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互文性解读对语文教学的启示_互文性论文

古典诗歌互文性解读对语文教学的启示_互文性论文

古典诗歌的互文性解读对语文教学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学论文,诗歌论文,启示论文,古典论文,互文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互文性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文本间的关系,一个文本通过记忆、修正、重复向其他文本产生的扩散性影响,同一文本中不同语言方式的共存和交互作用。即“指不同文本之间结构、故事等的相互模仿、主题的相互关联或暗合等情况,当然也包括一个文本对另一文本的直接引用。”“互文”这一术语是由法国文艺理论批评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所提出。她认为任何文本不能完全脱离其他文本,必定卷入文本相互作用,任何一个文本都吸收和转换了别的文本。不是两个文本的简单联系,而是一个多种文本的互联网。只不过有的文本明显一点,有的文本隐晦一些;有的文本显著一点,有的文本轻微一点罢了。

可以说,互文性正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档案。诗歌文本原是一种互文建构。在探讨特定文本时,你必须置身经典诗人的传统,必须了解该文本延伸、改造和升华了的其他文本。当你追问其他文本来源时,你会发现它们大多来自同一个伟大先驱。

我们的语文课堂,在学习古典诗词时,不能仅仅给学生留下干瘪的支离破碎的分析。讲诗歌,讲意象,不能只孤立地讲一些词语,还要注意意象在不同作品中的互现,进而准确传达意象背后积淀下来的文化因素。如,春风、明月、故园、长亭、柳等意象,教学中就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理解、积累、储备,让学生明白它们不单单是以一首诗的意象存在,而是以一种中华文化的象征。学“此诗此词”又不仅仅局限于“此诗此词”,还要注意文本间的互文性特点。我们在学习“此诗此词”时,尽可能多地联系此前此后的文本中的诗句及相类意象、意境、构思、情感等,学生才能更深入地进入诗境,更真切地还原诗歌的动人原貌,更深入地感悟到诗人的激情与想象,我们的课堂才会显示出生命的温度,语文的深度、广度与魅力。那么,我们的每一堂新课就如同带领学生带着激情与好奇去开掘文化之泉的泉眼一样,每一次探索都能够涌出汩汩不绝的清泉,潺潺流淌,浸润到每一个学生纯洁的生命深处。

我们以李清照的《武陵春》为例具体谈一下我们如何巧借互文性解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语文视野。

武陵春·春晚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一、上片的互文联想

读到“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时,同样是“物是人非”的情形,再看看李清照的泪眼,很容易让人想到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一)构思相类,意境相仿

欧阳修的词以独特的艺术构思,使今与昔、悲与欢互相交织、前后呼应,从而巧妙地抒写了物是人非、不堪回首之感。上片追忆去年元夜的欢会,景也繁华,人也欢快。下片抒写今年元夜重临故地,不见伊人的感伤。今年孤身只影,徒忆前盟,主人公禁不住抚今思昔,泪下如注。

李清照在发出感叹之时,面对着眼前熟悉的“物”,那可能就是前夫留下的遗物,脑海中禁不住会泛起往昔那些美好的画面、温暖的居所、温馨的话语,回忆的画面越是丰富华美,当其跌落到悲凉的现实面前越让作者感到难抑的凄凉与落寞,对着眼前周遭的一切,看着镜中憔悴而枯槁的容颜,那鬓角渐生的白发,想着一路漂泊的踪迹,流亡途中行无定所,国家支离破碎,到处物是人非,百感交集,百无聊赖,甚至感到一种令人窒息的无助。内心的痛楚实在是无法倾诉,无以言说,欲诉无人能懂,更何况是“无处话凄凉”啊!所以词人“欲语泪先流”。

(二)传情手法相似,而情不同

两首词都表现了一种今昔对比之情,只是欧阳修词将今昔之境明朗化,意境化;而李清照词虽只一句淡淡地哀叹“物是人非事事休”,没有明言对比,却暗含着对比。所不同是《生查子》所表现的情感是一种急要见到却见不到相爱之人的失落与感伤,是一种强烈的相思一下子失去了寄托的刺痛与茫然。而《武陵春》一词所表现的却是一种词人在国家败亡、家乡沦丧、丈夫病死、自己居无定所、漂泊无依、历尽沧桑之后,无以言说的沉痛,岂一种相思能够说得清说得尽啊!

