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去”的普方古检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普方古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零 导言
0.1 趋向动词有三组:第一组是“来、去”;第二组是“上、下、进、出、回、过、开、起”;第三组是两组单音趋向动词的复合,如:上+来→上来│上+去→上去。
问题是:“上、下、进、出、回、过、开”,都能分别跟“来”和“去”复合;“起”,行不行?
0.2 差不多所有的现代汉语教材,都认为可以说“起来”, 但不能说“起去”。比如黄伯荣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1997),列举复合趋向动词时说“限于下列这些”(15页):
上来 下来 进来 出来 回来 开来 过来 起来
上去 下去 进去 出去 回去 开去 过去
其中缺“起去”。
0.3 刘月华等先生撰写的《实用现代汉语语法》(1983 )指出:“应注意‘起’、‘开’不能与‘去’构成趋向补语。”(345 页)意思很明白,“V起去”和“V开去”不能成立。至于“起去”能否独用,没有交代。
过了15年,刘月华先生主编的《趋向补语通释》(1998)出版。这部书专门讨论趋向补语,分小节论说充当补语的“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回去”、“过来”、“过去”、“起来”、“开来”、“开去”,其中有了“开去”,但仍然没有“起去”。
0.4 洪心衡先生的《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判断词》(1957 )指出:“‘起去、开来、开去’和‘上来、上去’等有些不同,不单独作谓语,单独作谓语就表示另外的意思,如‘车开去了’。而且它们组合的动词也有限,只有‘打开来、分开来、拉开去、抓起去’等。”(21页)意思很明白,“起去”不能成立,但“V起去”有时能成立。“抓起去”就是“V起去”,其中的“起去”作补语。
洪著和刘著,说法恰好相反。两部刘著比洪著分别晚二十多年和四十多年,不知是没注意到洪著,还是不同意洪著的说法。不过,无论情况如何,都反映了一个事实:大多数人认为“起去”不能说。有的认为勉强可以作补语,但根本不能作谓语;有的认为根本不能作补语。
0.5 笔者一向以为“起去”能说。既能独用,也能作补语。 1980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在讲复合趋向动词时,同时列举出“起来”和“起去”。后来,主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两套《现代汉语》,一套本科用,一套专科用,也肯定了“起去”。然而,这凭的只是个人的语感和逻辑推理,因此一直想通过“普-方-古”大三角的检视,寻求实据。
现在,要特别感谢现代科技。电脑的使用,使笔者有可能对现代和古代的作品进行大幅度的搜索。另一方面,笔者又考虑了“整体汉语”的大局,从方言的角度作了一些调查研究的工作。于是,便写成了这篇文章。这实际上是一篇对“起去”的考察与思考的报告。
壹 “普”角检视
“普”是以北京话为突出代表的普通话的简称,指现代汉语共同语的语法事实。这实际上是一个模糊概念,很难给出明确的界定。本文进行“普”角检视,根据的是现当代作家作品。当然,现当代各个作家的作品里会掺杂这样那样的方言因素或文言因素,但总的说来,它们都能在全国通行,都能为全国东西南北中的人们所理解和接受。
1.1“起去”独用 所谓“独用”, 跟附着在动词后边充当补语相对而言。单独出现,或单独充当谓语中心,是独用;在“起去+VP”连动结构中充当第一个谓语中心词,也是独用。例如:①他深恨孙传庭,……喝道:“起去!”(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②我还给你藏着一副羊下水哩,你起去拿。(张贤亮《绿化树》三十五)
前一例“起去”单独使用,后一例“起去”和“拿”构成连动结构。观察可知:
