometry.Thelevelofserumferritinandliverfunctionweredetectedonbothgroup.ResultsTheratioofCD21 onBlymphocyteandtheserumferritinlevelwerebothsignificantlyhigherinIMgroupthanthecontrolgroup(P<0.05).ThelevelofCD21onBlymphocyteandferritininserumweresignificantlyhigherintheIMgroupwithabnormalliverfunctionthantheIMgroupwithnormalliverfunction.ConclusionThehigherlevelexpressionofCD21onBlymphocytescouldbeinducedbyEpstein-Barrvirus,whichleadtothesustainedinflamation,serumferritinincreasedandliverfunctionimpaired. 【中图分类号】R466.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654-0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常由病毒感染所致,是导致儿童住院的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重症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1].本研究通过检测治疗前后患儿外周血的CD21,铁蛋白,及肝功能的变化,回顾性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免疫功能变化对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IM 患者38 例为IM 组,其中男性24例、女性14例,男:女为1.7:1,年龄6月龄至12.5岁, 平均(5.1±3.0)岁.并以同期来院体检的22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其中男12 例,女10例,年龄8个月至13岁.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两组受试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有均衡性.住院患儿中,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40IU/L为标准分为肝功能受损组和肝功能正常组(ALT 参考值为0-40IU/L).分别于治疗开始和治疗后第7天检测外周血CD21、铁蛋白及肝功能并进行比较.

1.2 诊断标准38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 版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2]. 1.3 方法所有患儿在入院后次日及治疗后第7天采集空腹外周静脉血2mL,加入无菌肝素抗凝管中充分混匀,置于4℃冰箱保存,在24h内送免疫室计数CD21占B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同时取3ml空腹外周静脉血送生化室检查血清铁蛋白及谷丙转氨酶(ALT)水平.ALT参考值为0-40IU/L,ALT>40IU/L 提示肝功能受损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以(X±s)表示,采用t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外周血CD21、血清铁蛋白的比较IM 组患儿外周血CD21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铁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表1).

表1 IM 和健康对照组CD21、血清铁蛋白的改变

3  讨论EB病毒感染人体后,通过与B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CD21 结合后进入细胞,并刺激配体CD23表达,诱导B细胞不断增殖,使其成为EB病毒终生潜伏的场所[3].在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同时还引起T 淋巴细胞增生,从而导致人体肝脾肿大及淋巴组织增生,临床上出现鼻塞眼睑浮肿等相应表现,重者累及骨髓,导致嗜血细胞现象出现危及生命[4,5].郭娟娟等[6]研究发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免疫状况尤其是细胞免疫会较正常儿童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此改变与EBV-DNA 载量相关.笔者的既往研究[7]也证实传染性单核细胞患儿的B淋巴细胞表明标志物如CD19、CD21出现异常表达. 铁蛋白是急性时相蛋白中的一种,常与网状内皮系统在病毒等感染诱发的炎症趋化因子刺激下巨噬细胞释放铁增多有关,孔德华[8]研究发现,铁蛋白升高与患者肝功能受损,肝脏转运铁蛋白能力下降有关.本研究发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外周血CD、血清铁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健康儿童,且肝功能受损患儿的外周血CD21、血清铁蛋白明显高于肝功能正常患儿,进一步证实了EB病毒感染可诱导B淋巴细胞持续高表达CD,有利于病毒进入细胞,诱导炎症反应发生,导致肝功能受损,血清铁蛋白增高.

综上所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作为EB病毒感染的疾病模型检测CD、血清铁蛋白很有必要,本研究发现它们和患儿的肝功能受损程度有关,为判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动态观察EB病毒感染后患儿细胞免疫改变、炎症反应程度及判断预后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参考文献[1] HannaB.Thediagnosisofinfectiousmononucleosis[J].ClinOtolaryngol,[ 2012,37(1):80-81.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819. 3] 金跃,张建明,韩雪花.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外周血TB细胞活化状况的临床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12(4):1151-1152. [4] 张翊,伍鸣杰,朱朝海.EB 病毒血症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免疫功能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13):2081-2083. [5] 徐巧岚,戴荣林,徐敏.幼儿EB 病毒感染不同临床类型疾病免疫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2):5245-5247. [6] 郭娟娟,常虹,郝国平,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外周血EBVDNA载量与T 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4):

论文作者:刘增荣 吕晓江 杨洁 秦莉 王建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6

标签:;  ;  ;  ;  ;  ;  ;  ;  

检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外周血CD21、血清铁蛋白的临床意义论文_刘增荣 吕晓江 杨洁 秦莉 王建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