(三)泪眼互现,辨浓愁

此时作者只有“欲语泪先流”,这泪眼又让我们想到杜甫在逃亡途中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样的沉痛,相类的情境,一般的浓愁。眼泪的确是传达感情的好工具。人们在激动的时刻,常常借眼泪来宣泄内心的苦痛。由“欲语泪先流”我们想到了《生查子》中的“泪湿春衫袖”,我们很自然地还会想起古往今来那些诗人、词人创造的描写眼泪的名句,像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杜甫《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李煜《菩萨蛮》中“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冯延巳《蝶恋花》中“泪眼倚楼凭独倚”,欧阳修《蝶恋花》中“泪眼问花花不语”,等等。欲说不成声,欲言不成句,泪先流,满腹抑绪如潮涌。透过这些不同的泪眼,我们不仅能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感知到作者的形象、情感,感受到他们高超的传达情感的艺术,而且也丰富了学生的想象,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二、下片的互文联想

读到“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载将离恨过江南”——宋初郑文宝的《柳枝词》

“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苏轼《虞美人》

“可怜禁载许多愁”——朱淑真

(一)艺术手法上有继承有创新

都是将看不见摸不着的诸多愁思具象化,即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都饶有新意,各具特色。把愁予以实物化则始见于宋初郑文宝的《柳枝词》“载将离恨过江南”,苏轼在《虞美人》中则更具体地说成“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而朱淑真则语“可怜禁载许多愁”。李清照的愁像有重量却称不动的东西,为什么“载不动”?因为李清照这时的愁早已不是她年轻时期的《一剪梅》中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家愁、情愁了,现在国已破、家已亡、夫已逝,就是真有旧愁,想觅也难寻了。她这时更多的是《诗经》的《黍离》之愁,是辛弃疾“而今识尽愁滋味”的愁,是国家民族的大愁。正像她《声声慢》一词中的结句所叹:“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有所相思的愁,虽然是那么“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闹人,心头毕竟是甜甜的,暖暖的,而如今这东来西涌无处可挡的愁——国破、家亡、夫死、物散、衰老无依等等,重重地压着心底,难以喘息,难以诉说啊!个中滋味只有作者一个人咀嚼着,承受着,没有经历的人谁又能真正明白那苦涩,那凄凉,那孤绝,那无助啊!这诸多愁,那一叶“轻舟”又怎么能载得动?一个优美的诗句,源自于那么多前人的积累,却运用得自然贴切,不着痕迹,令读者在多方联想、比较、品味中享尽了多少诗意!

(二)对后世创作者的影响

有人说,李煜将愁变成了水,秦观将愁变成了随水而流的东西(《江城子》:“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李清照又进一步把愁搬上了船,到了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驮也驮不动。”则把愁从船上卸下,驼到马背上。王实甫《西厢记》说:“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大小车儿如何载得动。”更把愁从马背上卸下来,装在车子上。

当我们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在对这些诗人的愁绪进行比较体味的时候,他们对文本一定会有更生动的理解,甚至他们或许还看到了自己的亲人或自己某一个时态的愁状,他们的思绪还应飘向更远的地方,或许已与某位诗人在自己遐想的云端相遇了呢!

当学生进入这种惬意的回味状态时,教师再提醒他们课下找来那些诗人的作品品读鉴赏或积累,他们可能会有一种迫不及待的阅读冲动吧。这样的语文作业,学生一定不会感觉乏味吧?语文课堂也会因为充满诗意而成为学生的一种期待吧?如果我们在学每一首诗、每一篇文章时,老师都能够注意从文本之间的互文性这个角度去引领学生,一节课上学生又岂止是学了一首诗、一篇文章啊?经过一学期,一年又一年的积累储备,学生的文学素养乃至文化素养想必会有惊人的飞越吧!

标签:;  ;  ;  ;  ;  ;  ;  

古典诗歌互文性解读对语文教学的启示_互文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