第一,“起去”常用于祈使。如上面两例。再看姚雪垠《李自成》中的几个例子:③大约每边脸打到十下,……方听见皇后轻声说:“起去!”(第二卷第34章)④今日本督师宁可挥泪斩将,决不使国法与军威稍受损害。诸君起去!(第二卷第22章)⑤你如此执拗,着实可恼!好吧,等打了黄道周、叶廷秀之后,再容你说。暂且起去!(第二卷第32章)⑥听了洪承畴的话,他沉默片刻,说道:“好吧,姑准卿奏,饶了他这一次。起去吧。”(第一卷第31章)
前一例,只出现“起去”;中间两例,“起去”前边分别加上主语(第二人称)和状语;后一例,“起去”后边带上语气词“吧”。
第二,“起去”也用于叙述性话语。姚雪垠《李自成》中就可以见到不少例子:⑦等洪承畴谢恩起去,崇祯向旁瞟一眼,吩咐说:“叫孙传庭回来!”(第一卷第31章)⑧众文武叩头起去,退回朝班。(第二卷第32章)
第三,有的时候,“起去”充当“X+VP”连动结构的前一部分。 这一句式,可以用于祈使,也可以用于叙述。比如,例②张贤亮作品中的“你起去拿”是祈使,下面同一作品中的这个例子便是叙述:⑨“那好呀,”她又朝我做了个鬼脸,“等会儿我起去拿。”(张贤亮《绿化树》三十五)
值得注意:
A.有的“起去”包含在叙述句之中,但实质上相当于祈使。例如:⑩崇祯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叫曹化淳起去。(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1章)
B.叙述句中的“起去”,可以受“不”字或“不”字结构的修饰,形成否定结构。例如:(11)臣话未说完,死不起去。(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2章)(12)他看见黄道周不肯起去,便接着训斥说:……(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2章)
C.有时“起去”的“起”,是个动词,表示把收藏或嵌入的东西弄出来的意思。这样的“起去”,是“动词+补语”的结构,实际上等于说“起起去”。例如:(13)大河套里有好多好多的鱼,老初家的鱼帘子给人起去了。(周立波《暴风骤雨》四)(14)你们把金银、粮食、衣裳都起去了,只剩下点柈子,这不是刨了瓤子,剩下皮给咱?(周立波《暴风骤雨》十)
1.2“V起去” “V起去”的使用频率,要略高于独用的“起去”。例如:(15)她不再哭,也不多说话,而只把眼中这点光一会儿放射出来,一会儿又收起去;存储了一会儿再放射出来。(老舍《四世同堂》第一部惶惑十八)(16)……把一口袋谷子装到这付蒸笼样子的家伙里,把绳子一拉吊起去,一个人随手扶住口袋,谷子便漏到口袋里来。(赵树理《三里湾》二十二)(17)第一次挑起去的还没有落地,第二次便又挑起,横着看起来,飞到空中的谷秆好像一排雁儿一个接一个连续着往下落。(赵树理《三里湾》十七)
以上三例,分别使用了“收起去”、“挑起去”和“吊起去”。观察可知:
第一,“V起去”既可以用于祈使,也可以用于陈述。 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出现在疑问句和感叹句之中。例如:(18)雷石柱命令二楞:“把武二娃架起去!”(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27回)(19)孟二楞连忙又把武二娃架起去,翻墙跳进院里,……(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27回)
前一例是祈使句,后一例是陈述句。如果说成:“把他架起去?”这便成为疑问句。如果说成:“哎呀,真的又架起去了!”这便带上了感叹的语气。
同形的“V起去”,由于在不同场合接受不同的句管控, 可能意义相同,也可能意义不同。如上面两例的“架起去”,都见于《吕梁英雄传》,它们意义相同,所指事物都是被处置的。又如:(20)况且刘四的话是那么难听,仿佛他办寿,他们就得老鼠似的都藏起去。(老舍《骆驼祥子》十三)(21)决没想到老头子会这么坚决,这么毒辣,把财产都变成现钱,偷偷的藏起去!(老舍《骆驼祥子》十七)
