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替米沙坦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论文_张嫣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 上海 201700

【摘 要】目的:探讨替米沙坦不良反应报告。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不良反应报告80例,统计分析不良反应报告情况。结果:80例使用替米沙坦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女性发生率56.25%高于男性43.75%;年龄为61~70岁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42.50%);替米沙坦说明书推荐使用剂量为40mg/次,但20例患者超剂量使用;服药后2d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55.00%);不良反累及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47.50%;不良反应较严重患者6例,中度9例,轻度65例;未出现因不良反应而死亡的病例。结论:替米沙坦应用到高血压治疗中,可达到较高安全性及耐受性,应加强用药监测,预防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

【关键词】替米沙坦;不良反应;高血压;安全

替米沙坦作为一种非肽类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于高血压具有明显治疗效果,可竞争性的和血管紧张素受体相结合,从而对而血管收缩、重构心血管起到显著抑制作用,由此达到降压目的[1]。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通常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但对不良反应进行系统研究,探查不良反应规律和特点,有效预防不良反应,降低患者损害具有重要意义[2]。本文选取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不良反应报告80例,探讨不良反应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不良反应报告80例。

1.2方法

统计替米沙坦不良反应患者性别、年龄、用药剂量、服药方法、累及系统-器官、不良反应程度及处理情况。

1.3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标准

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手册》中的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进行评定,轻度:轻微反应,症状未进一步发展,通常不必治疗;中度:不良反应症状显著,重要器官或系统受到中度损害;重度:重要器官或系统功能受到严重损害,对患者生命造成危害[3]。

2结果

2.1患者性别、年龄分布分析

80例使用替米沙坦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35例(43.75%),女45例(56.25%),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患者在年龄为61~70岁的范围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见表1。

表1 患者年龄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3讨论

近些年来,高血压对人类健康造成较为严重的危害,而且极易造成严重心脑肾损伤的发生,使得患者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此有效预防及合理治疗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替米沙坦作为非肽类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临床降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不会产生较为严重并发症,但是随着替米沙坦应用越来越广泛,了解其有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并予以有效预防,对于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明显提高作用[4]。

经研究可知,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老年人居多,通常认为年龄在高血压发病中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而且女性会受到更大的影响;老年群体中,女性患者高血压发病会明显增快,极有可能是因女性老年人在绝经后往往有雌激素水平下降的情况,此对高血压发病有可能造成一定影响。替米沙坦可血管收缩形成一定抑制,而女性可能会对其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极有可能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老年患者生理功能降低,从而使得药物代谢能力下降,极有可能发生药物蓄积,从而导致不良反应风险性上升,因此需观察老年患者情况予以合理用药。

研究中,不良反应出现时间通常集中在用药后2d内,由此说明替米沙坦引发的不良反应通常比较速发。所以在患者用药后,应对其2d内情况进行监测,若出现异常,需及时停药,且及时就诊采用合理措施进行处理,缓解其临床症状,预防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情况。有的患者会在用药6d后发生不良反应,由此可知,此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有可能出现迟发性,所以患者连续用药后需对其临床表现进行严密监测,保证用药的安全性,而且应注意迟发性的不良反应[5]。

研究中,替米沙坦形成的不良反应会累及较多系统-器官,尤其消化系统会出现较多不良反应,例如腹痛、腹泻等,极有可能是因替米沙坦导致消化道粘膜受到损伤,此情况具有可逆转性,可及时停药,对症治疗。替米沙坦有可能导致皮肤及其附件出现不良反应,通常可见湿疹、瘙痒,引发原因并未得到明确阐述,还需进一步研究。替米沙坦有可能导致骨关节不良反应,通常停药,休息后可改善症状。替米沙坦有可能造成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通常出现晕厥、心悸、血压异常等症状。

因替米沙坦使用后,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替米沙坦在对高血压患者,尤其老年人治疗时,医护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药物过敏史、皮肤过敏史、胃肠道反应等,按照说明书合理使用药物。在用药过程中,应严密监测患者反应,尤其2d内,有效预防不良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需及时停药处理,降低患者损害[6]。

总之,高血压在老年群体中比较常见多发,在对其进行血压控制时,替米沙坦因效果显著而得到广泛使用,但其不良反应也明显发生,而且有可能会累及多个系统-器官,在停药后实施对症处理,可有效缓解不良反应,因此需医务人员关注替米沙坦使用者,有效降低不良反应造成的损害。

参考文献:

[1]杨远志.替米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并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8):55

[2]范秀珍,郭敌,王华杰.氨氯地平与其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对照研究[J].现代医学,2012,40(1):35

[3]黄鹤宇,付军.替米沙坦降压疗效相关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34-236.

[4]向春,汪潭,张顺利.替米沙坦联合吲达帕胺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8):125-126

[5]龚珊珊,王金明.国内替米沙坦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0,19(6):354-356

[6]李军象,颜永平.替米沙坦联合小剂量吲达帕胺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6):18-19

论文作者:张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80例替米沙坦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论文_张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