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书法教育通过有效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可推动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发展进程,故而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了书法教育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并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增强特殊学生体验感、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等措施,以此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水平,保证特殊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书法教育;特殊教育学习;思想品德教育
前言:书法教育一直都是我国传承与发展文化艺术的重要途径,而通过在其中渗透德育教育思想,可有助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从中提高自身道德水平,以此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所以,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利用书法教育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十分重要,相关教师需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让特殊学生也能在新时代背景下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空间,并在特殊群体中突显出优势。
一、书法教育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
在书法教育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具体包括:
(1)书法教育有助于思想品德心理的形成,事实上,书法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从某种层面上都具有促进人的心灵美的效果。在书法教育中,教师若能先行引导学生认识美、发现美,这将促使学生的心理实现健康发展。传统的德育教育主要是提升学生的思想目标、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而利用书法教育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可让学生形成完善的道德思想,进而贴合当前素质教育理念。
(2)书法教育有助于思想道德情感的形成。情感是衡量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而思想品德情感是人们借助品质所产生的内心感受。而书法教育可促使学生利用汉字书写的形式传递内心情感。所以,在书法教育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可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对美好品质的向往,当在品质驱动下产生的行为自然也是充满善意且具备道德情感的。
(3)书法教育有助于思想品德意志的形成,所谓意志是人在面对苦难险阻时想要完成指定道德目标所体现出来的坚持力量。而在书法教育可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动力,进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
(4)书法教育有助于思想品德行为的形成,人需要凭借自身的意志力去努力实现某个目标,而书法教育是运用书法学习促使学生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及文化修养,甚至会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而努力前进,从而让书法成为学生今后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尤其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而言,他们已出现缺陷,虽然身体或其它方面与普通学生相比略显不足,但只要具备较高的思想品德水平,也会释放出自己的人格魅力。所以,书法教育的确可以有效推动特殊学校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以书法教育推动特殊教育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措施
(一)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由于自身存在部分缺陷,所以常常会出现自卑、不安等情绪,并且很难实施普通学校中很常见的课堂教学。他们无法像普通学生那样正常听讲,这也导致他们即使内心想要表达也不愿意进行交流,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他们的思想品德发展。所以,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需要结合书法教育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在师生间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
比如在聋哑学校里的学生,他们无法利用耳朵去听、嘴巴去说,此时要想与教师进行交流最重要的就是运用手、眼等器官。书法是我国历史文化艺术最直接的体现,从书法作品中就能体会到作者内心的情感及文化内涵。所以,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书法教学计划,让学生从书法学习中学会表达内心真实情感,进而与教师形成有效沟通,提升自身思想品德水平。另外,教师还可在书法教育中找到学生存在的待改进地方,比如练习书法时笔划软弱无力,那么有可能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或是性格较为怯弱。此时教师更应当过多关注这部分学生,让其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增强特殊学生体验感
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要想保证书法教育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带来重要助力,就必须在书法教学过程中积极设计多元化教学活动,以此增强特殊学生的体验感,让其从书法学习中不断领悟思想品德教育内容,进而完善自身不足之处。
比如在智力不足的特殊学生教学期间,书法教育需要尽量设计一些较为简单的学习任务,并且开展趣味性较强的书法教学活动,让特殊学生从中感受到正确的道德行为,并进行模仿,这样才能确保他们的思想品德水平有所提升[1]。比如在教授学生行书书写技巧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放映一些书法大家王羲之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从直观感受上体会行书的艺术价值,然后教师再生动形象的为学生讲述王羲之的趣闻轶事如“书成换鹅”、“竹扇题字”等,让学生从中对行书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这样才能有助于特殊学生从浅显的故事情节中对书法学习产生热情,并学习王羲之这种自然脱俗、不求名利、善良友爱的美好品质,进而达到利用书法教育提高特殊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目的。
(三)合理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教师在实施教学计划时需先行设计一个合理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而在特殊学校书法教育中要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应设计一个符合实际学情的三维目标即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价值目标等。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教师需借助书法教学形式提高学生书法书写能力、培养自身思想品德情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等。
常言道“字如其人”,这表明,从写字中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所以,在进行书法教育时,教师也应规范学生的书写习惯,让其在书法学习中不断养成良好的品格,进而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这样也能帮助特殊学生在社会群体中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比如在书写楷书时落笔应讲究平稳扎实,教师在教授学生书写知识时也要随时为学生传递重要的人生哲理即人生需如写字不应急于求成需脚踏实地[2]。
(四)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水平
1.培养学生民族信念
书法教育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爱国情怀,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因此,在书法教育中,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需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模式有效培养学生民族信念,让其在今后的发展中成为一个具备名族气节及爱国精神的优秀青年。在信息化时代,人们用笔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甚至不少学生在学习期间也会借助科技产品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忽略了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书法作为传承文化力量的重要载体,教师在书法教育中可通过引入书法发展史的内容让特殊学生学习书法大家身上民族至上的优质品质[3]。
2.提升学生艺术修养
书法本身就有修身养性的作用。只有学生掌握运笔的轻重缓急技巧及墨色的浓淡深浅变化才能写出一幅好的作品。尤其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而言,他们或许听不到、或许不能说,但他们在某一方面必然比常人更加灵敏。通过书法教育可提升特殊学生的艺术修养,让其成为一个具有心灵美的人,从而推动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书法教育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有效传承,也是实现历史文化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书法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差异积极开展书法教育活动,让其从书法学习中提升自身思想道德水平,这样才不至于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出现较大差距,让其在社会发展中也能发挥出自身的作用,获得成长空间。
参考文献:
[1]李尚卫.我国义务特殊教育发展战略40年:回顾与展望[J/OL].当代教育论坛:1-22[2019-10-29].
[2]张心雪.“全实践”理念下高职院校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艺术科技,2019,32(12):43-44.
[3]衷敬华,李晓蓉.学生社团文化在高校中树德育人的作用——以江西某学院书法协会为例[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01):71-72.
论文作者:王长青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0
标签:书法论文; 学生论文; 思想品德论文; 特殊教育论文; 教师论文; 学校论文; 水平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