这两例都见于老舍《骆驼祥子》,它们意义不同:前一例,“藏起去”属人自身的行为,是自动;后一例,“藏起去”属对钱予以处置的行为,是他动。
第二,“V起去”中的V,可以是形容词“高”。例如:(22)那里的对岸,不是也有厚薄和这边差不多的一段薄石岸又高起去了吗?那也叫“龙脖上”。(赵树理《三里湾》十五)
“高+起去”,是形容词的动态化用法。“高”的后边可以出现“了”。比较:(23)她的嗓门又高起去,街上的冷静使她的声音显得特别的清亮,使祥子特别的难堪。(老舍《骆驼祥子》九)(24)她的声音又高了起去。(老舍《骆驼祥子》九)
这两例同见于《骆驼祥子》。前一例是“高起去”,后一例是“高了起去”。
第三,“V起去”可以跟后边的VP一起构成连动结构,即:“V起去+VP”。例如:(25)黑娃看见她省去了条盘,双手托着走来了,黑娃连忙站起去接。(陈忠实《白鹿原》第九章)(26)于是,他慌忙转过身来,站起去扶她,他说:“干啥,这是干啥?”(李佩甫《羊的门》二)
前一例是“站起去+接”,后一例是“站起去+扶她”。
1.3 上面所举的例子,引自20世纪30年代到90 年代出版的现当代作品:《骆驼祥子》,30年代;《吕梁英雄传》,40年代;《三里湾》,50年代;《李自成》第一、二卷,60和70年代;《四世同堂》第一部,70年代;《绿化树》,80年代;《白鹿原》,90年代;《羊的门》(1999年出版)。另外,后边将要提到的《红旗谱》,是50年代作品。可知,在时间纵线上,从30、40、50、60、70、80到90年代,“起去”的出现没有断过线。
贰 “方”角检视
“方”是方言的简称,指现代汉语里的方言事实。“起去”是不是方言说法?
2.1五位学者的回答 笔者问过武汉人吴振国博士、 湖北随县人刘兴策教授、湖北大冶人汪国胜博士和湖北英山人陈淑梅教授,又请教过原籍为台中的美国夏威夷大学李英哲教授。五位语言学家都肯定,他们的方言里说“起去”。
他们的方言,分别属于西南官话(吴、刘),赣方言(汪),江淮方言(陈),闽方言(李)。专门研究方言的陈淑梅教授,还特别强调:整个鄂东方言里都说“起去”。
2.2一个句子的调查
笔者又在语言学系的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中,用一个句子,作过书面调查。这个句子是:“孩子他爹,院子里好像有什么动静,你快点起去看看!”要求:“这个句子,你家乡话里怎么说?请写在下面,并请说明你的姓名和你的家乡(省—市/县—乡/村)。”笔者希望,通过这个句子,看看不同地方的人对其中几个词语有何反应:①“孩子他爹”,②“院子里”,③“什么”,④“动静”,⑤“起去”。至于用这个句子进行调查的焦点是“起去”,这一意图并未告诉调查对象。结果,看到了以下种种“译法”:
A.湖北省的
(27)×××(直呼其名,下同),院子里好像有人,你快起去瞄一下。(余敏,武汉市)
(28)×××,院子里头好像有动静咧,你快点起去看一下!(毕晟,武汉市)
(29)×××,院子里好像有么事在响,你快点起去看一哈!(聂小丽,武汉市蔡甸区)
(30)×××,院子里好像有点儿动静儿哟,你快点儿起去看会儿。(周卫华,宜昌市)
(31)×××,院子里头好像有么事在响,你快起去看哈子。(李琼,湖北省荆州市)
(32)×××,外边是么兹响呀,你快低嘎起来(去)看哈儿去。(姚蓉蓉,沙市市)
(33)×××,院子里好像有响声,你快点起去看看!(宁旭辉,湖北省钟祥市柴湖镇)
(34)老头子,院子里好像有啥响动,你快点儿起去看看!(周毕吉,湖北丹江口市浪河镇土门沟村)
(35)×××,场坎里就像有么子响动,你赶忙起去看看!(张良斌,湖北恩施市盛家坎乡洞河村)
(36)欵,你听,外边好像有么东西搞的动,你快起去看一哈!(刘碧涛,湖北省监利县周沟乡赵港村)
(37)×××,院子的好像有么在搞得响,你快起去看下子!(吴为成,湖北大冶市金斗镇水口村罗家山湾)
B.非湖北省的
(38)唵,那么院(的)了和那有什么动静儿样,你快地起去看看!(李江珠,山东省莱阳市)
(39)×××,院院儿头像有啥子在响,你起去看一哈!(兰燕妮,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石燕镇)
(40)娃儿他爹,院子里好像有啥子在响,你快点起去看一哈!(喻小辉,重庆市南岸区)
(41)伢崽他爷,地坪里做咯有么里响动,你快吝起去看看!(胡爱东,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沛乡渡头村)
(42)伢儿他爷,外间像有么子响动,你快点起去看看哒!(朱英姿,湖南省安化县城)
(43)唉,院子里好像有么子声响,你快点起去看一下!(胡清国,江西省瑞昌县武山铜矿)
(44)伢仔渠爷,坪里好像有什在响,汝快些起去看一下!(许慧,江西省黎川县宏村镇)
从上可知:
第一,“孩子他爹”为零。“娃儿他爹”(重庆喻小辉)、“伢崽他爷”(湖南岳阳胡爱东)、“伢儿他爷”(湖南朱英姿)有点近似,但毕竟不同。这不奇怪,“孩子他爹”是地方性很强的方言说法。查陈章太、李行健主编《普通话基础方言基本词汇集》,所列93个地点,只有山东利津,称丈夫为“孩子他爹”。(语文出版社,第3卷2356页)
第二,“什么”为零。这是因为,“什么”这个普通话里的疑问代词,方言里往往换用“么子、么事、啥”等说法。
第三,“动静”很少。因为“动静”一词书面语色彩较浓,一般群众的口头上不怎么使用。
第四,“院子里”偏少。这是因为,“院子里”一词有特指性,指房屋前后用墙或栅栏围起来的空地里。好些地方的农村建筑,有坪无墙,自然没有院子里的说法。
第五,“起去”可以在不同方言说法的框架中出现。比方,既可以出现于“欵,你听,外边好像有么东西搞的动,你快起去看一哈!”(湖北监利刘碧涛),也可以出现于“伢儿他爷,外间像有么子响动,你快点起去看看哒!”(湖南安化朱英姿)也可以出现于“伢崽他爷,地坪里做咯有么里响动,你快吝起去看看!”(湖南省岳阳胡爱东)胡爱东还特别解释道:“起去”,一定是指离开说话人所在地点,跟“来”相反,可以确定。
当代文学作品中,可以见到这样的例子:(45)大贵……伸手一摸,笼子不见了。立时……跑到屋里去叫二贵:“二贵!二贵!忙起去看看,怎么笼子不见了?”(梁斌《红旗谱》十二)
“忙……看看”即“赶快……看看”,是个方言说法的祈使句框架,“起去”出现在了这个方言框架之中。作家梁斌是河北蠡县人。可以推想,河北蠡县人在说地方话时,只要有表述的需要,就会很自然地用上“起去”。
2.3仅仅根据以上的枚举性调查材料,便可以知道,从河北、 山东到湖北、四川,到湖南、江西,一直到台中,都有“起去”的说法。尽管方音有所不同,但作为词汇单位和语法单位,这个词在各地是一致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起去”不是某种方言所特有的现象;又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起去”的使用,得到了“整体汉语”的支持。
叁 “古”角检视
“古”是古代近代汉语的简称,指汉语里跟现代相对的古代近代的语法事实。“起去”在近代古代汉语里有没有出现,情况如何?这又需要把视线转向“古”角,进行检视。
3.1“起去”独用 近代白话作品里,“起去”也可以独用, 情况跟现当代作品相似。
第一,用于祈使。例如:(46)凤姐……说着,喝声“起去!”(《红楼梦》第67回)(47)门子喝声:“起去!”(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0卷)
上例“起去”单独构成一个祈使句。书面上,“起去”有时跟别的词语连说。这跟标点有关,实质上还是单独表示祈使。例如:(48)判官喝令起去,上前引着太宗,从金桥而过。(《西游记》第10回)(49)人马过东平府,进清河县,县官黑压压跪于道旁迎接,左右喝叱起去。(《金瓶梅》第62回)“起去”前边可以出现第二人称的主语:(50)既是恁说,你起去,我去叫丫鬟熬下粥等你吃。(《金瓶梅》第67回)(51)祖师道:“你等起去。”(《西游记》第2回)
“起去”前边可以出现状语:(52)你且起去,还叫人去请了杨古月来看看,好再吃药。(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回)(53)今日是个望日,主人公要出去行香,主人婆要参神拜佛,且别挺着脚睡觉,早些起去。(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1回)
“起去”后边可以带上语气词“罢”:(54)没脸的,起去罢!(《红楼梦》第93回)(55)足足跪了有半个钟头,新太太才冷笑道:“起去罢,少奶奶!不要折了我这当奴才的!”(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3回)
第二,用于叙述性话语。例如:(56)吴教授道:“姐姐,我先起去。”(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4卷)(57)西门庆道:“拿衣我穿,等我起去。”(《金瓶梅》第30回)(58)李瓶儿见秋千起去了,唬的上面怪叫道:“不好了,姐夫你也来送我送儿。”(《金瓶梅》第25回)(59)苟才听说,又回身向继之汩汩而谈,直谈到将近断黑时,方才起去。(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5回)
第三,充当“X+VP”连动结构的前一部分。 整个结构或用于叙述,或用于祈使。例如:(60)他睡不着,巴得天明,起去问他。(《水浒传》第73回)(61)我们起去对母亲说去。(《西游记》第13回)(62)就地上踏一片云,起去赶那黄衣女子。(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9卷)
上三例用于叙述,下三例用于祈使:(63)到了二更天气,狄宾梁从睡梦中被一人推醒,说道:“快起去看火!”(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48回)(64)哥哥,狗子叫得一声,便不叫了,却不作怪!莫不有甚做不是的在这里?起去看一看。(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4卷)(65)浑家道:“天色雨下,怕有做不是的。(你)起去看一看,放心。”押番真个起来看。《警世通言》第20卷)
值得注意:
A.跟现当代作品里的情况一样,有的“起去”包含在叙述句之中,但实质上相当于祈使。例如:(66)宝玉忙把袭人扶起来,叹了一声,在床上坐下,叫众人起去,……(《红楼梦》第31回)(67)大人跟前的戈什喊一声“起去”,所有的兵丁,齐齐答应一声“嗄”!(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6回)(68)少奶奶教训过就是了,饶了他们叫起去罢,叫他们下回不要做就是了。(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5回)
B.跟现当代作品里的情况一样,叙述句中的“起去”,可以受“不”字等的否定修饰。例如:(69)却才狗子大叫一声便不叫了,莫不有贼?你不起去,我自起去看一看。(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4卷)(70)我要不起去,一个家没颜落色的。(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回)
C.如果在语体上向文言考察,还可以看到,清人蒲松龄的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中也有“起去”:(71)妻止之曰:“度鬼非君所可与力也。”乃起去。(《聊斋志异·张阿端》)
D.如果在时间上向中古上古考察,还可以看到《世说新语》、《后汉书》和《汉书》中也有“起去”:(72)钟(钟士季)起去,康(嵇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世说新语》简傲第24)(73)(刘恭)惶恐起去。(《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第一》)(74)上起去,罢酒。(《汉书·张陈王周传第十》)
3.2“V起去” 近代白话作品里,“V 起去”的使用频率比现当代还要高。观察可知:
第一,“V起去”有时见于祈使句,后边往往出现“罢”。例如:(75)平儿,来!把你的收起去,等不够了,我替你添上。(《红楼梦》第43回)(76)黛玉道:“我懒待吃,拿了搁起去罢。”(《红楼梦》第82回)
第二,“V起去”有时用于叙述性话语。在不同的句法结构中, 有主动态、被动态、处置态、使动态等的区别。例如:(77)却放了一个风火炮,直飞起去,正打在敌楼角上,……(《水浒传》第112回)(78)那老儿答应着,站起去了。(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2回)
上例出现“飞起去”、“站起去”。这是主动态的。又如:(79)宋四公恰待说,被赵正拖起去,……(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6卷)(80)众神、八戒、沙僧不解其意,被他抛起去,又都装在里面,只是走了行者。(《西游记》第65回)
上例出现“拖起去”、“抛起去”。这是被动态的。又如:(81)如来将金钵盂撇起去,正盖着那蜂儿,落下来。(《西游记》第58回)(82)武松……望空只一掷,掷起去离地一丈来高。(《水浒传》第28回)
上例出现“撇起去”、“掷起去”。这是处置态的。又如:(83)今日房下说:“你辛苦了,大睡回起去。”(《金瓶梅》第67回)
这一例相当特殊。等于说:大睡一场,使精神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第三,“V”和“起去”之间,可以嵌入“不”,表示否定; 也可以嵌入“了”,表示实现。例如:(84)独有宝玉的美人放不起去。(《红楼梦》第70回)(85)只是小的睡着了,不知几时走了起去,以后又不知怎么样死了,其实一些也不知情。(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17)
前一例是“V不起去”,后一例是“V了起去”。偶尔还看到“V 了”和“起去”之间出现宾语,形成“V了-O-起去”的现象:(86)两个因按在一处夺瓜子儿嗑,不防火盆上坐着一锡瓶酒,推倒了,那火烘烘望上腾起来,漰了一地灰起去。(《金瓶梅》第46回)
第四,“V起去”有时跟后边的VP一起构成连动结构,即:“V起去+VP”。例如:(87)今日哪吒拿起去射了一箭,只射到骷髅山白骨洞有一石矶娘娘的门人,名曰碧云童子……(《封神演义》第12回)(88)慌的老早爬起去做甚么?(《金瓶梅》第67回)
第五,“V起去”中间嵌入“将”字。 动词和趋向动词之间加“将”字,是近代汉语里的普遍现象。这决定了“起去”在近代汉语里使用范围大于现代汉语,使用频率高于现代汉语。例如:(89)那火炮飞将起去,震的天崩地动,岳撼山摇。(《水浒传》第117回)(90)他的真身出一个神,纵云头跳将起去,……(《西游记》第29回)
上例是主动态的,下例是非主动态的:(91)楼上见布中已重,知是有人,扯将起去。(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35)(92)行者忍不住焦躁,把金箍棒丢将起去,喝声“变!”(《西游记》第50回)
有时,“V将起去”里,“将”字后边还出现宾语,形成“V将O 起去”的格式。例如:(93)皇甫松去衣架上取下一条绦来,把妮子缚了两只手,掉过屋梁去,直下打一抽,吊将妮子起去。(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5卷)
3.3《红楼梦》、《水浒传》、《警世通言》、《喻世明言》、 《西游记》、《金瓶梅》、《醒世姻缘传》、《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记》、《二刻拍案惊奇》、《聊斋志异》、《世说新语》、《后汉书》和《汉书》等作品,以及下面将要引例的《飞龙全传》、《荡寇志》和《儿女英雄传》,都使用了“起去”。此外,笔者查到使用“起去”的近代作品,还有好些本。
值得特别指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第四册,有一篇课文中有这么一句:(94)秋公慌忙跳起去取水,心下又转道:“如何有这样妙法?莫不是见我哭泣,故意取笑?”(《灌园叟晚逢仙女》)
这篇课文摘引自冯梦龙《醒世恒言》。其中的“跳起去”,对于现当代中学语文老师和中学生们来说,他们绝对不会感到不能接受。
肆 三点思考
4.1话语场境的条件共容 话语场境千变万化。不同的话语场境, 为语句的组造提供不同的容纳条件。考察和揭示语法事实及其规律,不可忽视不易信手拈来的隐蔽现象,以免以偏概全。
“起去”说法的成立,依赖于特定的话语场境。比如,甲乙两人一起躺在床上,甲对乙说:“起去!爬起去!你躺在这里我心烦!”诚然,“起去”和“起来”的对立和换用,是由于说话人所处位置的参照点有所不同。观察文学作品中在一些怪异的话语场境使用“起去”,可以得到很好的印证。比方,《水浒》里写公孙胜作法,将麈尾化为飞鸟:(95)公孙胜左手仗剑,右手把麈尾望空一掷,那麈尾在空中打个滚,化成鸿雁般一只鸟飞起去。(《水浒传》第96回)
在这样的场境中,不能说“飞起来”,只能说“飞起去”。因为飞的方向是背着观看人群的。
《西游记》里,“起去”出现31次,其中独用的4次, 作补语的27次。如下表:
独用起去4
V起去
跳起去5,
飞起去2, 飘起去1, 撇起去1,长起去1
V将起去 跳将起去11,飞将起去1,迭将起去1,丢将起去1,
抛将起去1, 摄将起去1,撇将起去1
把“跳起去”和“跳将起去”加在一起,《西游记》里作“跳”补语的“起去”就有16次之多。这不奇怪。孙悟空们是“人”,但又不是一般的人。他们的跳,往往是跳往空中,其趋向是往上背对着观看者的。因此,一般场境中的“跳起来”,在孙悟空们的活动场境中,就得说“跳起去”。其他的“飞起去│飘起去│撇起去│长起去│迭将起去│丢将起去│抛将起去│摄将起去”等等,全都是“地对空”活动,用“起去”要比用“起来”更为准确。
4.2语义关系的句管控 特定的句管控, 会使词语入句之后产生特定的语义关系。独立于句子之外,“起去”就是“起+去”;一进入句子,“起去”除了本身的语义,还会附加这样那样的语义。
一“起”和“去” “起去”语义的附加性变化,受到句域的管控。句域,篇章上表现为一串句子的联结,是话语场境的具体化。看两个例子:(96)匡胤一脚踏住,……呵呵大笑道:“……后次若再欺生,定当打死。”说罢,喝声:“起去!”母夜叉爬将起来,……两个丫环搀了便走。(东隅逸士《飞龙全传》186页,宝文堂书局1982)(97)蔡京代天宣旨发放,当驾官高喝“起去”。二十万天兵齐呼“万岁”,震天震地的一声,一齐立起。卤薄仪仗分头撤去。各营兵马倒卷下去,各归本营。(俞万春《荡寇志》1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通过句子的串结可以知道:前一例,“起去”针对踏在脚下的人,是要听话者爬起来滚开去的意思;后一例,“起去”针对跪着的人,是要听话者立起来退下去的意思。
二“V”和“起去” “V起去”语义的附加性变化,受到两个方面的管控。
其一,是句域管控。这涉及话语场境中趋向关系的参照点。比如同是“拉”:
拉起去[,1]——甲命令乙拉物,甲在低处起点,乙在高处终点。等于说:拉上去。
拉起去[,2]——人拉物,物在下,终点在上,拉者居中。等于说:扯起来,再拉上去。
有时,趋向关系的参照点可能是心理上的。比如,《红楼梦》和《四世同堂》里都有“收起去”,也可以说成“收起来”。用“去”和用“来”,反映的只是说话人心理上向背关系的参照点有所不同。
其二,是句法管控。涉及因素较多。可能涉及小句中“V 起去”和主语的关系,如例(20)(21)的“主语+藏起去”。又可能涉及句子组造中动词的配置。“V起去”的V是常项,“起去”是变项。什么动词跟“起去”相配,这往往会决定两个结构相互间表意的差异。比如“飞”和“拖”:飞起去——等于说:V起来,冲上去。 │拖起去——等于说:V起来,使离去。
“起去”有时表示具体趋向,有时表示抽象趋势,这也取决于不同的V。例如:
跳起去——起去,具体趋向,由低向高。
藏起去——起去,抽象趋势,无所谓低和高。
4.3匀整系统的总体趋同 现代汉语语法系统中, 有许多大小不同级别的子系统。不管处在哪个级别之上,对于一个相对匀整的子系统来说,在最基本的形式或构造上会总体趋同。
比如“三身代词”系统:我→我们;你→你们,您→〈您们〉;他→他们,她→她们,它→它们。语言运用的实际表明,“三身”代词系统中“您们”的缺位,已经逐渐地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得到填补。这一填补,很大程度上源于语用心理,也得到方言现象的支持。参看邢福义1996。
再如“有没有X”句式系统:有没有NP?│有没有VP? │有没有AP?│有没有NV?
“有没有”后边,可能出现四种语言成分:NP(名),VP(动),AP(形),NV(名动)。“有没有NP”,如:有没有什么事?│“有没有AP”,如:有没有那么严重?│“有没有NV”,如:有没有人反对?至于“有没有VP”,原来已有一种说法:“(差距)有没有扩大?”表示“是不是有所VP”的意思;近年来,吸收了南方方言里的一种说法:“有没有看见?”表示“是否VP了/过”等意思。于是,完成了“有没有X”句式系统的趋同。参看邢福义1992。
从语言事实的进一步发展看:
[正反问]有没有问题?
[回答]没有问题。/有问题。
[是非问]没有问题吗?/有问题吗?
[正反问]有没有这么高?
[回答]没有这么高。/有这么高。
[是非问]没有这么高吗?/有这么高吗?
[正反问]有没有人反对?
[回答]没有人反对。/有人反对。
[是非问]没有人反对吗?/有人反对吗?
[正反问]〈有没有看见?〉
[回答]没有看见。/〈有看见。〉
[是非问]没有看见吗?/〈有看见吗?〉
“有没有看见?”、“有看见”、“有看见吗?”都是南方方言的说法。在问句与答句的构成上,南方方言是总体趋同的;而普通话,却只吸收了前一种说法,尚未吸收后两种说法。将来,会不会后两种说法也吸收,从而在普通话里也实现总体趋同,笔者以为,这不是没有可能的。当然,这要“等着瞧”。
回到“起去”这一形式的讨论。从理论上讲,在那么严整的复合趋向动词系统里,不可能保留“起去”的缺位。那么,这个缺位是怎么填补的呢?
本文第二部分,已经证明“起去”不是某个方言所独有;《骆驼祥子》和《四世同堂》,《红楼梦》和《儿女英雄传》,也能证明“起去”不是方言的说法;《汉书》和《后汉书》,更可以证明“起去”古已有之。由此看来,一个趋于匀整的系统中,空缺的填补有不同线路。
如果说,“您们”的填补是由于语用心理的需要,“有没有VP”的填补是由于吸收了方言用法,那么,“起去”的使用便是为了适应于话语场境的变换。所有这些,都反映了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的一种匀整倾向。
伍 后缀
5.1本文从普方古三大角度上,用实例证明了“起去”和“V起去”都能说。“V起去”实例中,V包括了“站、飞、飘、长、回、跳、爬、走、吊、挑、架、藏、收、搁、拖、抛、丢、掷、撇、拿、扯、放、漰”等动词,还有形容词“高”。“说有易,说无难。”这是一句经典性的话。研究现代汉语语法,不能只看大路边的显眼现象。
5.2近代白话作品中,有“V将起去”的格式。《西游记》里,“跳起去”5次,“跳将起去”却11次。此外还有“飞将起去、迭将起去、 丢将起去、抛将起去、摄将起去、撇将起去”。“动词+将+趋向动词”,是古白话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到现代,这一格式全部消失,“动词+将+起去”自然也随之消失。这是一种类型学现象,不足为怪。
5.3跟“起来”相比较,“起去”的使用频率自然是很小的。 但是,“多少”和“有无”不是一回事。如果跟已为黄伯荣(1997)和刘月华(1998)所承认的“开去”相比较,下面两个数字也许有参考价值:a.《骆驼祥子》里,“起去”有4例,“开去”没有。b.《红楼梦》里,“起去”有8例,“开去”只有1例:那婆子指与地方,便乐得走开去歇息。(第41回)起码可以这么说:承认“开去”而否认“起去”,是不公平的。
5.4“起去”不是某个方言独有的现象,然而, 从方言的角度进行检视,有助于认识的深化。在笔者看来,属于方言的现象固然需要进行方言研究,即使不属于方言的现象,研究研究方言问题也会大有好处。
标签:醒世姻缘传论文; 二刻拍案惊奇论文; 文学论文;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论文; 金瓶梅论文; 西游记论文; 红楼梦论文; 骆驼祥子论文; 李自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